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小孩,你家大人呢(1 / 2)

金色的麦浪吹拂,在麦田之中犹如翻滚的海浪。

麦穗代表着的是希望。

因为只有天下人都吃得饱、穿得暖,他们才会的到最基础的幸福。

“陛下,这麦子可不是你这么收的。”

“看臣这手法。”

诸葛亮带着一个大斗笠,收麦子的手法简直让人惊叹。

作为一个朝中大臣,在场的众人之中就算以往有出身贫寒之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官宦浮沉,此刻也忘记了手上的营生。

然而诸葛亮手中的镰刀咔嚓咔嚓的,动作极为熟练。

“这诸葛侍中还真是一个割麦子的好手。”

顾雍扶了扶自己的老腰,感叹道。

“你老了。”

路粹在一旁调侃道。

“人...哪有不老的。”

顾雍笑了笑,目光下意识的看向跟诸葛亮学割麦子的刘彦。

经过长达十五年的辛劳,曾经二十岁意气风发的少年,此刻也变得远比普通中年人要老上许多,最刺眼的就是头上的些许白发。

然而在顾雍的眼中,自己这位师弟,却保养的十分不错。

从高处向下俯瞰,可以看到大片的麦田之中,许多百姓都在喜悦的收割着辛劳的成果。

而刘彦他们就在这群百姓之中。

最有效的劝农,就是让他们看到,连身居高位的帝王都在与他们共同忙碌。

这可不是做做样子那么简单,刘彦已经整整干了一天的农活。

要知道,他案几上的奏章已经堆积了很多,能够抽出一天的时间真的不容易。

黄昏时分,刘彦才和一众官员迎着晚霞返回雒阳。

至于那些收割的麦子,会根据每个人干的多少,由士兵分别送入各自家中。

毋庸置疑,哪怕是掌管天下钱粮农事的田丰,在干农活上也干不过亮仔。

躬耕南阳,可不是作秀,而是真种地。

回到皇宫后,刘彦来到御书房。

前脚刚刚进来,就有内侍送来几封奏报。

“陛下,这是从益州送还的奏报。”

“这是从辽东送来的。”

曹公公将两封奏报分别解释了一下。

“哦,看来益州的问题和辽东的问题都解决了。”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有贾文和和郭奉孝这两个人出谋划策。”

“他们难道还想托过年吗?”

刘彦笑了笑,翻开了第一封益州的军报。

军报是赵云和马超分别拟的。

二人将从入蜀到打到益州,直到整个益州稳定后的经过全部阐述了一遍。

而见到向存这家伙被愤怒的芮玄剁成了肉泥后,刘彦心里的不爽终于抒发了出去。

“羌人和氐人吗?”

看着马超的奏折,刘彦不禁思考了一下。

“河东...这地方可以。”

最后,刘彦还是决定把这几支出力不小的胡人迁到河东。

这里的地势一马平川,根本无法作乱。

到时候再进行一番调整,将他们部落打散分散到雍州各地。

这支胡人不出百年便可彻底融入大汉。

成不了气候的胡人没必要斩尽杀绝,留下来一两支,一来可以展示大国的包容,二来也可以增加大汉的多样性。

像是那些有威胁的,都已经做了古。

没威胁的才能够生活在大汉的国土内。

“公孙度...罢了,虽说斩草除根会杜绝威胁,但他为真打残了高句丽,给他留一点香火倒也无妨。”

如果刘彦没记错的话,公孙家从公孙度落幕后就已经走下坡路。

一个公孙康也没有什么威胁。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