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读书的重要性(2 / 2)

“你在国子监的时候,明明不是国子监的学生,可所有人都把你当成国子监的学生,压了我整整四年啊。”

闻言。

曹端苦笑。

他当然知道好友在打趣自己,两人之间,也算是玩闹惯了。

不过,好友内心还是有些嫉妒的吧,曹端并没有在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身边人,说明了此人才是极度的自私。

只有正视内心,才能强大,不为外物所扰,接受凡世。

无疑。

曹端做的很不错。

与曹端打过交代的人,无论什么样的想法,都不得不承认,曹端是个内心非常强大的读书人,宇宙的真理,自然的大道,此人掌握的通透。

穷困无法打败他,富裕也无法击溃他。

这样的人。

还有什么能让他失态呢。

哪怕是宰相在他面前,也只能以礼相待。

“国子监终于不要脸面了。”

姜宾知为好友感叹。

曹端并不是新学制度中成长的,所以并没有新的学籍,因为机缘巧合,他才进入国子监自读。

可是曹端的光芒太耀眼了。

哪怕离开了国子监五年,哪怕世间上并没有曹端的名声,国子监也终于违背了制度,给予了特例,一定要让曹端的身上,打下北平国子监的印记。

因为北平国子监的人们都知道。

未来。

北平国子监将会因为有这名学生而获得史无前例的荣耀。

“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谩;廉,则吏不敢欺。”

一个公和廉。

道尽了地方官道。

只要地方官保持自身的廉洁,吏员就不敢欺负他,而只要地方官做事为公,追求公道,百姓们就不敢慢待,并接受治理。

无论中外古今,老百姓所要的,无非是公和廉洁。

这只是曹端提出的部分思想,还有劝学的,破除迷信活动的,提倡追求事物本源的理道。

否认一元观,提倡多元观。

以太极为例的太极说,虽然并未发表在报纸上,却已经成为了北平国子监最通俗的思想,不少的国子们都自发的研究和学习。

简而言之。

在永乐朝初期,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繁杂的学派中,一股新思想正在北平国子监成型,而引导人就是曹端。

这个极其低调的读书社,已经越来越藏不住身影,乃至于北平国子监公开为其站台。

“唉。”

曹端突然叹了口气。

“为何叹气?”

姜宾知连忙问道,他承认自己不如曹端,经常嫉妒对方,可是姜宾知并不羞愧,他做事向来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并没有违反道德法律,有何需要羞愧的。

“朝廷有许多聪明人,而太子殿下更不可小觑,多元观藏不住了,不知道何去何从啊。”

“我不怕我的性命,就怕道亡。”

“太子殿下不是这样的人。”

姜宾知自信的说道。

曹端来到北平国子监的时候,太子殿下早已经南下,但是姜宾知见过太子殿下,虽然是远远的见过一面,但是太子殿下在北平经常出现在街头。

太子殿下从来没有欺凌过任何百姓,可太子殿下也从来没有为百姓们申冤,包括有人拦路磕头,太子殿下也只是让人去查。

可人们都知道,太子殿下最好。

因为太子殿下讲究公道。

只要讲究公道的人,百姓们就服气他,就不会畏惧他。

万事不过一个理字。

“但愿吧。”

曹端说道。

——

京城。

几名有名的学者,围着朱高炽逛着花园。

三王风波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张家商号也除名。

仿佛一切事情已经过去,朱高炽却知道,这不过是开端而已。

天下最富裕的人们。

对他们征收百分之五十的遗产税,代表了什么?等于原本世袭的领地贵族,直接变为虚封的降级勋贵,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根据锦衣卫与调研司的探访和调查。

不少的商号,开始涉足外贸。

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有些人觉得,海外有利可图,利在哪里?利在朝廷的手伸不了那么远,已经开始积蓄力量。

以前他们可是全力开拓国内市场的,探索国内一切利益。

果然伟人说得好啊。

斗争论。

赵胜讲了些北平国子监结业的趣事。

朱高炽脸上听得忍不住露出笑容,其实许多现代会社会的理论,在古代并不是陌生的事物。

特别是听到赵胜弟子周承志的结业答辩,朱高炽笑的越发合不拢嘴。

随后。

赵胜忍不住提了曹端的名字。

听到这个名字,朱高炽收起了笑容,周围的几名学者也严肃了起来。

赵胜的第一个身份,是大明工局文书房的文书。

这些学者,他们都是跟随朱高炽成长起来的,如今他们已经老迈,而朱高炽也即将三十岁,时间过得真快,想到自己洪武二十五春,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

自己有些恐惧,因为对环境的陌生。

如今。

一切顺理成章。

曹端此人,是大明初期最大的学问家,同样是后世倡导廉政时,所推出的历史学习先进人物。

多元论。

看起来很普通的名字,其实隐藏了很大的深意。

学问的发展,是有体系的,包括社会同样如此,有一才有二,有了二才有三。

(去除一段)

同样。

洪武二十五年的恢复,也是朱高炽施行社会资源分配模式的根基。

不但识字率大大的提升,社会生产力也大范围的恢复,否则朱高炽有再多的手艺,也无米下锅。

那么多元论也是如此。

历史上明朝初期诞生的多元论,到了明朝中后期开始对君权的限制,以及男女平等这些的先进思想,同样是诞生在明初曹端多元论的思想上的。

可见设计的重要性。

包括后世的美国,他们国家的设计,来自于十七到十八世纪法国孟德斯鸠思想家的思想。

十七世纪以前。

东西方的短暂交流,那时西方的文化中心是法国,掀起了东方热。

人们从社会风俗,到经济思想,乃至于学校等,全方位的研究中国,推崇东方,是当时西方精英阶层的主流思想。

这一现象。

一直到十七世纪末,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以否定中国为基础的思想,最初被同时代的思想家们反对,乃至逐渐的接受。

到了近代。

人们不但统一认可了孟德斯鸠的思想,乃至十九世纪英国军官发出感叹。

“这是一个被征服的民族,生活在长期的高压和鞭打下,因为过度的畏惧,这里的人们已经心理扭曲和精神麻木.”

这个过程中。

兴起的德国,因为民族意识的崛起,他们否认法国的中国先进说,开始全方位的鄙视中国文化,不少后世学者们质疑的西方产物,大多出自于这个时期。

可见。

任何事物的发展,是有个过程的。

朱高炽理解学者们的担忧。

多元论是什么?

不光是追求开放的社会,本质上也有对君权的压制。

这是儒学家们自古以来都在追求的。

秦朝统一六国,可秦朝时间太短,汉朝的大一统,是中国从来未有的制度,皇权得到了无限的扩张。

因此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把天子的天拿走,换成了民心。

民既天意。

天子不能失德。

失德就是失去天意,从而限制住了皇权。

那么又想到孟德斯鸠。

此人不就是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观念吗。

到了后世的美国,法庭上除了讲究法律,还要照顾道德,岂不是和中国宋朝和明朝中期一样的社会风气和政治追求么。

那为什么孟德斯鸠的要反对中国古代思想呢?

因为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明朝遗留的文化成果已经灰飞烟灭,新朝消耗完了,取而代之的落后社会,人们以巴结主子为荣,崇拜权力。

所以答案已经很清晰。

朱高炽现在要考虑的是太极说。

这个学派因为融贯多元,以这样学问的活力,必然长久,并且逐渐的壮大,是历史已经证明的。

该如何面对太极说呢。

这是一个很至关重要的问题,将会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思想。

永远是第一位。

思想的出发点则来源于立场。

快速发展的社会,带来的就是矛盾的密集,任何事物有利有弊,朱高炽再一次有了清楚的认知。

读书。

的确太重要了。

看看会不会被抬走,所以提前发出来。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