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乐之刚舒了口气,长安的急报便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原来,北方的薛延陀可汗率八万铁骑南下,现已踏入东突厥之地。
自前任可汗被何靖大将军带回长安后,东突厥几乎成为大唐的附庸国。尽管这些年有些叛逆之举,但多数时候仍是大唐北疆的屏障,抵御薛延陀的威胁……
"邪焰可汗是否失去理智了?我大唐近年来在各个界域驰骋,征服的领土数不胜数,如今刚平息了幽冥岛的纷争,邪焰可汗竟妄图染指东拓厥,他真以为此刻是良机吗?"
在何乐为的魔法帷幕中,苏定芳疑惑地低语。在这个节骨眼上挑衅大唐的附属国,绝非明智之举,除非心智被迷雾侵蚀,否则谁会主动挑衅?他们莫非真以为凭借那十几万铁骑就能征服东拓厥?
"我们在东拓厥有驻军吗?"
何乐为未对此过多剖析,此刻分析已无益,关键是评估东拓厥的防御状况。当年何靖大将军征服拓厥时,东拓厥各部族已被分化,战斗力疲弱。因此,何乐为忧虑他们难以抵挡。
"我们在东拓厥王庭近郊有十五百名守卫,除此之外,整个东拓厥草原再无人手。东拓厥目前有常备骑军四万,但因我们……"
多年前,牛进达曾代何世民巡查东拓厥防线,对当地局势有所了解。那里的军事力量已虚弱至极。大唐只希望北方有一道屏障,绝不希望东拓厥再度崛起。因此,对于东拓厥的各部族,大唐尽可能煽动内讧,让他们自相残杀。
大唐采取的策略并无瑕疵,无人希望北方游牧族群壮大。然而,未曾料到东拓厥衰败,邪焰可汗却强势崛起。在何乐为的记忆中,邪焰可汗也曾被何世民所灭,但因他的到来,邪焰可汗不仅未灭亡,反而实力更胜从前,看来时间的涟漪确实影响了这里。
"我们立即领兵北上,彻底消灭他们。正值我们在幽冥岛的战斗陷入僵局,转战匈奴大草原,我绝不信他们能抵挡得了我们!"
苏定方挥舞着手中的魔晶刀说道。跟随何乐为征战的人都怀有这样的雄心,打久了便觉得自己无敌于天下,恨不得将所有敌人一一铲除。无论是邪焰可汗还是吐蕃部族,只要与大唐为敌,便一剑斩之,先除后快。
"若事情如此简单就好了。来看看这份帝廷的秘令,它仅告知此事,让我们加固沿途通路,并未命我们北上。我们此刻调动的是帝廷最精锐的部队,可帝廷并未召回我们,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
何乐为的话语如同魔咒,平息了帐篷内的纷乱思绪。的确,这些年来何乐为在战场上独领风骚,然而大唐并非只有他一员猛将,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将,还是锋芒初露的青年将领,都能担起征战的重任。即使何乐为带走了京都的精锐,但大唐北疆仍有九万铁血边军驻守,他们随时准备踏入神秘的东土厥,无需依赖何乐为回防。
关键在于战局扑朔迷离,薛延陀可汗虽率军南下,却没有明确表示会侵犯大唐,只是声称商队遭东土厥扣留,寻求公道,而非意图消灭东土厥。明眼人都心知肚明,这只是个借口,数万铁骑只为一支商队讨伐,连稚童都不会相信这样的说辞。
“难道我们就坐视不理?”
苏定芳不甘心地问道。尽管他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战功,封侯不成问题,但在大唐,最高的勋爵是国公,谁不想更进一步呢?
“我不是曾命你组建一支迅捷部队吗?现在就召集他们,让他们开始演练。朝廷或许不希望我们介入,但我们必须准备妥当,以防万一需要我们去收拾残局。”
经过反复权衡,何乐为无法置身事外。无论朝廷派出何人,最终可能仍需以武力决胜负。战火尚未蔓延,但应做足万全之策。何况高句丽的事已尘埃落定,无需留下重兵。
何乐为并未呈递奏章,他懂得避嫌。朝廷要维持和谐,不能独揽所有功劳。如今他的功绩已无人能及,若继续领兵北上,如何给朝中其他人留出升迁之路呢?总得给人留些机会。
半个月过去,朝廷的第二次诏书抵达,令何乐为惊讶的是,皇帝依然决定冷待他,命令吴王何恪率军北上。
朝廷会议上并未提及战争,吴王带领的兵马也有限,仅八千之众。何乐为看出,若北境开战,无需长安调兵,只需动用北疆那八万精锐边军的一半,加上吴王的部队,足以压制薛延陀。
但这都是理想状况,意外总难预料。一旦出现变故,吴王将失去所有机遇。接到诏书后,何乐为专心处理高句丽事宜,并未向何世民传递任何讯号。
在神秘的大陆上,何乐为未曾因吴王统兵之事如上次般焦虑。他明白,大唐的重担不应只他一肩扛起,万一他有所闪失,整个华夏大地或许将陷入动荡。因此,拥有两位将军的支持并非坏事。
上次与吴王争斗,乃是时势所迫,若他不挺身而出,部下又会如何看待?他们会认为领袖懦弱,尤其那些军中将领,因此何乐为决意争取。
此次,何世民的决策出其不意,而何乐为刚从高句丽东征归来,胜利的果实应分享他人。朝廷的智者亦能看出,高句丽虽非富饶之地,却能为朝廷增添财富。相比之下,薛延陀的土地更为贫瘠,征服它又能为大唐带来何种利益?
大唐尚未掌握草原的统治之道,即便是吐谷浑那样的区域,也在摸索中谨慎前行,无法完全掌控。薛延陀广阔至漠北,比吐谷浑辽阔许多,霍去病当年千里追击,仍未触及最北边缘。若吴王在此大展拳脚,恐怕将耗费大唐无数金银。
再者,何乐为也想检验传言,这位三叔被赞誉为文武双全,大唐皇族中的杰出者,但从未实战检验。何乐为渴望见证,吴王究竟有何等才能。
十日的等待后,朝廷的密函送达,所有人都聚集在何乐为的营帐,静待消息。
“果然,他胆大妄为,军队已踏入东突厥之地。东突厥近两年已被我们削弱,东征高句丽时,尚有四千余士兵随行,如今却无力抵挡薛延陀的铁骑,已被重创。特别是吉昌可汗,竟率众逃往长安。”
信笺掷地,何乐为心中怒火燃烧,一国之主竟比百姓逃得更快,在危难时刻弃民于不顾,此人根本不配为突厥可汗。
“此人我曾相识,胆小如鼠。朝廷扶持他并非无故,若换作野心勃勃之人,是守护北方边疆,还是让我们夜不能寐呢?”
苏定芳吐露了真言,这正是大唐皇廷所需的勇士,胆魄不可或缺,却未料此人毫无责任感。听闻薛延陀的魔军逼近,他竟带着麾下的两万铁骑逃向长城避难。
抵达隘口时,大唐守卫军拒绝他们的进入,此人竟狠心将剩余的两万骑丢弃在荒野之中,任凭他们在草原的凶险中挣扎,带着家眷穿越长城,直奔长安城而去。对于那些被遗弃者的生死,似乎在他的心中不存在丝毫挂念。
“此事颇为棘手,属国之力不可过强,亦不可过弱。”
牛进达虽不精通政略,但也深知此情势微妙。何乐为并未因此责备李世民,哪怕自己置身其位,也无法洞察所有人的心思,人心在如今是最难以揣摩的。
“我们的军队……”
“我们的队伍已准备就绪,包括魔法炮队,总数约一万四千人,无论敌军多庞大,我们都能星夜疾驰,确保战斗能力不受影响。”
苏定芳未待何乐为提问便详细报告了情况。他在全军中挑选精英,组建了一支快速应变部队。何乐为颇为无奈,并非质疑苏定芳的能力,而是他的举措使何乐为先前的布局变得无效。原本何乐为将从神秘系统中兑换的士兵分散于各军,岂料这些人皆被苏定芳发掘出来,毕竟他们在平日里表现卓越。
当然,苏定芳并非刻意显露出这些人才,要打造快速应变部队,唯有军中精英才能胜任。苏定芳选兵的眼光独到,否则也无法取得诸多胜利。何乐为得知此事,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评价。
“这几日,你带领他们进行长距离行军训练。若北方无事,当作一次实战演练;若有事,我们必须长途跋涉迎战,绝对不让薛延陀的魔军侵犯南方。当前的局面对我们最为有利,任何事都不能打破这个平衡。”
何乐为一掌拍在桌案上,其他人纷纷点头。如今大唐国内宗族势力衰退,全国稳步发展,周围部落非我敌手。薛延陀一旦南侵,好不容易的局面恐将瓦解,想要恢复如此态势,代价将难以估量。即便是为了协助吴王,何乐为也必须采取行动。
又过了七日,前线传来新消息,吴王殿下已调集五万边境守军,并从长安调动兵力,勇往直前。
“依你看,吴王获胜的可能性有几何?”
何乐为对薛延陀的了解微乎其微,苏定芳曾率部涉足那片神秘的土地,即使未曾正面交锋,但也深知其大致战力。每当帝国的信使带来新情报,众人便聚在何乐为的魔法营帐内,以确保随时能演练应对草原战场的变幻莫测。
“我大唐边境的万军长年戍卫边陲,他们的战斗力不容小觑。我反而担忧自京师来的军队,若是他们傲慢无度,此战恐有疏漏。但若他们与我等并肩作战的精锐一般,薛延陀必败无疑。”
大唐边军乃精选之师,甚至超出了皇城禁卫军的水准。大战未曾降临,小规模冲突却从未止息。只要吴王何恪心智不失,长安的军力不拖后腿,胜利就在眼前。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