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这大明朕先反了!(1 / 1)

“陛下,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陪天子走着,张维贤犹豫了很久,只是在想到近来发生的种种,张维贤还是硬着头皮,试探性的开口道。

“英国公想要说的,是朕近来太乾纲独断?做事太率性酷烈吧?”朱由校负手前行,笑着对张维贤道。

“老臣绝无此意。”

张维贤心下一紧,忙作揖解释道:“老臣就是……”

“好啦,朕知卿家是何意。”

朱由校摆摆手道:“既然是闲聊嘛,就别那么多规矩,卿家想要表达的意思,朕如何不知呢?朕就问卿家一句,被朕下旨逮捕的人,被朕下旨处决的人,有错抓错杀的吗?”

“没有。”

张维贤紧跟在旁,边走边说道:“至少据老臣知晓的情况,那些或被抓,或被杀的人,按我大明律就该如此法办!只是陛下…臣觉得过犹不及啊,眼下不止外朝人心惶惶,即便京城也人心浮动。”

“陛下应以大局为重,即便是想要整肃朝纲,震慑宵小,也应当考虑下时局和人心,莫要叫别有用心之辈投机取巧。”

张维贤比谁都要清楚,自从即幸西苑落水后,天子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从那时起出现的种种变故,张维贤无不感受到一点,天子是要励精图治,这对大明社稷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只是即便要励精图治,也要考虑到朝局变化,毕竟眼下的大明,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实在太多了。

如果一直这样乾纲独断的做事,只怕朝中的多数文武,是要跟天子离心离德啊,到那时问题就更严重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朕也明白卿家之意。”

朱由校停下脚步,眼神坚毅的看向张维贤,语气铿锵有力:“可是卿家想过没有,若是朕不这样做的话,那崩坏的吏治能逆转过来吗?人心浮动,空谈误国,泛泛其谈,钻营取巧,徇私舞弊之风气,只怕会愈发的严重!”

“朕先前不知没有这样过,想着朕是大明天子,要宽容底下臣子的做派,可换来的是什么呢?”/apk/

张维贤沉默了。

他清楚天子讲这些何意,这暗指的不单单是东林党,其实还有别的群体,只是清楚归清楚,张维贤的内心深处很是担忧。

若是今后就这样下去的话,的确是能震慑到朝中的文武,可一旦朝廷遇到棘手之事,只怕没有人敢出来办事了。

“皇爷,兵部尚书袁可立求见!京畿出现匪寇流窜,肆虐昌平、顺义等地,致使地方损失惨重!”

乾清宫总管太监刘若愚匆匆赶来,而讲的那些情况却让张维贤心下一惊,京畿治下出现匪寇流窜,肆虐的还是昌平、顺义等地,这可不是小事啊!

“宣!”

垂手而立的朱由校冷冷道。

从他决定要做些什么,以逆转大明社稷倾覆,朱由校就知道他会面临很多挑战,眼下麻烦开始显现了。

过去折腾那么多事,不管是逮捕,亦或是处决,皆能统归到肃贪这一范畴内,说到底,这就是内部间的斗争博弈。

至于针对‘对辽战略’做出的种种谋划,那皆是镇压叛乱,想让这一战略设想落成,只有仗打完了才能判断。

但现在不一样了。

在京畿治下竟然出现匪寇了,还是在眼皮子底下流窜,像这样的事情,要是不坚决做出反应的话,那这大明皇帝不做也罢!

东暖阁内。

张维贤眉头紧蹙,心情略显忐忑的看向御案方向,御览奏疏的天子一言不发,表情看不出喜悲,可越是这样一种反应,张维贤就越知事情不小。

因为兵部尚书袁可立的表情很严肃!!

“所以这次肆虐京畿的匪寇,其实早在两年前就有了?”

不知过了多久,朱由校举着所持奏疏,抬头看向袁可立说道:“卿家写的这份奏疏,确定是从兵部存放的案牍中查到的?这个自号天王的赵逆,麾下聚集着众多的匪寇?”

“启奏陛下,这只是臣的猜想,只怕这股匪寇存在的时间更长。”

袁可立作揖拜道:“臣在兵部知晓地方有司传来的急报时,心中就觉得奇怪,毫无征兆之下,为何在昌平、顺义会出现这等匪寇流窜的情况,所以臣就去案牍库调阅存放的卷宗案牍。”

“这一查不要紧,从天启二年开始,除了北直隶治下各府县外,还有宣府镇、大同镇等处皆呈递有急报,只是这部分积压的急报,皆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肆虐的匪寇,规模都不是很大,但是他们流窜的太快,这使得地方无法清剿干净。”

“等等。”

朱由校伸手打断道:“若朕没有记错的话,天启二年,那年是徐逆祸乱山东吧?”/

“正是!”

袁可立点头道:“天启二年徐逆祸乱山东,致使兖州、东昌等地府州县大乱,更让漕运停摆,朝廷虽说出兵征剿,但流窜的叛贼亦不少,臣在任登莱巡抚时,就曾多次向朝廷上疏要严查余孽,毕竟白莲私下传教结社太厉害了!”

朱由校眼神凌厉道:“那朕是不是能够理解成,朕不知晓的这些地方匪寇,其实有不少就是当初流窜的白莲余孽?”

“禀陛下,此事不好说,不能说全部都是,但至少有一小部分怕死流窜的白莲余孽。”袁可立沉吟刹那,讲出自己心中所想。

“好啊!真是太好了!!”

朱由校怒摔手中走出,语气冷冷道:“先前兵部的差究竟是怎么当的,积压这么多地方匪寇急报,朕竟然一无所知!!”

原本在朱由校的心中认为,大规模的流寇肆虐苗头,要等到天启七年才冒出来,但事实上并非是这样。

是。

席卷大明各地的流寇势力,的确是从天启七年才开始的,根源是西北诸省频生灾害,苛捐杂税严重,底层百姓彻底没了活路,被逼着造大明的反了,这期间涌现出一大批的起义势力。

最有名的莫过于高迎祥、王嘉胤、张献忠、李自成等一批造反派。

可是残酷的现实是在此之前,小规模的造反起义,甚至是匪寇流窜,一直在大明各地发生着。

让朱由校感到气愤的不是这些造反起义、匪寇流窜等现象,他气愤的是这些事情,他这个大明皇帝竟然毫不知情!

记忆里一点印象都没有。

由此可见在大明官场上下,这种欺上压下的现状是何等严重啊!!

“陛下,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清剿这批匪寇,为首的那个赵逆,曾多次率部流窜至昌平州。”

袁可立作揖拜道:“天寿山就在昌平腹地,此乃我朝龙脉所在,万不能受到匪寇的惊扰啊!!”

天寿山,乃大明历代君王陵寝所在,乃大明重中之重的存在!!

朱由校难掩杀意道:“那驻守天寿山的诸陵卫,先前就没有向京传递急奏?”

“没有。”

袁可立言简意赅道。

只怕又要变天了啊。

保持沉默的张维贤,在听到这里时,只觉得眼前阵阵眩晕,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出现这么大的事情,驻守天寿山的监督太监,甚至是诸陵卫指挥使,居然没有一人向京传递急报。

这要是流窜的匪寇杀进天寿山,那……

张维贤根本不敢想下去。

“来人啊!!召熊廷弼即刻进宫见朕!!”

在张维贤失神之际,东暖阁内响起一道怒喝,坐在宝座上的朱由校,那股怒火是怎样都压不住。

这还只是小股的匪寇流窜,他这个大明皇帝都不知情,那要是更大规模的造反起义,底下的人是否也会欺瞒?

这大明别说是被压榨的人想反了,此刻连他这个大明皇帝都想反了!!

这在朱由校的眼里看来,他就像是一个吉祥物,至于上上下下的特权群体,则是能瞒一天是一天,实在等瞒不住了,那就旗帜一换另拜天子就是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