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那管事咬了咬牙。
王仁没有揭穿对方的心思。
他想要的更多。
来北平的商人多了,为北平增加了繁荣的同时,也把江淮地区的奢靡带到了北平。
纸醉金迷让人迷失啊。
对方想要过上这种生活,谈不上对和错,只看个人选择而已。
在王仁处,此人打听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最后联系了几位商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建筑矿产公司。
他们是最早响应开平开发基建集团总公司的。
五千两银子的本钱,获得了一处露天煤矿的开采权,然后借助这个合同,又去粮票银行贷款了价值一万两的粮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从中华重工勘测部请了三位技术人员,他们提供报酬和配备人员,去开平以北探测更多的矿区。
然后以建筑公司的名义,在草原上招聘草原人,又在北平高薪聘请了多名管事和班头。
当第一处矿井筹办开工过程中,经过开平开发基建集团总公司的检查,认可了对方执行能力,允许了第二处矿区的开采权。
整合两处矿区,提高了看矿区价值,带着合同又去粮票银行贷款了价值三万两的粮票。
这个商业模式,震惊了所有的商人。
还特么能这么做!
真的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啊。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在北平的商人们,兴奋的说着这个话题,新世界的大门对他们打开了。
开平,
真的是遍地金钱。
无数的商人涌入了北平。
短短的三个月,北平新成立了八十余家公司,只要有利润,没有人不敢干的事。
无数的订单。
北平的各行各业的工厂,火力全开也无法满足这些订单。
北平的市场被这股力量“拉”着跑。
前番朱棣出征的支出,在这股“资本”面前不够看。
粮票是无限的。
前提是能被人信任。
只要人们信任粮票的价值,哪怕印出一亿都行。
如何让人信任呢。
不能让多余的粮票直接流入市场。
开平以北成为了装这些多余粮票的口袋。
在三省铁道工程的大基建工程之下,北平又多了一处不亚于这个大基建工程的项目。
刺激的北平经济打了鸡血一样。
不提这里面的利润按照市场经济理论是不是亏本,但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资源的确成倍的速度增加。
工厂产能不足,地方上人手也不足。
商人们搭着台吉们的肩膀,大家都是好兄弟,请他们天天喝酒山珍海味,天天逛青楼,纸醉金迷啊。
原来世间这么美好。
这些台吉们握着手里的票子,犹如土财主一样不愿离开北平,部落里的青壮一批批的被他们安排了出去,为他们带来更多的钱。
工业带来的人口集中化,不但体现在了北平,也体现在了草原。
大家都忙着挣钱,没有闲功夫去打打杀杀。
青壮们不满了。
他们辛辛苦苦干活挣得钱,都流入了台吉们的口袋,凭什么啊。
工业改变人们的思想。
农耕社会脱离土地,游牧文明也会脱离土地。
这些脱离了土地的人,都有同一个身份,那就是工人。
“先不要着急,慢慢来,压一压,火烧的才会更旺”朱高炽笑着对几名掌柜说道。
朱棣已经到了陕西。
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他根本不知道北平发生了什么变化。
北平的工厂一家一家的兴起。
犹如春后的竹笋。
朱高炽用了五年夯实根基,在第五年的夏天,最火热的时分,也真正点燃了工业土壤。
这个挂。
委实一点点厉害。
人口。
朱高炽现在要更多的人口。
人口反而成为了工业发展的限制,土地农业倒还好。
当年朱高炽和新布政使合作的百万亩新田计划,以及化肥的高产,农具提高的效率。
既提高了粮食产量,也提升了人均生产粮食产量。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