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繁荣昌盛的永昌郡(1 / 1)

永昌郡,作为益州人口的第一大郡,数量达到惊人的一百八十余万,竟然超过了成都所在的蜀郡,简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永昌郡人口的迅速井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国被欧亚四大强国之一的贵霜帝国侵略,损失惨重,得知东方的大汉王朝乃礼仪之邦,于是国王率领臣下子民向东投靠大汉王朝,哀牢王国百姓达到五十五万之众。

大汉朝廷将益州郡划出来一部分与原哀牢王国的领土连成一片,合称永昌郡。贵霜帝国原本的战略重点就在西方,见到哀牢王国归附大汉王朝后,也不想与大汉结怨,于是放弃了继续进攻哀牢王国的打算。

不韦县原本是益州郡最西端的县城,成立永昌郡后,不韦县也成为了永昌郡的郡治,其西为哀牢王国以及其余内附小国的子民居住的地方。

其二,哀牢王国附近的其余小国见到对方得到大汉王朝的庇护后,不堪贵霜帝国的侵扰,纷纷效仿哀牢王国投入大汉王朝的怀抱。

这些小国的人口加起来亦有三、四十万之多。

经过百余年的同化与发展,当年归附的小国百姓也渐渐开始说起了汉语,生活习惯也渐渐汉化,只有一些民族风俗还保留有当年的样子。

其三,永昌郡除了汉人与归附的小国百姓外,西南地区的诸多少数民族也在此生活,包括闽、濮、鸠僚、裸濮、僄越、身毒等民族,他们为永昌郡的人口增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四,永昌郡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大汉政府在永昌郡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因此吸引了大量周边的人口,加上这里极少发生战争与大型叛乱,导致人口持续上涨。

永昌郡地处云贵高原西南部,这里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河流众多,适合种植五谷,还有蚕桑等农业,其竹节相去一丈 ,名曰濮竹,是当地的特色。

在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年代,靠天吃饭,只要土地肥沃,农业发展迅速,基本上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是不可能差的。

加上永昌郡又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中转站,纺织业以及印染业也十分繁荣。

此外,由于天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云贵高原之上充满各种奇珍异宝,为永昌郡的经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而且永昌郡的西南是如今缅甸泰国老挝部分地区,即使到了两千年后的今天,那里也是一片原始森林,有众多的野生动物在此栖息。

永昌郡西南的原始森林也成了许多部落族民狩猎的场所。

王翦与赵充国在平定越巂郡的内乱后,又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治理,现在越巂郡的百姓已经心悦诚服。

面对众多的福利,下降的赋税,官府对待不同的民族,公平公正的做法,即使汉人也不会得到包庇,这是他们从所未见的。

万事开头难,在处理完南中四郡第一郡后,王翦等人立刻将目光瞄准到了人口最多,土地最为肥沃,农业最发展的永昌郡。

就在京城政变之后数日,王翦留下张任镇守越巂郡,自己与赵充国、甘宁等人带领两万他们亲自训练的大军向永昌郡进发。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五月初三。

永昌郡,不韦县。

“流放”是汉代一种比较严重的刑罚,一般都是犯了比较严重的罪行,但是又不至于达到死刑级别,或是对方散尽家财赎罪后,减轻到流放级别,类似于后世的无期徒刑。

所谓的发配边疆,就是将犯人流放到大汉的边境进行劳役。

大汉的流放地点有东北的幽州,西北的凉州,西南的益州,南部的交州等地方。

而益州流放犯人的主要郡县就是永昌郡与益州郡。

不韦县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被流放的犯人而得名。

战国末年,秦国权臣吕不韦失势后,回到自己封地河南郡。

然而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拜访吕不韦。

秦王嬴政恐怕他发动叛乱,或是被其他六国所用,就写信给吕不韦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与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吧!

吕不韦一家前往巴蜀的路上,为了保全自己的族人后裔,吕不韦在途中喝毒酒自杀。

秦王嬴政得知消息后,赦免了吕不韦的门客与家属。

失去封地的吕不韦族人们没有地方可去,就暂时居住在了巴蜀之地。

秦始皇死后,整个华夏暴乱,各地起义不断。

当年南下攻打百越之地,并建立南越国的赵佗。其族中长辈曾经是吕不韦的门客,受到吕不韦的恩惠。

赵佗家族也与吕不韦家族私交甚好。

秦末之时,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可以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地理优势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路起义军队的进攻。

巴蜀之地也动乱不断,唯有身处岭南之地的南海军封锁了五岭的四关,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

断绝四条进入岭南的新道,构筑了捍卫番禺的三道防线,南雄防线,清远防线,石门要塞防线。

只要不攻破这三道防线,是无法进入番禺县的。

吕不韦的族人们与赵佗时常有书信往来,得知消息后,立刻举族搬迁到岭南地区。

自吕不韦以后,其族人们将《吕氏春秋》奉为家族至宝,乃每一位族中子弟必须研读的书籍。

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

可以说精通《吕氏春秋》之人,必定学识渊博,满腹经纶。

吕氏家族以《吕氏春秋》为自己的家传经学,加上与南越武王赵佗关系莫逆,渐渐在南海发展壮大,族中子弟多有进入南越朝廷为官。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