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利益之争(1 / 1)

红楼武勋 二手电瓶 1361 字 8个月前

第一卷

1.37利益之争

荣国府,贾母院。

往日很少来人的后宅东厢房分外热闹,原本三春在此居住有些年份,平时都是自己出去找别人玩,却因为年龄、辈分都不高,一般无人“探望”,今天的热闹,显然也不会是因为她们。/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难为他有心思,既是给三个丫头,那就先用着吧。”贾母脸色寡淡几分,作为一个宅斗技能点满的老太太,他还能看不出某人的意思?“现在的样子,大概短时间内很难弄到新的,大家先忍一忍,过些日子自然有办法。”

“老祖宗,其实鳞二哥那里原本也没有铁炉,之前用的是自家搭建的砖炉。”很实在的迎春轻声建议,“若是家里真有人想用,不如先让人......”

“不必了,炭盆又不是不能用。”贾母斜了一眼没进内间、只在外间当“菩萨”的王夫人一眼,冷淡的打断后续内容,“老婆子再想办法问一问,看看有没有更多的。”

刚想接话的李纨急忙闭嘴。

全都看出问题的女眷们齐齐失语,一时间气氛竟然有些压抑。

大明宫,御书房,小朝会。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房间内温暖的环境影响,今日参加的众位栋梁全都面带笑意,时不时有人扫一眼墙角的鎏金炉,至少,严酷的寒潮总算有了解决的办法。

“温爱卿,如今百姓如何了?”安泰帝和颜悦色。

“陛下,虽说这‘安泰炉’只有极少量流到民间,但消息已经完全传开。”户部尚书温远赶紧答道,“百姓本就只图个一家生活饱暖,如今有了盼头,全都安分许多,只是,如果全靠内务府,怕是谁也不敢保证‘安泰炉’何时能够天下普及。”

“温大人话里有话啊!”很少说话的戴权语带讽刺。

他当然不是内务府总管,那需要皇家出身的子弟才行,但他身为安泰帝的绝对亲信,对自家的钱袋子非常重视,温远最后两句话明显是在争夺炉子的利益。

“陛下,工部亦有报效之心,愿为百姓分忧!”这次不用温远开口,工部尚书罗俊罗新甲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微臣管着大乾最大的工坊,拥有最多的工匠,眼下天气酷寒、百姓痛苦,若是就这么干巴巴看着,实非人臣所为。”

“大伴,内务府那边如何了?”眼前的情况很清楚,安泰帝毕竟是整个天下的皇帝,不可能真的不让别家造炉子,然后眼睁睁看着百姓在酷寒中哀嚎,“每日能完成多少?”

“这——”戴权的表现让安泰帝有了火气,“启禀皇爷,奴才已经多次督促,只是受限于人手......”

“到底多少?”安泰帝恼火的打断他。

“每日不过数十。”戴权直接跪在地上,“因为铁料消耗过于巨大,奴才甚至调拨了一部分军器监的......”

“够了!”安泰帝眉头紧皱,“罗爱卿,若是让工部也开始铸造安泰炉,每日可完工多少?”

“陛下,微臣可以保证,七日之内即可达到内务府同等。”工部尚书罗俊非常自信,“若是半月后每日做不到过百,微臣愿意挂冠归家,终生不问朝政、不履京城!”

像这次一样,既能挣钱又能挣名,传出去还只有夸奖的事情真不好找,流芳百世啊!

所以,他连军令状都立下了。

然后安泰帝的眉头更紧了——这等于从他兜里抢钱!

其他文武百官全都低头不语,因为没必要。

情况已经非常清楚,内务府产能不足,不论官员还是百姓全都急着要炉子,安泰帝再有想法也只能憋着,他要是还敢说不允许其他人铸造安泰炉,只凭督察院、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年轻官员学子们,都能用唾沫把他活活淹死!

在场都是有身份的人,何必吃力不讨好?事后放个消息就够了。

“陛下,臣有本奏!”就在现场一片寂静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裘良又站了出来。

“哦?”不提其他人惊讶的眼神,安泰帝终于面露笑容,他很清楚的知道,这时候如果有人站出来,必然是有办法,“裘爱卿速速道来。”

“陛下,安泰炉一事本为百姓所需,只靠内务府的‘铁炉’确实严重不足。”裘良一开口就让其他人松口气,但接下来的建议却让他们意识到麻烦,“臣以为,若是天下之人皆用铁炉,浪费铁料不提,恐怕许多百姓支撑不起。”

“裘爱卿以为如何啊?”安泰帝很适时的当个捧角。

“臣以为,这‘安泰炉’并非一定要铁铸,陶制、瓷制并无不可。”裘良立刻答道,“如此一来,正好还能区分出身份,比如,朝廷官员可用铁炉,官民士绅可用瓷炉,普通百姓若手头宽松,可用陶炉,若一时不凑手,以砖石黄泥自己建造也无不可。”

安泰帝和戴权同时露出笑容,一帮文官却都阴沉起来。

接下来的的“分配”很简单了吧?

“裘爱卿所言有理!”安泰帝满意的点点头。

“皇爷,奴才以为温大人和罗大人所言有理。”戴权能称为皇帝身边第一亲信,脑子反应不是盖的,“百姓苦寒,自该怜悯,内务府必须加快进度,将瓷炉和陶炉试制出来,具体制法直接颁行天下而不收取银钱,官民百姓人人受益,自会感念陛下仁德!”

“你这老东西,总算让朕省心一次!”安泰帝笑容满面。

“奴才谢陛下夸奖!”戴权笑眯眯的跪下,看的文官们差点爆发。

什么,铁炉?你想干嘛?自己造瓷炉陶炉就行了,你们不是人手充足、技术强大吗?赶紧做啊,老百姓正等着呢!

有了后三种“低档货”对比,铁炉的地位愈发凸显,价格涨一下不过分吧?就先翻倍好了,是不是再涨视情决定,实在不行三倍五倍的也不是不能商量,那钱还不是淌水似的进口袋了?

是,工部以及各地的商家都能挣钱,而且因为数量原因还不少。

但这种被人踩在脸上的感觉怎么破?

太特么恶心了!

“大伴,多久才能出来?”安泰帝心情就像三伏天吃个冰镇大西瓜,简直爽透了。

“奴才在此保证,三日内见成品,七日内确定制法,想必十日内即可送往各地巡抚衙门中。”戴权稍一考虑就打了包票。

“去做吧,如今天气酷寒,一定要让百姓早日用上安泰炉,免去严寒之苦。”安泰帝摆示意戴权出发,“散朝——裘爱卿留一下!”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