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变脸”的明将(1 / 2)

第449章 “变脸”的明将

漫天黄沙,遮云蔽日。

沙地上行走着一支骆驼队伍,这是亦力把里的使团,除了贸易的商品,还有进贡的贡品。

使团的人们看上去很紧张。

从亦力把里到嘉峪关,有一千数百里的路程,需要行走好些时日,路途上充满了危险。

“父汗太过胆小怕事。”

一名年轻人不满的抱怨,他一万个不愿意这趟充满了凶险的路程。

“黑的儿火者汗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袭杀工地的势力,必定是想要挑起明军对我们的战争。”

听到使团官员的劝慰,年轻人才默不作声。

“唉。”

“我倒不担心去北平,担心的是这千余里的路途,恐怕很难顺利抵达嘉峪关。”

年轻人的担忧,没有被下面的人反驳。

这片充满了混乱的土地上,战争从来没有消停过,你方唱罢我登场,离开的,消失的,新来的,永远不会消停。

虽然贵为亦力把里王子,但年轻人深知这片土地上的无序。

更有不可计数的马贼。

“嚯。”

使团前方混乱了起来,在黄沙的天边,出现了一支威武的队伍,正在逼近他们。

“可是沙迷查干王子?”

“是明军的旗号。”

年轻人松了口气,赶紧上前回复,正是他在此。

根据后世学者的研究。

明代汉文回鹘文分类词汇集——高昌馆杂字中,阿拉伯语借词很少,汉语借词较多。

有日常生活用品如壶、凳、茶、花卉、书写用具如墨、官职如太师、总兵、千户、汉民族神话中的动物如龙,以及其他词汇如功劳等,甚至叹词如哉等。

明代在哈密、吐鲁番一带,汉语对当地语的影响较之汉晋,唐宋要增加。

从曾棨的“藩酋出迎通汉语,穹庐葡萄酒如乳。”、“不用殷勤通译语,相逢总是旧藩王”等诗句可以看出。

明代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已不只是唐代的“能汉语”,而是不用翻译,自己就“通汉语”了。

能和通两个字的意思,差别是很大的。

从汉的西域都护府,率士卒屯田,各级官员的轮番上任,随着汉人口的增加和管理权的加深,汉语在当时为官方通行语言。

“入质于汉”,在京城就学。

到唐宋,乃至元朝,元朝在西域的屯田,多用的是汉民,到了明朝,许多藩酋已经可以直接说汉语。

可见每代的变化都在增强。

包括云贵等广大地区,更是在明朝得到了深化的稳定。

“我等奉陈公之命,前来护卫小王子抵达嘉峪关。”为首的明军将领,大声的说道。

“可是陈诚先生?”

沙迷查干惊喜的问道。

“正是陈诚先生。”

得到了肯定,沙迷查干等人大喜。

“有陈先生在,北平之行才算是有了希望。”沙迷查干和自己的人笑道。

大漠。

早晚温差大。

中午热死,晚上冻死。

沙迷查干见明军士兵们穿着单薄,主动为他们送上棉衣。

为首的将领客套了一番,见沙迷查干真心实意,不禁对此人心生好感,领了他的情。

就着篝火,沙迷查干和明军将领聊了起来。

“铁道的事情,我父汗是不知道的,并且同样很愤怒,听说燕世子脾气甚严,担忧引起误会,所以派我主动前往北平。”

“陈公也不认为是黑的儿火者汗,有人想要挑起战争渔翁得利,所以担忧王子的安危,请了朱能将军,派了我部来迎接王子。”

明军将领没有隐瞒,把知道的消息告诉给了沙迷查干。

“陈先生是贤者,熟知我等。”

沙迷查干感叹道。

“北平的商人,从亦力把里下了许多的订单,今年亦力把里种植棉花的人多了。”

“为我们带来了好处,没有人愿意发动战争,而且西边还有帖木儿虎视眈眈,亦力把里绝对不敢背叛大明。”

闲聊的时候,沙迷查干盯着明军将领腰间的武装带。

武装带很复杂。

有装手榴弹的,有装纸装火药的,还有装铅子的等等,看起来就不普通。

沙迷查干又打量了这支百余人的明军骑兵,人人都有夜色下,在火光中反射耀眼光芒的板甲。

“你们是新军吗?”

“想不到王子也听过我们新军。”明军将领有些意外。

“呵呵。”

沙迷查干笑道:“新军的军威,不光是亦力把里听闻,连万里之遥的帖木儿也有听过,忽歹达等首领见过乌格齐哈什哈,乌格齐哈什哈率部众西迁,如此大的动静,岂有人不知的道理。”

“乌格齐哈什哈带领部众去了何处?”

明军将领好奇的问道。

沙迷查干摇了摇头,解释道:“没有人知道,因为太多的传言,有说他去投奔了帖木儿,还有人说投奔去了忽歹达,甚至有人说去了极西的地方。”

明军将领没有太过怀疑。

后世人的印象,谈起草原仿佛不是内蒙古就是外蒙古,实际上草原和大漠是没有边际的。

古代虽然没有战略空间这个词,但不是不懂这个道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