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一转,切换到了长安城,大唐皇宫。
“什么?洛阳城失守了?”
李隆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差点就当场瘫在了龙椅上。
杨国忠更是面无人色,身体不由自主地发抖。
李隆基用力一拍面前桌案,对着杨国忠怒吼道:
“杨国忠,你当初不是和朕说,只需要十天时间就能把安禄山的脑袋送到朕的面前吗?”
“现在倒好,连洛阳城都丢了,你还有何话说!”
杨国忠双腿一软,噗通一声直接跪下。
“陛下,臣有罪,臣该死!”
便在此时,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陛下,高仙芝求见!”
李隆基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犹如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身体腾一下就挺得笔直。
“快,把高爱卿给朕带进来!”
很快,一位老将军就大踏步地走了进来。
他须发斑白,神情凛然,不怒自威,一看便是从尸山血海之中走出来的沙场宿将。
“臣高仙芝,见过陛下!”
在大殿之中原本惶惶不安的群臣,一看到高仙芝的到来,脸上顿时也涌现起了希望。
【高仙芝,高句丽人。密云郡公,右金吾卫大将军。】
曾奉命镇守西域,多次镇压当地针对大唐的各种叛乱,击退了吐蕃无数次对西域的进攻。
数年前,由于突袭并屠戮了背叛大唐的石国,昭武九姓恐惧之下联合大食国东方总督,率十万兵马进犯。
高仙芝领一万唐军,两万番兵仆从,于怛罗斯和大食联军激战五日。
因两万番兵突然临阵倒戈,高仙芝寡不敌众,只能败逃。
此战高仙芝遭遇惨败,出征时的一万唐军,只有千余人得以生还。
大唐也由此永久丢掉了对中亚的掌控。
但大食联军方面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伤亡是唐军的三倍以上。
此战过后,大食国见识到了大唐军队的实力,便遣使入大唐说和,放弃了继续向西域扩张势力的企图。
高仙芝虽然败北,但李隆基详查事情经过后,仅免去高仙芝的安西四镇节度使官职,将其召回长安。
不久前,得知安禄山发动叛乱,李隆基立刻派出高仙芝前往陇右都护府,调集大唐西军精锐回关中平叛。
此刻见到高仙芝,李隆基迫不及待地开口。
“高爱卿,你带回了多少兵马?”
高仙芝拱手道:
“两万陇右骑兵!”
李隆基愣了一下,不由大失所望。
“就这么点?”
大唐安西四镇加上陇右,至少十万精兵!
高仙芝忙道:
“陛下有所不知,时间仓促,只有骑兵能随臣率先抵达。”
“剩余兵马,从陇右至长安,至少需要一个月。”
“安西都护府之军,最快也得三个月以上!”
“不过请陛下放心,臣听说封常清已经前往洛阳阻敌,以洛阳城高坚固,想来坚守三个月不成问题。”
高仙芝说完这句话,在场所有大唐君臣的脸色都变得无比怪异。
李隆基揉了揉太阳穴,有气无力地开口。
“洛阳已经被封常清丢了。”
“什么?”高仙芝露出震惊表情,“怎么可能?”
封常清,就是高仙芝一手提拔起来的部下。
封常清的能力,高仙芝心知肚明。
高仙芝震惊之下,不由说了一句话。
“莫非是有奸人从中作梗?”
他话音刚落,在场诸多大唐臣子,目光齐刷刷地就落在了杨国忠的身上。
杨国忠顿时大为不爽,瞪了高仙芝一眼。
“老高,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
“我可没有对前线做什么事情,都是封常清作战不力,才导致的洛阳失守!”
高仙芝看了一眼杨国忠,表情也有些尴尬。
“末将说的并不是杨相公,相公误会了。”
杨国忠哼了一声,把头高高昂起,没有理会高仙芝。
李隆基心烦意乱,喝道:
“都这种时候了,还说这些干什么!”
“高仙芝,你立刻率兵前往潼关,务必要布置好防御,绝对不能让安禄山那逆贼侵入关中!”
高仙芝赶忙领命。
杨国忠眼珠子一转,开口道:
“陛下,臣推荐边令诚监军,以防前线有人故意隐瞒军情,阻碍陛下视听!”
李隆基烦躁地摆了摆手。
“去去去,快给朕去!”
【高仙芝得到命令之后,很快率军赶到潼关,和封常清会合。】
【此时李隆基的旨意也到了,将封常清废为庶人,以戴罪之身在军中效力。】
画面中,高仙芝神情凝重地看着封常清。
“老封,你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
封常清表情苦涩,一声长叹。
“高大人,这中原的兵,烂完了呀!”
“还有那杨国忠……”
听着封常清一五一十地讲述完在洛阳招兵,以及杨国忠命令各地郡守主动出击以卵击石的骚操作之后,高仙芝也有些傻眼。
“这杨相公,他怎么敢下这种命令的?”
封常清气愤难平,道:
“他都能把剑南十万大军送没了,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大唐三大边军集团,分别是高仙芝之前率领的西军,安禄山统领的东北军,以及杨国忠自领的剑南军。
剑南军的作战方向,是南诏和吐蕃东部。
杨国忠为了夸功,才以中书令之身兼任剑南节度使没多久,就接连发动了对南诏的两次征讨。
这两次征讨的结果是大唐剑南节度使麾下的十万精锐损失殆尽,南诏不但没有灭亡,反而还夺占了大唐西南数个州郡。
最可怕的是,原本南诏是臣服于大唐的,可在杨国忠这一番骚操作之后,南诏反而跟吐蕃结成了牢固的盟友,让大唐西南边疆的防务压力变得无比巨大。
高仙芝看着眼前的地图,愁眉紧锁。
西南边军已经被杨国忠玩废了,东北边军在安禄山的率领下造反了,西部边军的主力还在西域和陇西,鞭长莫及。
关中和中原能征召到的军队数量倒是不少,但战斗力嘛……
想想之前的洛阳之战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眼下高仙芝手中最可靠的,只有两万刚刚随他抵达潼关的骑兵。
偏偏潼关这个地方,地势极其的狭窄,两侧都有崇山峻岭,是骑兵的“死地”。
这一战,还怎么打?
高仙芝定了定神,缓声道:
“为今之计,只能先死守潼关,等西边的援军抵达,再寻求机会和安禄山那逆贼决战了。”
封常清点头道:
“大将军高见。潼关乃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有您麾下的两万精锐镇守在此,就算是安禄山将二十万叛军尽数开到此地,也不可能攻克的。”
高仙芝嗯了一声,道:
“陛下已经命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从太原、云中等方向东出太行,直取安禄山的范阳老巢。”
“此刻安禄山全力南下,范阳必定空虚。只要郭子仪和李光弼能打几个胜仗,潼关这边的叛军必然顾此失彼。”
“到那时,安西都护府和陇西援兵正好赶到,便是全歼叛军的绝佳良机!”
两位大唐名将对视一眼,双目中都闪烁着耀眼神采。
安禄山?哼,不过是一个成天和契丹人玩躲猫猫的废物罢了。
我们在西域和大食、吐蕃精锐苦战的时候,你安禄山还在杨贵妃的面前喊着娘,转圈圈跳着胡旋舞呢!
若是这都打不过你,那我们在西域这么多年,岂不是白混了?
【高仙芝和封常清所商定的战略,从整体的角度而言,确实是无比正确的。】
【安禄山虽然兵多将广,一鼓作气席卷了河北以及中原,但天下民心依旧在大唐朝廷。】
【李隆基所启用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也都是不可多得的名将。】
【这四位将军之中无论哪一个,拿出来正面交锋,都应该能轻松击败安禄山。】
【然而,就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大唐的领导者们,却做出了接二连三无比愚蠢的决定,导致局势开始朝着不可预料的地方发展而去。】
看到这里,唐初世界之中,李渊顿时紧张起来。
“不可预料,这是什么意思?”
群臣面面相觑。
裴寂张了张嘴,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应该是……打输了吧?”
这句话说出来,李渊顿时急了。
“输?这怎么可能输?”
李渊虽然不是那种出名的统帅,但好歹大唐起家的第一仗,从晋阳直入关中,那是李渊亲自指挥的。
最基本的战争常识,李渊也是有的。
李建成见李渊发怒,立刻开口附和道:
“父皇所言极是。想当年战国时期,六国联军百万兵马,尚且被大秦阻挡于函谷关之外。”
“如今潼关之险,更胜于当年的函谷关。”
“不管怎么看,大唐朝廷这边都不可能会输啊!”
裴寂耸了耸肩膀,道:
“太子殿下不必动怒,臣也只不过是顺着视频作者的这个说法,提出最有可能的猜想罢了。”
李渊得不到确定的答案,心中焦急,转头看向李世民。
“世民啊,你快来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事到如今,李渊也只能依靠李世民这个真正的天才统帅头脑来进行推断了。
李世民笑了笑,道:
“父皇,您这是关心则乱啊。”
“其实答案,刚刚视频里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
李渊惊讶道:
“答案在哪?”
李世民呵呵一笑,道:
“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战略,从儿臣个人的角度来说,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安禄山来势汹汹,但毫无大义根基,不可能得到天下人的支持。”
“只要能暂时阻挡一番他的兵锋,再派出得力将领袭扰安禄山千里之外的老家,安禄山是必败无疑的。”
“既然战略是正确的,将领的选择也是正确的,那么唯一可能导致变数的,就只有作为皇帝的李隆基了。”
李渊闻言,身体不由一震。
“你的意思是说,李隆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李世民点了点头。
“也只有这个可能了,父皇。”
李渊疑惑道:
“不应该啊,李隆基的表现那么出色,那么多次的政变他都是胜利者,还帮助大唐重新开疆拓土!”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
“父皇难道忘了,人一旦老了,就会变得糊涂吗?”
“强如秦始皇、汉武帝,年老之后尚且被人诟病做出了许多昏聩之举。”
“李隆基,又怎么可能例外呢?”
李渊听完,怔然半晌,开口道:
“所以,是你这个曾孙,把大唐原本稳住就能取胜的局面给葬送了?”
李世民:“……”
父皇,我在帮你分析局势呢,你突然往我心窝子戳一刀算怎么回事?
在李世民的上首,李建成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也来了兴致。
“这高仙芝,颇有名将之风采啊。”
刘秀也是领兵打过仗的人,整个战略好不好,行不行,他看得出来。
宋弘沉吟片刻,道:
“安禄山毕竟是个胡人,不可能得到中原百姓的支持,久战是对安禄山最不利的选项,也是大唐朝廷方面最好的选择。”
打仗的战略是很重要的。
当年刘邦自知打不过项羽,就带着主力部队在鸿沟和项羽对峙。
任凭项羽怎么挑衅喝骂,甚至拿刘邦老爹刘太公的性命威胁,刘邦就是死不出战。
与此同时,刘邦又派出韩信灭掉了赵国和齐国,切断了项羽的侧翼。
再派出使者联络彭越和英布,大家结成盟友。
最终项羽孤立无援,粮草耗尽,不得不撤退东返。
此时刘邦才联合天下所有盟友趁势追击,只用了一战就将所向无敌的项羽给灭掉了。
这就是战略的重要性!
整个战略,其实是由张良提出来的。
故而刘邦盛赞张良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耿弇面无表情地开口。
“关中,毕竟是天下腹地。若是大唐都城依旧在洛阳的话,恐怕是真要灭亡了。”
邓禹呵呵一笑,道:
“那也未必。大唐都城在长安,故而大唐西军忠诚,东军不忠。”
“若是大唐都城在洛阳,恐怕就要反过来,西军不忠,东军忠诚了。”
刘秀闻言一愣,但很快就回过神来。
长安离西军近,控制西军更容易,控制东军就难。
反过来,洛阳控制东军容易,控制西军难。
刘秀微微点头,看着金幕道:
“其实定都长安是对的,有西域河西的西军,以及巴蜀之中的南军,力量对东军拥有绝对优势。”
“只是这杨国忠把南军给弄残了,不然南军和西军精锐齐聚关中,安禄山根本毫无胜算!”
“这就是一个奸臣对国家的破坏力啊。”
“李林甫虽坏,但至少不会干涉具体的战争。”
“杨国忠草包一个,却偏偏好大喜功爱打仗,何其愚蠢也!”
三国世界之中,成都蜀王宫。
刘备咦了一声,饶有兴致地开口。
“这条路线,应该就是当年袁绍梦想中的进军路线了吧?”
蜀汉群臣齐齐点头。
关羽摸着长髯,淡淡道:
“袁本初此人,志大才疏,麾下的将领也是一个赛一个的草包。”
“想要进军洛阳和长安,那就是做梦!”
面对关羽的话,众人都表示赞同。
二爷杀袁绍的部将多,二爷说的当然有道理。
张飞哼了一声,道:
“要俺说啊,这安禄山就是办事不爽利!”
“当初在长安的时候,直接杀了那李隆基,提着首级一路打出长安回到范阳,这皇帝不就手到擒来了?”
刘备闻言,抬脚就是一踹。
“夯货,少说话,多听!”
骂完张飞,刘备转头看向诸葛亮。
“军师,你觉得如何?”
诸葛亮轻摇羽扇,过了片刻才道:
“高仙芝之策若是能行,那安禄山几乎没有翻盘的希望。”
赵云有些疑惑。
“军师,现在占优势的不是安禄山吗?”
诸葛亮呵呵一笑。
“安禄山是番人异族,不可能得到民心。”
“没有民心,他的二十万大军就会缺少补给和兵源。”
“更何况,有那郭子仪与李光弼行围魏救赵之策,一旦老家范阳被包围的消息传到潼关前线,叛军将士们哪里还有士气继续作战下去?”
“如今唯一可虑的,无非便是李隆基和杨国忠。”
“此二人才是大唐真正的首脑,一旦做出什么昏庸的命令,那战局自然便会滑向不可预料的境地了。”
刘备闻言,也是半信半疑。
“从之前的盘点视频来看,这李隆基也是一个难得的明君了。”
“这般关键时刻,他应该不会做出什么昏庸决定吧?”
刘备话音刚刚落下,金幕之中的画面就切换到了御书房之中。
杨国忠站在李隆基的面前,沉声道:
“陛下,臣觉得高仙芝很有问题啊!”
李隆基闻言不由皱眉。
“有问题?高仙芝不是已经将安禄山阻挡在了潼关吗?”
杨国忠忙道:
“陛下有所不知,臣从那监军边令诚的禀报之中得知,安禄山的大军此刻还驻扎在洛阳城里呢。”
“潼关之外,其实就是一支由安庆绪等人率领的偏师罢了。”
“以高仙芝如今手中的数万兵马,只要出战,击溃安庆绪是绰绰有余的。”
“他偏偏不出战,或许是想要拥兵自重!”
李隆基听到这句话之后,不由脸色大变。
“他敢!”
杨国忠忙道:
“他哪里有什么不敢的?”
“安禄山节制东北多年,难道高仙芝不也是节制西域多年?”
“之前因为怛罗斯之战,高仙芝被召回长安,心中难免对陛下有所怨恨。”
“如今得掌兵权,对面又有安禄山这么一个例子在前,说不定那高仙芝就是打算等铲除军队之中忠于陛下的将领后,就要效仿安禄山作乱了!”
李隆基怒气勃发,一拍桌子。
“好个高仙芝,他也想要心怀不轨是吧?”
“派人去问问边令诚,究竟是怎么回事!”
【封常清虽然被废为庶人,但高仙芝依旧将其启用,这给杨国忠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杨国忠害怕高仙芝取胜之后,封常清得到李隆基的平反。】
【届时,杨国忠在开战之初各种让大唐损兵折将的骚操作就会大白于天下。】
【故而,杨国忠极力在李隆基面前诬陷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
又过两日,一封来自潼关监军边令诚的信,抵达长安。
李隆基看着信上的内容,表情变得无比凝重。
“呵呵,这个高仙芝,果然在大批提拔他的旧部!”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
“传旨给边令诚吧!”
画面一转,已经是潼关大营之中。
封常清站在潼关的关墙上,注视着东边。
叛军的营地遥遥在望。
“安禄山,尔等着。再过一段时日,我必夺回洛阳,将尔等大唐叛贼诛杀殆尽!”
就在此时,一个阴冷的声音传来。
“封常清,尔恐怕没有这个机会了。”
封常清吃惊转头,正好看到监军边令诚站在那里,身边还有一群士兵。
“来人,将封常清拿下!”
一群人冲上来,把封常清给按住。
边令诚拿出一份旨意,高声宣读。
“封常清丢失洛阳,又在潼关畏战不前,罪无可赦,即刻处死!”
封常清闻言,先是脸色一变,随后又很快镇定了下来。
他苦笑一声,道:
“自丢失洛阳之日起,封某便想到了今日。”
“封某有罪之身,今日受到圣意制裁,无话可说。”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