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汉的印钞机?(2 / 2)

看着这台水力纺织机,李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工科天才,不过薛良确实很不错。

早在一个多月前,他就与薛良在商量这个事。

如果这事放在这个时代的欧洲,李衡肯定办不到。

但是这个时代的中国,难度倒还真不大。

水碓就是在汉代出现的,借用水力对于汉代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马克思曾经对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具下过一个定义,发达的机器必须具备三个部分: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

水力纺织机的发动机就是水轮。

汉代纺车本身就是用绳轮传动。

其实李衡对这些也不太了解,之前他准备尝试的时候,薛良就带着他找来一台纺车,具体解释了很多。

李衡就提出用水车带动纺车的想法,薛良就开始想办法。

直到现在,李衡才切身体会到,农业时代的中国,在某些科技上确实领先了不少。

汉代的纺车是可以加拈、并合比较均匀一致、不同粗细的丝或弦线的。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叫做”汉瑟”的乐器,它的弦是用十六根单丝合股加拈成的,每一根都纺得非常均匀,能发出协调的音律。)

当然,他这么认为,并非是动不动就高歌老祖宗厉害。

他是一个探索性人格,他认为,后代一定要想办法,一代比一代优秀,不能忘记过去的成就,但不能没事就搬出先人的成就来自我感动一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薛良摆弄起来,董宏明显被吸引住了,他问道:“这是什么?”

薛良一边摆弄,一边说道:“是纱锭,这个纺车一共有八个纱锭。”

“八个?”

董宏被彻底震惊住了。

“这个想法是郎君提出来的,一开始我也觉得荒谬,尝试了十数遍,真的能成!”

薛良的语气也很兴奋,他的动作非常顺畅。

先是将带过来的苎麻线放置在纺车上。

然后将连接水轮和纺车的绳轮安装上去。

水轮在流水的作用下,转动带着绳轮,力传导到纺车上,纺车开始运作起来。

这下想来沉稳、淡定的董宏,眼珠子差点没有凸出来。

“为了防止线相互缠绕,我还在这里设置了一些木叉。”薛良指着下面那一排说道,“不过这些木叉恐怕用不了多久,需要定期换。”

“之后用铁叉代替。”李衡补充了一句。

这个水力纺纱机运作起来,并不太顺畅,但织布已经能满足了。

“若是将此物送回成都,我大汉的锦岂不是……”董宏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蜀锦。

蜀锦现在可是远销曹魏和孙吴。

蜀锦最大的痛点就是供不应求。

李衡说道:“不行,它还太粗糙,只能先织布,而且通过它织出来的布紧密度还需要调整,但我们招募百姓过来,只要给那些百姓布,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要知道,三国时期,粮食和布帛可是硬通货。

相当于伫立在这里的这台水力纺织机,是一台变相的印钞机。

“而且这个水渠的水流有限,我们需要加大它的流水量,这也需要更多的人。”

李衡转身看着董宏,说道:“现在你还觉得我们无法完成两千匹布么?”

“可以!但你为什么如此着急吸纳更多人来?”

“因为汉魏之间上个月刚打了一仗,司马懿现在已经知道我们在围田,下一步他会施行坚壁清野,如果考虑得更激进的手段,他甚至会强迫这一带的所有百姓迁移到长安一带,给我们留出一片没有人烟的空地!”

李衡此言一出,董宏再一次呆住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