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改进的藩国(2 / 2)

可这样的方式,带来的隐患也不小。

<div class="contentadv"> 许多军队的首领,并没有压下野心,不过是等待时机而已,大明方面也心知肚明,双方互相打压,明面上保持和平。

对于那些完全不遵守规矩的土官,大明才会主动出击。

最严重的时候,连塔什干地区都有土官叛乱,不过又被本雅失里率兵荡平,获得了大明皇帝的赞赏。

这些不断的纷争,为地方的生产带来了破坏。

真正恢复生产的地区,主要还是撒马尔罕一带,还有历史上本该战火连天数百年的巴里黑地区,以及塔什干的南部地区,主要是本雅失里的势力范围。

然后是当初朱棣与帖木儿决战的布哈拉一带,可布哈拉一带因为数十万大军的战争,当地人口稀少,虽然有稳定,可缺少劳动者。

于是补充布哈拉地区的人口,同样是朱棣的主要治理方案之一,在当地和撒马尔罕各地,成为了大明主要迁移人口的对象。

曹端抵达撒马尔罕城,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势。

永乐四年春。

朱棣在撒马尔罕城接见各藩国的使臣,还有宣慰使,土官们的拜见。

曹端远远的见到了朱棣一面。

朱棣并没有接见曹端,不过金忠见了曹端一面,两人详谈甚欢,并且说道:“你如果要往西走,要从南方走。”

“为何?”

曹端认真的问道。

“西边的要道控制在米兰沙父子手中,他们敌视我大明,你要是被他们知道,大概有杀身之祸,从南方的伊斯法罕走,虽然要绕路上千里,可同样也能见识许多,而且更为安全。”

金忠拿出了机密的舆图。

曹端忍不住仔细看去。

舆图。

这可是好东西。

舆图上西边记录了不少的国家,地理特种写的很详细,包括势力范围,特别标注了红色的地区,基本上都是与大明抱有敌意的。

“天下真大啊。”

曹端感慨。

大明的疆域如此的巨大,可舆图中,仍然有宽阔的土地,甚至有许多未知之地,只听过名字,所以简短的写了几个字。

那些只闻其名的地方,人们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天下虽大,有文明的却不多,虽然如此,可见识越多,人们的智慧也会增加,同样是无形的财富。”金忠露出笑容。

西征军的士兵们。

各个都是宝贝。

金忠肯定的认为,他们的见识,超过了国内大部分人。

曹端没有反对,并说道:“一个常年蜗在自己村落的人,与一个走访各地的人,两人的能力天差地别。”

“说的太对了。”

金忠抚掌而笑。

第二日。

金忠为曹端安排了几名士兵,护送他去马什哈德,至于离开了马什哈德后,金忠就无能为力,接下来的路程,需要靠曹端自己。

走了一年的路,曹端终于要彻底离开大明的势力范围。

“北边的塔什干地区,南边的巴里黑地区,和撒马尔罕一带,大致上归附,并没有什么反抗势力的存在,其实还是多亏了帖木儿的原因。”

军官骑着马,陪着曹端逛着周边一带。

石头搭建的房子,与西域地区,和内地都截然不同的风格,让人眼睛一亮,别有一番趣味。

曹端记在心里。

他的行囊中,最多的是书,每天晚上的时候,他会尽量把白日的见闻记录下来,整理成册,第一卷留在了亦力把里,寄放在当地朋友的家中。

第二卷也即将完结,他准备交给眼前的军官。

这位军官出征数年,并不打算留在当地,明年的时候,他就要返回内地,正好托付他的手带回内地,交给自己的朋友。

对方还答应,会帮自己去亦力把里带上自己的第一卷。

“有何说法?”

曹端好奇的问道。

帖木儿此人,自从与皇帝陛下决战败北后就不知所踪,谁也不知道此人去哪里了,也不知道此人是死是活,不光是大明这边,他的子孙也派了不少人寻找,结果都一无所获。

此人虽然不在了,可此人的传说,并没有消失,反而越演越离,越说越离谱。

王大炳笑道。

“你有所不知,我也是最近才听到的说法,不知道准不准确。”

听到王大炳的话,曹端越发的好奇。

王大炳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据说最早的时候,太子殿下和兵部制定作战战略的时候,太子殿下认为巴里黑是最难的地区,提出军队需要小心对待。我们进入巴里黑地区也是如此,不敢大意,结果你猜怎么样?”

“难道当地望风而降?”

就然这么问,肯定就不能以常理推测,于是曹端反问道。

王大炳大笑。

“何止是望风而降,咱们初期能顺利的拿下撒马尔罕,巴里黑地区的部落首领们,可以说出了大力,功劳甚高啊,否则胜利是必定的,不过其中不知要吃多少苦头。”

曹端也跟着笑了起来,眼前军官给他的印象非常好,否则也不会把自己视之如名的笔记托付给对方。

“难道太子殿下猜错了?”

“太子殿下倒是没有猜错,不过呢,帖木儿用阴谋诡计杀害了巴里黑地区的大首领,想要用武力征服当地,结果当地反抗激烈。”

“越是反抗激烈,帖木儿此人越是大兴屠戮,以帖木儿的武功,当地自然打不赢,可就算如此,巴里黑地区的形势,实在是难以清楚反抗势力。”

“所以这么多年来,帖木儿不但没有稳定此地方,还成为了他最头疼的地区。”

“你想想,这样的地方,如果向反抗帖木儿那样的对抗我们大明,我们大明和帖木儿的形势又不一样,岂不正如太子殿下所言之事。”

曹端懂了。

远处。

几名牧民正搬着河边的板状石块,在一边的山坡上垒半人高的石头房子,在半成品的房子口出,挂起一块门帘,起到门的作用。

当做陌生的风景看还不错,可是长期的生活在此,不光没有娱乐活动,也没有集市,生活充满了单调,而且物资贫瘠。

换做是谁,也会选择大明内地。

这样渡过一生,与大明内地的百姓们的一生,哪怕同样是贫民,也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难怪朝廷当年关于南下还是西征充满了争议,明明西边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敌人,朝廷仍然不愿意把精力投放到遥远的西方。

西域行省当年虽然也贫瘠,可有些地区还是很肥沃的,而且与内地通过铁道相连起来,各种优势,哪里是此地可以比拟的。

所以十几年下来,西域行省已经开始具备了朝气,处处有复苏的迹象。

而撒马尔罕作为西边的政治中心,也不过如此罢了,更不用想别的地区,恐怕更为的贫瘠,难怪军队的军人们,大多不愿意留下来。

西域行省的人口。

除了部分的民户,大头就是军队中的士兵留在当地,结婚生子,或者把内地的家眷迁来,有了人口,才有了生产力,经济才能提升。

这是大明当下主要迁移人口的方式之一。

通过生产发展来治理当地。

效率虽然缓慢,但是与内地经济物资形成互补体系,百姓安居乐业,地方欣欣向荣。

曹端没去过巴里黑地区,但是对方这么介绍,曹端已经想象出来,无非是十万大山这样的环境罢了,也就是官有万兵,我有万山的地方民谣。

理论在古代虽然没有,但是游击现象本身就是存在的。

犹如古代没有四大发明的说法,可不代表古代就没有了火药指南针这些。

“所以帖木儿的屠戮,虽然打败了地方上的武力,却没有收复地方上的人心,于是见到我王师,各地才能蜂拥而至的追随,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曹端感叹道。

王大炳点点头,满脸的认可。

眼前的先生从来不扬言,非常的低调,可每每话语中能一针见血,与之交谈,令人愉悦,是个有大本事的人,王大炳毫不怀疑。

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道尽了一切道理。

当初朱能元帅在此地的时候,仿佛天下皆反,处处都是敌军。

可随着大明的治理,越来越多地区恢复了和平,百姓们放下了武器,并且不少的百姓加入了大明,特别是大明工局成立的庄园。

在大明工局经济合作社的带领下,一处处庄园形成,百姓们被组织在一起成为农业工人,负责为撒马尔罕地区的农庄干活。

不用刀枪就能有口饭吃。

这就是教化。

劫掠带来的永远是无止境的杀戮。

大明强大的生产力,与落后地区的结合,不光可以提升当地百姓的生活环境,还能让大明百姓们获得好处,这就是底蕴丰厚的优势。

同样的道理。

西方文明虽然高于美洲文明,但是西方人口太少了,当时的他们无法接纳当地的土著,采取了留地不留人的政策,那么大明不同。

大明有接纳当地人口的底蕴。

人口优势的宝贵体现出来。

当下的时代,庞阔地区却又人口稀少,加上大明国内施行的是以人为本的内需方式,本身就是最大的市场,所以与西方的殖民时代截然不同。

也是自古先贤提出教化的原因。

大明的书籍和文字,出现在了撒马尔罕地区,并且在当地建立了第一所学校。

和历史上西方人在澳洲建立的学校不同。

大明在撒马尔罕地区的学校,是真的教孩子们读书明礼,而不是把他们活埋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