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海瑞和张居正(1 / 2)

海瑞这个名字,给朱由检出了一个难题。

因为海瑞是靠劝谏皇帝成名的,朱由检如果把他列为紫阁功臣,岂非在鼓励臣子骂自己?

而且以海瑞的功业来说,他最大的功绩是在担任应天巡抚时整修吴淞江等水利工程,以及清丈田亩、推行一条鞭法等事。

这个功绩,作为紫阁贤臣是佼佼者,但是距离紫阁功臣,还有一些差距。

若非海瑞的名气太大,他可能根本不会被提起。

朱由检犹豫的原因,也在于海瑞的名声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比于谦还有名。

把这样的名臣列为紫阁功臣,能够让紫阁功臣更受认可。更容易宣传给百姓,进而让百姓了解其他人。

像是宋朝的昭勋阁,如果把包拯列进去,它的名气一定会变得非常大,而不是少有人知——

毕竟包拯可是以一己之力,把龙图阁变得妇孺皆知的人。

海瑞在民间的名声不亚于包拯,他成为紫阁功臣之后,能够极大地提高紫阁功臣的知名度,让百姓知道紫阁功臣。

所以朱由检面对这个名字,一时陷入犹豫。

没有等着皇帝做决定,方才帮皇帝把陆炳列入紫阁功臣的袁可立道:

“海瑞官至南京右都御史,《治安疏》更是堪为奏疏典范。”

“陆炳是锦衣卫榜样,被陛下列入紫阁。”

“臣以为海瑞是三法司榜样,同样应该成为紫阁功臣。”

推官出身、还曾被皇帝任命为协理三法司大臣,袁可立这番话语,影响到很多三法司官员。

左都御史王永光、右都御史成基命、左副都御史李邦华、刑部尚书苏茂相、大理寺卿张九德等三法司大臣,纷纷出言附和。认为海瑞确实是三法司榜样,应该成为紫阁功臣。

吏部添注右侍郎李若星,更是认为以海瑞的清廉,可以作为天下所有官员表率。

佥都御史刘宗周,甚至拿海瑞和著名谏臣魏徵相比,认为他的《治安疏》等奏疏,不亚于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等名篇。魏徵能名列凌烟阁功臣,海瑞当然能列入紫阁功臣。

这番话打动了很多臣子,群臣纷纷附和,认为皇帝把海瑞列入紫阁功臣,是虚心纳谏的表现。

想要用海瑞这个人物,否定嘉靖皇帝后期的作为。并且让当今皇帝引以为戒,不要学嘉靖皇帝的缺点——

否则大明的臣子中,还会出现海瑞。

这番隐隐的君臣角力,朱由检即使最初不明白,在看到群臣几乎全都赞同海瑞列入紫阁功臣后,也能看出来了。

不过他对海瑞是否列入紫阁功臣,本就是无可无不可。既然群臣都赞同,他就把海瑞列进去。

毕竟他即使贵为皇帝,若是在这件事上和群臣争起来,天下人议论的时候,也会非议自己——

百姓可不会觉得海瑞不够资格成为紫阁功臣,他们只会认为皇帝小心眼,容不下这样的清官。

所以,朱由检不但要把海瑞列进去,还要比群臣表现得更激进,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自己推崇海瑞:

“海瑞不但是三法司楷模,还是巡抚楷模、知县楷模、教谕楷模、举人楷模。”

“能以举人入仕,做出这番功绩者,天下能有几人?”

历数海瑞的功绩,把他担任教谕时面对官员不拜,都说成了典型事迹。并且下达谕令,允许教师在学堂不跪拜官员。所有教师,面对官员长揖即可。用这一个态度,进一步收拢士心。

然后他又让吏部官员,叙说海瑞担任知县和巡抚事迹,号召地方官员,以海瑞为榜样。

至于三法司那边,就更要让他们推崇海瑞了。朱由检下令三法司悬挂海瑞的名言警句,并且让董其昌绘制海瑞的紫阁功臣画像,并且在画好后翻刻,印发三法司衙门。

号召所有的三法司官员以海瑞为榜样,秉公执法、清廉做官。

种种措施下来,群臣听得脸色都有些变了。因为海瑞晚年时给万历皇帝上疏,可以拿洪武年间的枉法八十贯论绞为例,建议用这个办法惩贪的——

真按这个标准执行,在场的官员十之八九都是死罪。

所以一些人已经有些怕了,甚至悄悄擦冷汗。

朱由检看着这些人的模样,心中冷哼一声,决定尽快推行官员财产申报,遏制贪腐蔓延。

然后以卫尉寺属于执法机构,命令该衙门同样悬挂海瑞画像。并且引用海瑞的《治安疏》,把省级以下的府州县卫尉署,以后改称治安署——

用这个办法加强卫尉寺在民间的认可度,为以后卫尉寺机构在地方的全面铺开做准备。

群臣听得有些麻了,朱由检还没停止,继续道:

“海瑞以清廉闻名,追赠其为清廉伯,后裔世袭指挥佥事。”

“拟封为苏松城隍,兼任苏州府和松江府两府城隍之神,并且允许其它地方祭拜。”

把海瑞的城隍庙放在江南,镇压那一带的歪风邪气。甚至在苏州府和松江府之外,允许其它地方同样供奉海瑞。

种种举措,都显示了对海瑞的推崇。以后谁也不能说,皇帝不推崇海瑞。甚至在传扬出去后,还能借海瑞的名气,增加民间对自己这个皇帝的认可度。

群臣听得面面相觑,感觉皇帝给海瑞的封赠太高了,甚至高于商辂。对比海瑞的功绩,有些褒扬过甚。

但是他们刚刚齐声推荐海瑞成为紫阁功臣,现在改口的话,有些说不过去。

而且大多数人心中,怀着和皇帝一样的担心——

那就是开口反对的话,民间会骂自己。

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海瑞的封赠获得通过。群臣默契地把这件事情撇过去,商讨下一位紫阁功臣。

这一位紫阁功臣很好选,因为皇帝早就明确说过,于谦、张居正、戚继光是紫阁功臣。

在于谦和戚继光都已经入选的情况下,张居正这位隆庆、万历年间的大臣,被群臣推举为紫阁功臣。

朱由检对张居正的褒扬是一贯的,认为他称得上救世之臣。他的种种措施,让开国二百多年显得陈腐的大明,在万历年间重新焕发生机,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样一位首辅,即使有些缺点,朱由检也能容忍。所以他在张居正被推举为紫阁功臣后,下令道:

“追赠张居正为江陵公,后裔世袭指挥使。”

“拟封湖广省城隍,允许当地祭拜。”

这是于谦之外,第二位追赠公爵、拟封省城隍的功臣。之前就连被追赠郡王的朱永,都只是永平府城隍。

可以说这就是在明示,皇帝认为于谦和张居正的功劳不相上下,在紫阁功臣中能排在前两位。

对于这个封赠,群臣大多觉得有些高了。尤其是一些人心中,对张居正还有非议——

毕竟他留下的考成法,被皇帝启用后已经开始在折磨官吏。

所以很多臣子出言,认为对张居正的封赠太高,追赠为江陵伯和荆州府城隍即可。

甚至还有人拿张居正的“我非相,乃摄也”等言语,认为他窃弄太阿、专权乱政。

对这样的臣子,皇帝不能褒扬过甚。

面对这些言论,朱由检叹了口气,说道:

“张居正纵然有些错处,但是就凭他没有篡位的心思,就值得朕封赠。”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