第241章 秦王薨了(1 / 2)

第241章 秦王薨了

越来越多的军队,抵达了北平。

北平的铁道站,一时之间成为了兵站,而在北平,突然冒出了许多士兵的身影。

承运殿。

数十位将领齐聚一堂,坐在台上的,则是朱高炽。

“此次军队通过铁道改变行军方式,顺利抵达北平,离不开诸位的指挥得当之功。”

“但是铁道的厉害,想必诸位也看见了。”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诸位,当铁道出现后,以后的战争,必定是围绕铁路发生的,诸位作为领兵大将,要做好心理上的改变!”

朱高炽坚定的说道。

不提后世。

近代时,比如直皖战争,直奉战争就是津浦铁路、京汉铁路、京奉铁路大战。

乃至日寇入侵中华,主要进攻路线,基本上都是沿着铁路线。

国外的战争同样如此,德俄战争,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就用铁路运送了三百万军队上前线,另外还有八十六万匹战马和大量物资。

宋朝对火器技术的改进,让战争从冷兵器中加入了热兵器,那么铁道,则促进了大军团作战模式。

听完小王爷的话,诸将神情复杂。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从抗拒到接受都有一个过程,但是在朱高炽的推动下,许多人无论是什么态度,都无奈的乘坐了铁道。

那么,在亲眼见证下,哪怕是老派将领丘福,也不得不被铁道的优势所折服。

众将对铁道的看法,各自发表看法,提出心中的见识和认知,许多人的言论,在朱高炽看起来还很可笑。

但是朱高炽没有打击他们的信心,毕竟是第一次投入军事功能使用,当使用次数多了,迟早会习以为常,有更正确的认知。

无法习惯和进步的,自然会被淘汰。

北平数十卫所,有朱棣的威望,不缺实战经验的将领,反倒是南方,因为蓝玉大案的牵连,失去了许多具备实战经验的将领。

而这批将领中,因为朱高炽的出手,不少人被吸收到了金州卫之中。

“如果能把此物修到大漠,或者是奴儿干,许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张玉感慨的说道。

他的说法,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甚至有人提议,认为小王爷应该上述朝廷,现在就开始修铁道。

“铁道的建成,不是一日之功,而发挥出铁道的功效,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对于在大漠和奴儿干修铁道,是迟早的事情,现在诸位的心思,要收拢到演武之事上。”

朱高炽不置可否。

他现在丝毫不怕铁道运兵的消息和厉害,被应天府那帮人得知,所以才推动这次的行动。

消息一来一回要几个月吧,商量来商量去要时间吧,准备资金和技术,以及筹备物资也要时间吧。

等应天府那帮人上马铁道工程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到时候只有两个结果。

要么是朱棣靖难之役成功,那么他们真要是模仿,学习后打下的基础,只会便宜了自己。

要么是历史发生了变化,朱棣没有造反成功,那么这些自己推动出来的东西,仍然在大明保留了下来。

但是朱高炽希望历史的结果不要发生变化。

因为作为国家舵手,朱高炽认为自己能做的更好,还有更多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资源分配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回头,每个人都要写一篇关于运用铁道的心得交给我。”朱高炽强调道。

年少的世子丝毫不客气,但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都不是和小王爷刚打交道,众人已经习惯了小王爷的指派作风。

朱高炽也没有故意摆出客气的态度。

他出面做事多年,不是政治小白,具备一定的威望,所以有底气发号施令。

资历这种东西,有和没有,区别会很大。

正好朱高炽具备这份资历。

金忠和葛诚等官员,没有前来承运殿,八万士兵的人吃马嚼,吃喝拉撒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应对。

他们这些官员,早就忙的马不停蹄,日夜不休了。

犹如一架机器,每个部件都在发挥作用。

加上王妃在内府操办分封礼仪,还有嫁女迎娶之事,可以说整个燕王府无闲人。

事情碰到了一起去。

正如谁也没有想到,在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会一口气封那么多世子、公主,并赐下许多的婚事。

本来是很浓重的事情,变得有些潦草起来,特别是燕王府,王爷不在北平,世子又忙着操演之事。

八万大军,分为无数的方阵。

各色五花八门的旗帜招展。

四周有角旗,各色杂旗,每营有营旗,营中又有各色令旗。

营将旗,千户旗,百户旗。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