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甄嬛传(1 / 1)

新皇登基,年府里喜气洋洋的,只因年家出了一位太后娘娘。新皇仁慈宽和,以和缓替代了雍正爷的严苛,还释放了皇上的手足十四爷,而且对判了死罪的岳钟琪等人也加以释放,对于年家更是多加抚慰。不仅恢复了年羹尧的一等公爵之位,而且重新起用了年富、年兴兄弟。

年羹尧感念皇帝的恩德,亲自进宫谢恩,还求见了太后娘娘。不知年国公跟妹子说了什么,临走时太后竟一脸喜色地送了出来。

年府虽未恢复以前的权势荣光,可好歹有个爵位在那里摆着,还是太后娘娘的母家,身为皇亲国戚,也无人敢小瞧了去。

人云皇上是个孝顺的儿子,太后往后的福气还大着呢,谁知太后还没享几年福,竟去了。

懿华皇太后的丧事过去,宫里放了一批宫女出宫,连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太监,也熬不住,纷纷告老还乡,落叶归根。

年羹尧禀了皇上也回老家安徽荣养,一个儿子外放去了西北,另一个则去东北,虽都是苦寒之地,可两人都是从小习武,身子健壮,也无什么不妥之处。

年家在安徽也属名门望族,年羹尧归乡之后,与当地了名宦士绅谢绝交往,不是提着鸟笼子去戏园听戏,就是骑着名马去郊外溜溜,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这天正从戏园子出来慢悠悠遛弯时,贴身的小厮年贵过来了,一脸喜道:“二爷,您快回去吧,姑奶奶回来啦。”

年羹尧正奇怪,年贵悄声道:“爷,是宫里那位姑奶奶。”

“宫里?”年羹尧脑筋没转过弯来,自言自语,宫里那位,是小妹,不是过世已经半年了吗。他去奔丧时,还大哭了一场。

“你是说小妹没死!”年羹尧大吃一惊,年贵忙道:“我的爷,小声点,这要是透出去了,咱们全家可要遭殃了。”

年羹尧明白自己最后一次进宫小妹问他要人手是为什么了,想着小妹还活着,他喜不自胜,把鸟笼扔给年贵,兴冲冲往家走。

到了家,问贵客在哪里,丫鬟回在书房。年羹尧立刻去了书房,看见小妹活生生立在自个儿跟前,脸色红润,貌美如花,精气神也好的不得了。

“哥哥!”年世兰看见阔别已久的哥哥,一个箭步就迎了上去。年羹尧扶住激动的妹妹,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道:“小妹,你不是在宫里吗?这怎么……”

年世兰绽出一抹艳丽的笑,“宫里那暗不见天的日子,我可过够了,那劳什子太后,我可当腻了,出了宫,我还是年世兰!”

“好好好,”年羹尧最疼这个小妹,就是喜欢她无法无天,不受拘束的骄傲性子,如今见她得获自由,只为她高兴。

不过,转眼,他又担心起年世兰身份暴露的事情来。年世兰娇笑道:“哥哥放心,这一路进府来,我都戴着幕篱,府里唯有一个年贵知道我身份。况且,我入宫年久,相貌变化,旁人未必认得。”

“这就好,”年羹尧点头,又想想道:“哥哥给你弄个远方亲戚的身份,使银子去衙门上下打点一番,给你弄个路引证明。”

年世兰应了,又说了几句话,就被哥哥打发下去歇息了。次日起来时,用了饭,和哥哥去山上打猎。

年世兰身居宫中多年,骑马射猎的功夫生疏不少,倒是哥哥,把蒙骗雍正中毒的西南巫族的奇蛊解了之后,身手还是一如往昔。

哥哥射了几只兔,道:“妹妹,这兔子给你红烧了,兔皮给你做个围脖。”

哥哥射了几只锦鸡,道:“妹妹,这野鸡给你炖汤喝。”

哥哥射了只狐狸,道:“妹妹,这狐狸长的可爱,就不杀了,养好伤给你当个宠物。”

年世兰垂泪,转头见哥哥猎物越积越多,生出好胜之心,不甘示弱道:“哥哥,你等着,世兰马上就追上你。”

年世兰与哥哥纵马射猎,畅享生活,好不潇洒快乐!

在宫外逍遥自在了许久,年世兰都快要忘记紫禁城红墙内的生活,尊贵的地位,盛大的荣耀,追求的爱情,都抵不过与哥哥亲人相伴的自由快乐。

曾经享受的荣华富贵,幻想的三千宠爱在一身就像是一个泡影,映照着那个往昔年少单纯又骄傲任性的小女子年世兰。

众生于生死迷茫,在六道中轮回流转。这个小女子,仍存在于某个角落。

雍正被熹贵妃气死了,他不甘地去了,临终前倒还庆幸,他的江山没有落到六阿哥那个孽种手上,否则他只怕是要怄死了。

雍正没想到,他竟带着记忆重生了。迷茫了片刻之后,他狂喜,他果然是真命天子,上天都要眷顾,不过转头一想,估计历代皇帝也没哪个如他死得那般憋屈,许是地府看他太凄惨。

否定后又肯定自我,雍正坚信自己是受神灵庇佑的天子,坚决不肯自己前世的失误,尽管这失误到了眼瞎的地步。

“皇帝,”皇额娘一声叫把雍正的魂唤了回来,雍正这才发觉他正在体元殿上选秀,下边站着一溜女人,有俩眼熟的。

诶,好巧,正是给他戴绿帽子的。

雍正整个人都不好了,痛苦地揉揉眉头。太后瞧着沈氏端庄贤惠,已留牌子了,正巧他问了甄嬛的字是哪个,甄嬛回道:“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

雍正再没前世的惊艳之情,满心厌恶,只觉甄嬛是卖弄学识,当即拍了龙椅,把甄氏吓得跪下。瞧着那单纯受怕的样子,雍正再无半点怜惜之情,可总不能无故发落了她,便道:“老十七还未成婚,甄氏女也有几分才学,便与果郡王做个庶福晋吧。”

发落了甄氏,雍正再无精神选秀,后边也没出挑的就一概撂牌子了。回了养心殿,雍正立即下了一道旨意,把沛国公之女孟氏嫁与果郡王为正室福晋,另有赐了许多美姬下去,这其中就包括驯兽女叶氏。

雍正倒要看看,允礼打算如何待这些一后院的女人。下完旨意,雍正小憩了一会儿养好精神,就开始批阅奏折。临到太阳落山,翊坤宫和景仁宫都先后遣人请她去用晚膳。

想着今日也不是十五,雍正便传话去翊坤宫中,且他还有话对华妃说。在雍正心中,还残留着华妃初入王府的倩影,她是那样的任性娇蛮,赤子无邪。

华妃走到那一步,其实也有他的惯纵在,这一对兄妹就是得意便张狂的性子,他不仅不弹压,还刻意放纵,由得他们一步步落入深渊。

这么想着,雍正带了愧疚去翊坤宫,一进宫门,就瞅见华妃眼巴巴地在门口等着他,雍正心中一软,快步走过去扶起了她。

一进殿,雍正就闻到了欢宜香的甜腻气儿,华妃丝毫不知那香是致其不孕的元首,反而笑意盈盈的。

雍正坐下,华妃服侍着他用膳,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雍正似是随意问道:“听说皇后送给你一个宫女?”

华妃脸上的笑一僵,道:“是,皇后娘娘见臣妾身边的颂芝蠢笨,这才送了个内务府新调`教的小宫女。”

雍正不想再枉送了一条无辜性命,更不想自己心爱的女人沾上血腥,便道:“既是皇后送来的,叫她来朕瞧瞧。”

“皇上!”华妃娇嗔一声,雍正却不为所动,只好把那宫女叫来。雍正看也没看便道:“是个手脚伶俐的,从今儿起就去御前伺候吧。”

闻言,华妃倒松了一口气,御前伺候茶水的多是苏培盛和他那些太监小徒弟,那些宫女,也就是做些洒扫之事,难以面圣。再者,都已是御前的人,也除了皇后的眼线。

见华妃神色松动,雍正更觉这决定做对了。

用完晚膳,沐浴安置,雍正拉着华妃的手情意绵绵地告诉她,“世兰,朕是最宠爱你的,可皇后是中宫之主,人前人后你要注意后妃之间的规矩体统,万不可做阴毒之事,否则,朕是要失望的。”

华妃没做什么亏心事,问心无愧,拍着胸脯就保证了。雍正却不放心,世兰本性不坏,便是有什么欺负人的招数也是拌嘴、打人,那些阴私陷害的手段,多半是曹琴默想出来的主意。

说完后,雍正就搂着华妃入睡了。

自重生后,雍正就不再赐给华妃欢宜香,之后仍宠着她,宠幸之余也多加训斥,然后她安守宠妃的本分,至于年羹尧,也是又赏又罚,恩威并施,叫他生不出敢在帝王面前僭越的心思来。

如此下来,年氏兄妹果然安分不少。雍正又陆续宠幸了沈贵人、安常在、富察贵人、夏常在,沈氏就念着她爹的面上侍寝一次就丢到脑后,夏氏骄狂,也不得宠,只有安常在和富察贵人多些。

沈贵人、富察贵人和安常在相继有孕,雍正让人查了彤史,之前让人仔细盯着,确实是他的种,这才放下提心吊胆的心。

别人都有孕了,华妃生气了,雍正去看她,竟发现她往嘴里拼了命的塞酸黄瓜,蒙骗自己呕吐有喜。雍正抱着她,心刀割似的疼,他是一皇帝,害后妃不孕来巩固帝位,实在不是明君所为。

其实,他只是太多疑,太不自信了。华妃怀孕,未必生下皇子,生下皇子,也未必是成器的,他正值壮年,又有群臣支持,竟怕一个小娃娃动摇他的帝位,真是可笑啊可笑。

枉他自诩明君,可不过是玩弄痴情女,又被毒妇玩弄的傻子罢了。雍正想通了,下了决心,召太医给华妃诊治,只怕世兰怀上子嗣会很艰难。

华妃这边他操着心,那边三胎也成了皇后的眼中钉,雍正索性把事实都告诉了太后,以不追究罪行为条件,让太后带着皇后出宫休养。

远在宫外,皇后纵使手眼通天也鞭长莫及。

皇后出宫后,华妃统领六宫,雍正宠着她,也让人盯着她。华妃有皇上也心满意足,何况也不会故意谋害皇嗣。倒是曹贵人不安分,害怕诞下龙子分薄了温宜的宠爱,雍正一副药了结了她,把温宜给了端妃抚养。

十月怀胎,沈贵人产下一女,雍正赐封贞慧公主,看了两眼便走开了,连沈氏的位分也只进了一阶,她如何自怜雍正不知。安答应产下一子,雍正赐号文,晋为贵人,富察贵人产下一子,雍正赐号庄,晋为庄嫔。

华妃的身子经过多年调养,好不容易有孕,生下了一个小公主。雍正大喜,赐封为固伦昭月公主,一跃成为诸阿哥公主中最受宠者。

雍正后宫和谐安宁,皇嗣接连诞生,倒是果郡王的后院不怎么安宁。叶氏、甄氏、孟氏,这几个个个不是省油的灯,甄氏新婚之夜抢了嫡福晋的新郎,孟氏起初还好,可果郡王与甄氏琴瑟和谐,宛若夫妻,她后来就心生怨恨,三天两头一病,又借与王爷论诗书,看月亮来抢人。甄氏弹一手哀伤的曲子,就把人勾走了,嫡福晋与庶福晋争宠,王府后院那些侍妾美姬也不甘心,纷纷加入斗争。

果郡王为后宅之争烦的很,恰巧叶氏心疼王爷,如遗世青荷闯入人眼中,当即就论说烦恼心事之类的。叶氏一进来,后院更乱了,甄嬛有孕,侍婢浣碧不甘,勾引了王爷爬上了床,甄嬛被害小产了,之后又是疯狂报复争宠,弄得王府一团糟。

雍正忙着逗自己娇妃爱女,才没空管这档子事,后来隐约听人传闻甄福晋害死了嫡福晋,又自杀之类的,雍正就全然忘却了。

雍正后来的人生,后宫安宁,朝事顺利,仿佛梦幻的只是一场泡影。

年世兰忙于享受自己的生活,全然不知在另一个地方的另一个故事。几年间,年世兰去了西北、东北见了两个侄儿一面,感受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最后定居在了扬州。

二十四桥明月夜,波心荡,冷月无声。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