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小太监快步走进来,说道:
“陛下,有紧急奏章!”
小太监说完,将写有奏章的帛递到了刘协面前,刘协接过来一看,是大鸿胪卿送来的奏章。奏章里面说的,正是关南匈奴于扶罗派使者到长安来的事情。
这个事情,刘协在大半天之前,就已经从陈宫那里知道了。
鸿胪寺现在才报上来,这还是加急送上来的,效率实在是有点低了。刘协皱起了眉头,暗想,以后得整顿一下朝中各衙门,提高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
边上的王允和皇甫嵩不知道奏章内容,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刘协。
刘协将奏章放在桌案上,一边拿起桌案上的毛笔,一边对王允和皇甫嵩说道:
“想问就问!”
王允走近了一点,问道:
“陛下,敢问这个加急的奏章,是什么事情啊?”
刘协心中暗想,也有点难为他们了,他们身居三公之职,又加录尚书事,朝中很多事情都是刘协比他们先知道。
按刘协的要求,朝中各官衙需要上报的文书奏章,一律先送到刘协这里,等刘协过目之后,觉得无关紧要、不必亲自处理的事情,才交到尚书台去。要到这个时候,王允和皇甫嵩这两位职务最高的大臣才能看到奏章或文书。
因此,他们能看到哪些奏章文书,能管什么,不能管什么,都由刘协决定。不只是兵权,朝中的政务大权,也都归于刘协。
听到王允问出来,刘协说道:
“这奏章上的事情,你们已经知道了啊!这事情,朕已经告诉过你们,就是南匈奴于扶罗的使者来长安的事。”
王允和皇甫嵩听了,心中不由得想道:“天子居然在加急奏章送到宫里来之前,就已经知道了那些事情,莫非天子在京中各官衙安插了密探?看来,以后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瞒着天子了。”
刘协不知道他们心中的这些想法,只是拿起毛笔,在奏章后面写道:“安排使者明日上朝觐见。”
批好后,刘协拿起了边上的一枚玉玺盖上,将奏章交给了小太监,让小太监直接送回到鸿胪寺去。
刘协亲自处理的奏章文书,不通过尚书台等任何中间机构,而是直接发回到所属官衙执行。这就保证了刘协的旨意,能够不受限制地施行。
刘协看到王允和皇甫嵩这两位大臣干站在边上,想了一下,说道:
“朕已经让鸿胪寺安排南匈奴于扶罗的使者明天上朝觐见。”
毕竟这两位是朝中资格最老的大臣,刘协虽然大权在握,但想了一下后,觉得还是尊重他们一下为好,这才多说了一句,提前告知他们。
王允和皇甫嵩拱手施礼,以回应皇帝,表示知道这件事情了。
第二天是上朝时,群臣行完三跪九叩、山呼万岁之礼后,刘协用手示意了一下侍立在边上的敖公公,轻声说道:“传”。
前一天刘协跟王允、皇甫嵩说起让于扶罗使者上朝觐见时,敖公公也一直在边上。
敖公公人老了,体力是不行,但眼睛、耳朵、脑子都灵着,马上明白这个“传”字指的是传殿外候着的匈奴使者。
敖公公清了清嗓子,喊道:
“传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使者觐见!”
在金銮殿上替皇帝喊话,是敖公公自我感觉最良好的时刻。每当这个时候,敖公公都会把平时躬着的腰杆挺得很直。
这跟董卓控制朝政的时候比起来,那简直是扬眉吐气、无比爽快!
敖公公憋足了中气,喊出来时,嗓子特别哄亮。
殿门口的另一个太监,在敖公公喊完后,又接着再喊了一遍。
殿门外于扶罗的使者且莫,在进入未央宫时,就已经被宫门禁卫卸下了随身带着的草原弯刀。
这时,且莫听到喊声,赶紧按照鸿胪寺的人教的,脱履、前趋、小步快走进入大殿。
且莫在进宫之前,就被鸿胪寺的人三番五次的嘱咐:“这里是礼仪之邦,不是草原,上朝觐见时,一定要按礼节来。”
且莫和陈宫来到关中后,看到各地都是井然有序,在长安城中,更是人来人往,城墙上守卫的士兵们,也都是刀枪林立、衣甲齐整,这跟以前路过的关东战乱之地大不一样。
看到这些景象的时候,且莫就觉得,来长安是对的,单于的复国大业,有希望靠长安的朝廷实现。
且莫是于扶罗单于的亲信随从,他和于扶罗在中原吃尽了苦头,几次差点丧命,十分希望跟着于扶罗一起回到南匈奴,过那自由自在的日子。
所以,进宫之前,当莫且听到鸿胪寺的人说起觐见时的繁琐礼仪,为了复国大业,莫且压住了心中的烦躁,将这些他以前看不上的东西学会了。
董卓被诛杀后,跟董卓攀过关系的文官,都被王允清理了一遍,很多职务都没有任命新官员。平时上朝时,金銮殿人不多,有很多空位。为了壮声势,刘协按照王允的建议,提前让京中品级不够的臣子也都上朝充数。
那些原本品级不够,难得有机会上朝的小官们,在金銮殿中,自然无比恭谨肃穆。又加上有外邦使臣觐见,比起平时来,其他朝臣的神情,也都更加庄重。
且莫在殿门处,见到殿门边两个健壮英武、手执长剑的禁卫将军时,就已经暗暗称奇。
这时的且莫还不知道,这两个将军,一个叫张辽,一个叫马超。且莫现在更不知道的是,这两个人,以后在战场上,将会给他带来印象更深刻的震撼!
当且莫进入到金銮殿时,眼睛的余光看到,跽坐于两旁的群臣,尽管人数很多,但都整齐安静、神色庄重。
且莫觉得,匈奴王庭的议事大帐跟这里比起来,简直就像一团乱糟的吵闹集市。
未央宫的恢宏壮丽,还有金銮殿的肃穆庄重,让以前在草原上习惯了散漫的且莫感到大开眼界!
这时,且莫才觉得,鸿胪寺的人教他的那些礼节,真的是很有必要。
莫且很庆幸,自己记住了那些礼节。
且莫低头小步快走到金銮殿正中,跪下叩拜,高呼:
“臣南匈奴于扶罗单于使者且莫,叩见大汉皇帝,吾皇万岁!”
且莫的汉语说得有点不标准,但很认真。
刘协坐在上面的龙椅上,看着这个恭顺的使者,说道:
“平身!”
且莫叩谢后起身,用不标准的汉话说道:
“南匈奴现在被叛贼占据,臣请求陛下派出援军,帮助真正的单于回到家乡。”
刘协说道:
“朕听说,你的单于在中原流亡时,攻打过郡县,劫掠过百姓。你们犯有这样的罪行,朕应该怎么惩罚你们?”
且莫没有料到皇帝会说这个事情,只得回答道:
“单于带人来为大汉朝平定黄巾贼,到后来,没有人拨给我们粮食,草原上的汉子们没有吃的,快饿死了,就只能抢。在回到南匈奴后,单于一定会赔偿大汉朝的损失。”
刘协要的就是最后这句话,抢了就得赔偿!
刘协担心这个汉话不熟悉的匈奴人听不懂,用直白词语说道:
“你们不能再在大汉朝的土地上抢东西了。告诉你的单于,让他带着他的人到关中来,朕会拨给他粮食,只是,等他回到南匈奴后,他要用草原上牛羊和马匹偿还这些粮食。你可以回去,让你的大单于先带着他的人到关中,等到了合适的时机,朕会派兵帮他夺回南匈奴的王庭。”
且莫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容易,高兴地叩谢后,退了出去。
对于要还牛羊马匹的事,且莫一点也不担心,只要汉朝出兵帮助夺回王庭,草原上有的是牛羊马匹。
这个时候的且莫并不知道,在他回到南匈奴很多年后,尽管南匈奴年年还牛羊马匹给大汉朝,却仍然还不清这笔数量巨大的债务。以致于在有一年干旱缺少牛羊马匹时,新任单于担心还不上债会被撤销他的单于之位,不得不请求用匈奴女人来抵债。当然,这是后话。
在南匈奴使者且莫离开后,刘协扫了一眼下面的群臣,说道:
“各位卿家,现在,朕有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要找一位有胆识的人去办。“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