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的时间下来。
人们不知不觉得习惯了新的皇太孙的作风。
<div class="contentadv"> “拜见皇太孙殿下。”
刘通今年第一次见到朱高炽。
“快请坐。”
朱高炽满脸的笑容。
看着微微发福的皇太孙殿下,已经四十余岁的刘通,内心不住的感慨,岁月真是无情,当初在北平的时候,皇太孙殿下只是少年,如今要不了几年,就迈入而立之年了。
“你在报纸上的文章我看了,所提出的外部对等关心,我很有兴趣。”
朱高炽笑道。
刘通内心了然,果然如此,幸亏自己做了功课。
没有直接讲,刘通先讲起了北平矿区的变化,把新矿工们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哪些的变化,一一介绍了一番。
朱高炽并没有惊奇。
什么样的道路他没有见过呢,就算没有见过,也从书本上看到过。
所以他很迷茫。
教化永远是最难的,动刀子最容易。
西方的套路几百年其实是老一样的。
先用各种手段获得栖息地,然后站稳了脚跟,靠着自身强悍的实力,挑拨离间,煽风点火等等,刺激或者直接掀起当地的矛盾。
犹如班级的霸凌者。
一般的现象,霸凌者并不是一个人,而是靠着武力的强大,会拉拢几个小跟班,形成团体,借助武力,又有一些狗腿子性格的人,主动的服务对方,形成了控制势力。
当霸凌者想要欺负普通的同学,是有很多手段的,包括想要找到的借口。
从新大陆到吕宋。
从非洲到印度。
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这些国家抵达大明后,同样是这样的套路,最初的目的,皆是先获得栖息地。
这个目的达成了后,就开始稳固自身,了解周边的形势,有浪主张,无风则起浪。
同样是靠着武力的支撑。
包括后世的中东某建国,美国玩的也是同样的套路。
大明则是分封制,也就是宗藩体系。
承袭的教化之文明风气。
早期大明的经济没有破产的时候,宗藩体系发展是逐渐壮大的,从周边发展到整个东南亚,甚至往非洲开拓,一切都随着战神皇帝的土木堡之变而结束。
土木堡之变,并不只是大明的一场战败那么简单。
大明打的败仗并不少,可意义绝对无法和土木堡之变比较,土木堡之变带来最大的损失,是政治上的失败。
军事上。
也把用在海外的力量收回,用来投入到北方的防御中。
如果大明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瓶颈。
那么就会形成向边疆一样形势。
土官变流官。
后世西南地区和内陆团结一心,同为一族,就是中华文明之功,迁移大量的人口,靠着发达于同时代的生产力,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
百姓们的生活模式和水平超过了以往,自然也就安宁和欢喜。
要知道。
内陆以外的地区,在古代是没有什么人口的。
有生产力才有人口。
连西方在古代都没有什么人口,更不谈部落文明了。
例如偌大的东北地区,后金自身才十几二十万人口,还是加上了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入关前巅峰的时期才有的数量。
连东北都是如此。
广东在宋朝还是蛮荒之地,更何谈西南地区呢。
而中原自古人口就多,几千上万算个什么,不到一个县而已,直接吸收完事,所以无论是前元还是清朝,都没有像朱元璋提出,天下百姓皆是朕的赤子的说法。
他们不约而同的大兴杀戮,选择奴隶制,这是少数征服多数的必然,无论古今中外。
同样。
东南亚大量的无人区,人口并不多。
如果采用和大明治理边疆一样的道理,迁移大量人口去当地的过程中,大明施行的是教化。
例如辽东。
辽东虽然自古是汉地,可在明初建立的时期,辽东当地已经有了大片的无人区,本地人非常的稀少,最终明末达到了四百万上下的人口,是通过长期移民和恢复生产,繁衍出来的人口。
可是朱高炽看到了西方的道路。
在效率上。
刚刚结束中世纪的西方,并不太讲仁德的这一套,和蛮人属于一样的方式,只是西方到底文明些,吃向上讲个好看,更甚至后世发财立品,总要包装一番的。
动刀子。
的确比勤劳奋斗带来的效果更快。
开拓东南亚的过程中,对于当地的土著,到底是动刀子,还是帮助他们促进生产,教化吸收,让朱高炽很犹豫,两种方式,带来的是不同的效率。
朱高炽并不仇视西方文明。
他只是知道东方文明后来在与西方文明的竞争中失败,有被征服的原因,也有东方文明的不足之处,而不是许多人所想的,东方文明臭不可闻。
相反。
对于西方文明经过几百年工业化发展的成长,已经有了各方面可以以及应该学习的地方。
学习对方的长处,拒绝对方的缺点,才是学习进步之道。
刘通的外部对等关系之说,在朱高炽看来偏后世西方的影子。
河在那里。
不能说因为是谁发现的,别人就不能在使用,除非仗着武力强大,不让别人使用。
黑猫白猫。
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只要能为社会带来发展,为百姓们创造财富,就是好的方法,值得朱高炽学习,他想要听一听刘通的思想,找出大明未来的方向。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