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资金的价值在于创造未来(1 / 1)

刘洋不放心,再三叮嘱,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妄动,让徐敏安心跟冯霞在外面游玩。

可是两人哪里有什么心情,天天憋在酒店里,人烦闷的要命。

徐敏打了几次电话,要来海南,刘洋不同意,都来了,还保什么密。

明慧倒是很理解她们两人,春节躲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不认识几个人,心情肯定不会好。

一开始她也建议,要不然让两人也来陵水,刘洋考虑到其他的影响,暂时觉得不合适。

国内毕竟不一样,万一真有认出来的游客,一个电话打出去,就全暴露了。

春节过了一半,刘洋接到了湘西的电话,助理通知他的时候,他心里就是一动。

刘洋马上给两人打了电话,让她们想办法从那边直飞长沙。

再待下去,刘洋估计两人肯定原地爆炸。

湘西那个地方很好,人少,消息闭塞,外面很少有人关注什么八卦。

刘洋跟罗玥也擦汗不多时间从海南出发,直接到长沙集合。

两个项目现在进行的都很顺利,也到了时间,可以先去看看。

明慧巴不得他早点走,这个人太婆妈了。

生了个女儿可不得了,整天黏在一起,又啰嗦,这是明慧第一次这么烦他。

可能是内心的愧疚,他都没有好好陪过果果,现在有了机会,他就想对着凡凡好一点。

当然,以后要是有了机会,他也会同样对待果果。

几个人悄悄到了岳麓山后山桃花岭,这里位置偏僻,很少有人知道。

矿业院的研究基地就在这里,几个人没有惊动其他人,单独找到了这边的负责人,矿冶院的王东青教授。

说起来,不是必要,刘洋一般不会干涉他们的工作,太专业了。

“现在我们有个方向性的选择问题,很难决定。”

看上去王教授有点为难,应该是被某些事难住了。

“王教授,我呢是个外行,你直说,我能做的肯定没问题。”

刘洋明白,他们找自己肯定是因为其他事情,技术方面他们不会找自己。

“我们现在遇到一个难题,如果按照高精尖方向走,成本会非常高。”

“还有一个方向,就是走民用路线,可以适当降低要求,相对的成本也会降低。”

“王教授,我可不可以理解,你的意思是研发过程中可能会节省一点费用。”

“是的,两个方向,确实是第二个方向会低不少。”

另外几个人也差不多,对技术完全不懂,这样听下来,感觉都没有。

“王教授,预计两个方向会差多少费用?”

“差不多2个亿左右,这还不是最终的数据。”

刘洋想了一下,费用倒不是问题,关键是就算走民用,意义也不大。

但是王教授也没错,毕竟像这样的材料未来最大的价值还在民用上。

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一起做,刘洋有了一个新的念头。

“王教授,如果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你估计费用高多少?”

“如果是两个方向感同时做,基础都是通的,最多5个亿。”

“好,那就两个方向同时进行,这个费用我们愿意承担。”

刘洋果断下了决定,这点钱没有什么关系,同时进行吧。

为了方便他们做事,简单商谈后,刘洋让长沙的项目经理重新注册了一个新的主体,主要做商用开发。

如果真能成功,以这个主体成立新公司,建立生产线,会更便捷。

这次几个人都没有心情在长沙待着了,直接往湘西赶。

两辆车,7个人,半天时间,他们到了洞口。

他们连县城都没有停留,在天黑之前到了村子里。

羊坪寨是这次的目的地,算是王超的老家,新盖的小学就在这里。

周边十里八村唯一的一所小学就在这里,大概有100多名小学生。

学校的软硬件都配的差不多了,包括学生的早中餐都是全赞助。

可是第二天一早,到了学校,刘洋一下子就生气了。

早餐,一个鸡蛋、一瓶牛奶是标配,但是他发现好像很多孩子根本没吃。

而且整个饭菜的分量也少了很多,甚至还有不少的学生吃的是家里带来的红薯和土豆。

刘洋暂时没有发火,悄悄让助理郭敏去问问情况。

到了中午,刘洋实在是忍不住了,又是一样,很多学生的饭盆里一个青菜、一个荤菜,再就是湘西独有的辣椒萝卜和腐乳。

等王超一来,刘洋马上拉着他到了边上。

“据我所知,我们现在的饭菜可是从县城下来的标准饭菜,怎么会这样?”

没等王超说话,学校的副校长马上解释了一句,他早就看出来了,刘洋的脸色非常不好。

“刘总,我,我跟你解释一下吧。”

“我们这里确实太穷了,很多小孩子家里很困难,学校给他们发的东西,他们都舍不得自己吃,会带回家去给弟弟妹妹。”

刘洋听完,一下子被震惊了,这个,这......

“至于中午的饭菜,我们也是做了手脚,本来是一餐饭,我们变成了两餐。”

“他们放学后要是回家,有的要走二三个小时,到家很晚了。”

“我们商量了一下,从中午挪了一个一荤一素到了晚上,配上咸菜正好。”

王超也是苦笑不已,其实县里都是这样,不单单是这个学校。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大米都是学生家长送来的,有时老师也会买一点,这些孩子,吃饭很多。”

在边上的徐敏眼泪差点出来了,这些山里的孩子品性非常难得。

“我们县里的十七个学校都是这样做的,让他们吃完晚饭再回家。”

“有些远一点的小孩子,会让他们在学校住。”

“不好意思,错怪你们了。”

刘洋立即跟两人道歉,自己错怪人家了。

“刘总,这,这不敢当,本来就是我们的问题,按说不应该这样做。”

“不,不,你们想得更周到,是我不了解真实情况。”

“关键还是穷,很多百姓家里的小孩子,不能都来。”

副校长也很无奈,为了让这些学生能来上学,他们想尽了办法。

可是现实情况在这里,一个家庭,几个孩子,总要牺牲。

“这样,你们去想办法,我给你们托底,所有小孩子只要来读书,不但所有书本费、学杂费全免,三餐全免,我们项目还会优先安排他们父母的工作。”

刘洋马上就有了决定,有时候,利益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