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留守应对(1 / 1)

鹅的三国 中更 1592 字 3个月前

张飞固然本性是尊崇有名、饱学士人的,但这种行为有个大前提。

那就是这个士人对刘备的事业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这个大前提下,张飞可以将面子给足,自己受点委屈也不算什么。

此时此刻这种生死存亡之际,张飞岂会对习祯留手?

别说这位,就是庞统、庞德公亲至,张飞也要狠狠折损一顿!

将襄阳名士、大姓得罪的越狠,越容易消除一些负面影响。

营帐内刘备这里事情还没有商议完毕,率先离去的张飞就阔步回来,手里抓着一个被捏变形的金丝小冠,小冠上还带着一团发包。

张飞将小冠发包丢在刘备桌案前:“大哥,习先生已出营去了。”

刘备只是瞪了一眼张飞,忽略了地上的小冠发团,边上关羽开口训斥:“帐内正议事,三弟切不可再这样失礼。”

“是,是我无礼。”

张飞应着,就对刘备长拜:“大哥,习先生已出营去了。”

“嗯,翼德入座,且听军师言语。”

张飞拱手应下,又侧身对他打断话题的徐庶赔笑长拜,徐庶也是回以勉强笑容。

如此折辱习祯,跟折辱庞统本人没区别。

徐庶终究与习桢也算是同窗,相交近十年,没想到习祯也会遭受这样的屈辱。

徐庶轻侠出身,对荣辱看的比较重,此刻也觉得张飞做的太过分了。

可站在己方大立场上来说,割断与襄阳士人的联系,自能减轻关中的猜忌。

随即徐庶收敛思绪,继续说:“陈留、颍川前后所得男女累积已有九万余,估算到冬季,约在十二三万左右。南阳户口两万三千户,今年底又新来四万余户,冬春储粮匮乏。如今开罪荆襄官民,我军又军资匮乏,恐怕难以购粮自足。”

刚坐下的张飞本要开口,可余光下意识去观察刘备,见刘备垂目不语,又似乎也拿余光观察他。

于是张飞忍住,又去观察关羽。

关羽几個人目光聚集在自己这里,就说:“军师的意思是请求大司马援手,为我南阳解困?”

“正是。”

徐庶说着环视诸人:“须有一人前去关中拜谒大司马,说明我军之困顿。”

几个人闻言又去看赵云,赵云关中之行可是赚的足足的。

更离谱的是那批乌桓俘虏,当听说关中大破鲜卑二王、吞并河西诸部后,反而忠心效命,利用价值大增。

哪怕此番襄城之战失利,但打散的乌桓仆从骑士也陆续回归,凝聚力与最初来南阳时有本质不同。

赵云正要出列主动请命,不想刘备开口:“如今谁都不合适,唯有我亲去。”

一时间大帐内陷入安静,似乎连呼吸的声音都没有了。

关羽欲言又止,还是忍住了。

这种时候只能、也该刘备去关中了,既然要入伙,就该把姿态做足。

其实从很多方面来说,双方立场其实无限接近。

从层次上来说,关中更为激进。

许多人意识到了这种激进,但心存侥幸,只当是应急的临时举措。

但刘备这伙人久历四方,始终在吃缺乏牢固根据地的闷亏。

自然能看明白黑熊在干什么。

刘备见没人反驳,就笑说:“既然诸位同意,那我就分配军务。”

闻言,一个个将校挺直腰背,刘备目光直接落在张飞所在:“翼德留守宛口,驻屯昆阳、叶县、鲁阳,子龙为副将。贼军若是进犯,能战则战,若不能战退往堵阳,也可退到博望。”

张飞看一眼赵云,不由露出笑容:“喏。”

赵云也是起身,拱手长拜:“喏。”

刘备又看向徐庶:“军师坐镇宛城,与子仲梳理军务、民政,做好安民之事。”

随即又看向关羽:“云长入驻新野,警惕汉水南岸以及章陵、江夏方向。若有进犯,不必退让。”

“是,领命。”

关羽起身拱手,他这一战元气大伤,留他守新野,就是让他去那里安心练兵的。

刘备又补充说:“若能游说文仲业,我会请他为云长副将。”

这时候路招、娄圭起身,娄圭综合身份更高,率先就说:“使君退兵宛口,我部该当如何?”

娄圭现在还顶着关中援兵的皮,本部三千武装仆僮、新募之兵缺乏战争磨砺和考核,另有两千南乡兵是暂借,很快就要还给伊籍,两千临时辅兵也是要解散的。

路招这里也是差不多的,必须要讨个差事任务,这样才能有个像样的驻屯地。

现在给路招十个胆子,他也不敢留在鲁阳种田了。

北面夏侯惇不敢与甘宁交兵,但一定会伺机侵袭鲁阳拿他练兵。

不等刘备回复,徐晃也起身拱手长拜,做请令之状。

刘备就说:“路将军镇守鲁阳不变,如若有变,可与翼德、子龙相互协作,从寒鸦道后撤,以雉县、西鄂县为准。”

“末将领命。”

路招长拜,他是真的不想待在宛口,风险太大了。

刘备又看娄圭:“子伯所部可进驻阴县,如若荆襄生变,可伺机进占山都、筑阳各县。若能据汉江上游,汉江之利为我所有,刘景升将受制于我。”

“是,就依刘使君。”

娄圭也是拱手,他没有合法的统兵身份,本想在中原战场上扬名,坐实自己关中援兵的身份;但现在看来,只能想办法抽刘表几个响亮耳光,抽的越是响亮,他越是能快速确立地位。

论身份、履历,娄圭是南阳名士,此前是参谋司空军事的杂号将军。

这时候刘备就看着徐晃:“公明将军可差遣可信之人统兵,将军部众可迁往穰县、涅阳屯种。我希望公明将军能随我一同入关中拜谒大司马,得大司马器重,总好过在南阳蹉跎。”

徐晃面露感激之色:“是,末将就依使君。”

处理好这些,刘备心里也踏实起来,露出笑容:“谁能去邀请文仲业赴宴?”

一众将校正思索间,帐内边缘旁听的一名粮草官上前几步拱手长拜脑袋埋的低低:“小吏王连乃南阳人氏,与文仲业、文仲业所部督粮官李严李正方同是乡里人,小吏愿设宴相邀文仲业、李正方。”

王连说着抬头,见刘备并无刁难之色,也没人反驳斥责,王连就大着胆子说:“小吏以为文仲业、李正方也疑惑天下大义之所在,只需小吏一席话语,管教文仲业、李正方束手请降。”

能和平解决文聘这一万五千人,刘备自然是乐于见成的。

否则真宴席间以武力胁迫,乃至是火并,那他以后还怎么设宴、请客?

这时候赵云出列为王连担保:“主公,文仲业知大司马威风,稍加劝谏,自能遵从大义。至于李正方此人,末将与之不熟,可做防范。”

防范什么?

当然是李严拒绝后又出逃这种事情,要么李严答应王连,要么拒绝后被赵云抓捕、劫持。

刘备听了点着头:“就依子龙,此事就交给你二人。文仲业若能醒悟,可随我一同入关中拜谒大司马。其麾下部众,以及另外万余荆州兵。愿意留下的好生对待,执意返回汉南的也不必为难。”

“是,末将、小吏领命。”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