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始三年,国内的政务告一段落,袁熙开始着手清除北方边境的隐患。
慕容鲜卑趁着大晋帝国草创未久,于是常率兵进犯大晋的北方边境,烧杀掳掠,纵横数年,令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这一年,袁熙终于腾出手来,亲率精兵猛将,同太尉司马懿和中山王袁买北上,大破其部,斩慕容升,擒获其子并家眷以下四百余人,并捕获逃人两万余户,凯旋而归。大胜还朝的袁熙心情很好。
然而袁熙刚刚回到陪都邺城没几天,屁股还未坐热,他的好心情就荡然无存了,原来有人举发说,他的世子袁睿,与他最宠爱的小妾柳梦璃有私情,在他出征的这几个月里,两人数次通奸。
遥想当年太宗宣武帝袁熙,也曾经勾搭过自己父亲的小妾郑氏吧,也就是中山王大司马袁买的生母,呵呵这袁家真是够肮脏的,这算是天道轮回吗?
袁熙半信半疑,按理说每个被戴了绿帽子的丈夫,听说妻妾红杏出墙,都会第一时间地暴跳如雷,袁熙也不例外。
可问题是,偷他小妾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世子袁睿,他不信儿子有如此胆量,竟然偷人偷到他的被窝里来了。
袁睿是太宗宣武帝袁熙的第二个儿子,为贵妃甄宓所出,自幼聪慧过人,极具政治天赋,又敢作敢为,又兼嫡长的身份,袁熙在鸠杀万年公主、废黜袁雍后,毫不犹豫地立了袁睿为世子。
所以说袁睿政治前途一片辉煌,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袁睿不出大错的话,是袁熙几乎铁板钉钉的继承人。
袁睿只要好好干,等个十年二十年的,帝国宝座的位置就是他的了,想要什么女人没有,为何盯上了他父亲袁熙的小妾?究竟是两情相悦,还是逼奸既遂,还是有人诬告?
三名告发者,是袁熙爱妾柳梦璃的贴身侍女,她们不但众口一词,说世子与柳梦璃数次通奸,还说身为贵妃的甄宓也耳闻此事,却不管不问,任由世子秽乱后院,这罪名可就大了。
既然袁熙已经回来,如果奸情是事实,那么这两人肯定不敢再冒险私通,想亲自捉奸,罪证确凿是不可能的了。又想到侍女地位卑微,除非有天大的胆子,否则哪里敢凭空诬陷世子?
此事定然不是空穴来风,袁睿聪明英俊,正值青春萌动的年龄,柳梦璃风情万种,深闺寂寞,两人纠缠在一起,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于是,越想越恼的太宗宣武帝袁熙,立即将袁睿招来讯问,在三名侍女的指正下,袁睿并不承认,袁熙性子急躁,平日里只要儿子稍微犯点小错,或是不顺他心意,就要立即破口大骂,拳打脚踢。
这一次也不例外,一顿声色俱厉的审讯和劈头盖脸的殴打过后,袁睿实在挨不住了,只好承认确有此事。
眼看着人证俱全,正主又已招认,袁熙简直就是暴跳如雷,一想到自己在天寒地冻的战场上出生入死,呆在王府里享福的儿子,居然偷他的爱妾柳梦璃,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没错就是仙4的女主角。
大怒之下,他令人将袁睿打了一百大板,打得死去活来只剩下半条命,然后扔到后院的空房子里囚禁起来。
贵妃甄宓闻讯赶来求见,被他拒之门外,她又求去探视儿子,又被他拒绝,并且下令谁也不得去探视袁睿,更不准给袁睿通风报信,任由他自生自灭。
袁睿命好,受到如此重创,过了两天居然没死,袁熙余怒未息,气急之下,觉得如此逆子不能再留,准备将他废黜。
太宗宣武帝袁熙,为了缅怀皇后高月,终生也没有立皇后,同样也没有立太子,所以我们以世子相称。
废了世子,那要改立谁才合适?袁熙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选,那就是他的第五子,还不满七岁的孩童袁攸。
袁睿和柳梦璃私通,此事应该是甄宓早已知晓,却替儿子隐瞒遮掩,袁熙在暴怒之余,又责怪妻子不教儿子学好,还合伙欺骗他,这比失察之过还严重,所以他决定要废黜甄宓和袁睿母子俩了。
袁攸是他和前朝弘农王妃唐姬所出,也就是汉少帝刘辨的皇后,可惜后来被董卓废黜了,后来逃难过程中,又被太宗宣武袁熙所强暴,于是便委身与袁熙。随后被袁熙纳入了自家后院,着实宠爱起来。
不知道是谁,竟然探听到了袁熙的这个打算,也不知道此人,是通过什么渠道,竟然将这个消息,秘密送达给袁睿知晓,据后代史官猜测,是一股反晋势力所为,目的就是为了让大晋内乱。
而且据传言,就连神女柳梦璃,都是那一股反晋势力的圣女,为了离间袁家父子生乱,而用的美人计。
总之,这个陪都邺城里的耳目实在了得。被一百大板打得皮开肉绽,伤痕累累的袁睿表面上趴在榻上养伤,动一动都困难,其实他内心一直极度焦虑,并且一刻也没有停止摆脱困境的盘算。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他惊愕了,伤心之余,也清醒起来,开始分析敌情。
假设他被废黜,立了袁攸,那么为了给新世子一个嫡子的身份,唐姬必然会成为新后宫之主,甄宓就沦为一个下堂妻,袁熙当然不会杀她或者撵走她,估计她可能委委屈屈地当个侧室吧。他怎么办?那个小孩儿当了世子之后,唐姬会不会千方百计,想除掉他这个巨大威胁?
所以只要他一天不死,一天可以有活动的机会,就有可能东山再起。同时袁睿也深深怀疑,自己是被唐姬所陷害的,那三个告发他们的婢女,为什么要冒着背叛主人和被杀人灭口的恶名和风险,而告发她们的主人呢?他想不通。
按理说这种事情,做奴婢的就算是看到了,也应该是装作不知道,能隐瞒就隐瞒的,揭发出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难道她们仅仅是,单纯看这两人通奸很不顺眼?身为奴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忠于主人,主人就算是道德败坏,有伤风化,也轮不到奴婢来主持正义。
这样看来,这个婢女出首主人的事件,起因很可能就是袁熙后院的夺嫡之争。废太子的命运是非常可怕的,废世子也是如此,君不见他的大哥袁雍下场。
唐姬想杀袁睿,袁睿也想夺回位置搞掉她和袁攸,这必然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袁睿虽只是个少年,平日里轻浮放荡,然而他自幼就在父亲身边,看着晋王幕府的建立。
论起权谋较量和人脉势力,唐姬和她那幼子,又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因此,在迅速分析了时局,和敌我力量对比之后,袁睿拿定了主意,他要搬救兵。
思前想后,这个救兵当属司马懿最合适,一来资历够深,二来和袁熙关系亲密,和他袁睿关系同样不错,三来有文化有口才,能说道袁熙心窝子里去。
司马懿虽然现在是个闲职,却属于袁熙最早的班底核心出身,属于大晋利益集团的朝廷勋贵。所以,只要司马懿来说动了袁熙,受益者绝对是他袁睿。
不知道袁睿是通过什么渠道什么手段,在袁熙派人严密监视之下,还是将求救信秘密递出,送往在洛阳时任左仆射的司马懿处,此时司马懿被降职了。
司马懿在接到袁睿的求救信之后,看清其中所述的事情原委,顿时大惊,为了防止袁熙动作太快,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废黜袁睿,他当即动身,前往邺城救援。
到了邺城,司马懿对袁熙说道:“这种事情谁碰到了都要生气的,还真是巧了,微臣的二儿子司马昭也曾和我的小妾私通,我自是气得不行。可转念想想,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种丑事怎么好张扬出去?女子如衣服,儿子却是亲骨血,孰轻孰重怎能不有所取舍?于是我就给掩饰住了。昭儿经过教训之后,感激之余痛改前非,现在父子和睦,更胜从前。”
袁熙听了之后,沉默下来,若有所思,半天也没有说话。司马懿知他已有所动摇,于是耐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其中的理由,一条一条地列举出来。
司马懿的这一番说辞,将事情分析得丝丝入扣,个中利害无不言明,处处都提醒着袁熙,现在绝对不是废长立幼的时候。当然,司马懿列出的这些条,最关键,也是直接可以动摇袁熙决心,迫使他改变意愿的一条就在袁睿身上。
原因袁睿在受了一百大板被囚禁起来之后,竟然可以暗暗通消息出去,托人送信搬救兵。如果甄宓自己行动自由的话,这个搬救兵的活,应该是她主动去做的。
可是晋史书上却说“睿求救于司马懿”,显然是袁睿自己派人完成的。从这一点看来,袁睿的力量不容小觑。
在别家纨绔整日吃喝嫖赌,飞鹰走马的时候,他却早已懂得经营自己的势力,并且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以及能屈能伸的政治素养,真不愧是袁熙的种吗。
从这个角度来说,袁睿已经具备了,一个未来领导者的基本权谋手段。
在起初的暴怒之后,袁熙冷静下来,通过司马懿的到来,猜测到了袁睿的这种能力。因此,在左右权衡之下,他还是决定保下这个儿子了。
保袁睿就必须保甄宓,这母子俩的利益关系绝对是紧密结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既然袁熙打定主意,继续让袁睿当他的继承人,自然要给甄宓面子,也要让甄宓地位稳固,那就是掌管后宫。
司马懿看明白了太宗宣武帝袁熙的心思,于是自告奋勇,重审此案。
于是他先去禁所里见了袁睿,袁睿见他来了,心领神会,立即为自己翻供,说自己和柳梦璃绝无私情,纯属侍女诬告。是袁熙打得太厉害,他实在经受不住才违心承认的。司马懿也装出痛心疾首状,批评道:“男儿何意畏威自诬?”
随后,他分别见了那三名,告发袁睿的侍女,秘密令两名侍女翻供,说是被另一名侍女蒙骗唆使的。
接着,又叫人将另一名侍女悄悄抓起来,在房梁上做个绳套,给强迫着吊了上去,缢死了。如此,变成了死无对证,就以那两名翻供侍女的供词为准,判定袁睿无罪,无辜遭诬,纯属冤案。
袁睿通过嫡长子的身份,顺利成为袁熙的继承人,又通过自己的天赋才能和努力进取,巩固了自己的位置,给母亲了最好的回报,使甄宓能反过来“母以子贵”。
在后来十年间的数次危机之下化险为夷,屹立不倒,当的起晋明帝的称号。
应该说,甄宓和袁睿这一对母子,是配合默契的利益共同体,又同时拥有着强大的神经,坚忍的心智。可以说,从这一刻起,袁熙就只能一力扶植他们母子,不再动摇决心了,还得给他们铺路。
在这场夺嫡之争,看不到刀光剑影的生死斗争中,袁睿的危机公关,可以说是尽善尽美,所以他成为了最后的赢家。由此可见,亡羊之后如何不牢,的确是一门成大事者必修的学问。
而且此后,太宗宣武帝袁熙,秘密 处死了爱妾柳梦璃,而且因此事受到诛连的太监、宫女、大臣、道士、工匠、神策军将士、锦衣卫、尚书省等有三千多人。
而且还有一桩秘事,那就是唐姬的处理问题,柳梦璃事件,太宗宣武帝袁熙,并没有把唐姬牵扯进来,但是在袁熙临死之前,却做了一个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安排,那就是着中山王大司马袁买,持三尺白绫赐死唐姬与后宫。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