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这就是政治(1 / 1)

“这世上最难琢磨的莫过于人心。”

东暖阁内,朱由校坐在宝座上,盯看着垂手而立的董应举,“朕有时就在想啊,为何糟心事这般多,明明朝廷所立规矩众多,这本不应该出现什么意外,可偏偏现实却很残酷,眼下乱的不止中枢朝堂,在大明各地也呈现各种乱。”

董应举听闻此言,心底生出复杂的情绪。

想他沉浮宦海数十载,然步入官场的时间越久,他却越看不透这个官场了。

明明有众多积弊要解决,可是朝中衮衮诸公却都视而不见,就好似一切都没有发生一般。

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从万历朝,到泰昌朝,至天启朝,这期间发生了多少事,辽东的建虏叛乱,西南的土司叛乱,北疆的蒙鞑侵袭,地方的民乱暴动,而围绕这些动荡之下,是各地频生的灾情,是各地的苛捐杂税,看起来依旧强盛的大明,实则内忧外患已非常严峻!

“卿家可知朕为何钦定你为钱法侍郎吗?”

见董应举表情复杂,朱由校向前探探身道。

“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董应举收敛心神,抬手朝天子作揖道。

“原因很简单,国库必须开源了!!”

朱由校语气铿锵道:“辽东与西南等地的叛乱镇压,前前后后不知消耗朝廷多少钱粮,但是所取得的进展却差强人意,相较于辽东丢掉的疆域,建虏八旗愈发猖獗,朕其实更心忧的是西南诸地!!”

“奢安之乱产生的影响,不亚于万历朝发生的杨逆(杨应龙)之叛,而西南诸地的局势很复杂,尤其是遍地的土司势力,对于这片土地的统治,造成的危害远比世人想的要大!!”

“或许四川、贵州等地很贫瘠,但是这片土地是属于大明的,一旦朝廷丧失对西南的掌控,则邻近的湖广、江西等地必受冲击!!”

是啊。

董应举生出唏嘘,就现有的形势而言,世人皆被辽东的建虏之叛所忧虑,殊不知西南地界的土司叛乱,如果不能最终镇压下来,那危害远比建虏要大的多。/

讲句不好听的。

即便大明控制的辽西前线,最终被建虏悉数侵占,或许会让朝廷很被动,但却不至于动摇国本。

毕竟在关内尚有宣府镇、昌平、密云、蓟镇三协、山海关镇等内外防线拱卫,以确保边陲要地的安稳,哪怕建虏八旗真裹挟着蒙鞑各部,一起朝大明关内展开攻势,朝廷尚能从九边、河南、山东等地调兵,力保关内腹地的安稳与秩序。

但是西南诸地真的有失,那势必会有更多土司跳出,届时一路沿四川北上,可威胁到山陕等地安稳,一路东进湖广、江西等地,则可令东南诸省震荡,而一旦形成这种局势,距京城最远的两广之地必然有失,如此大明半壁江山将难保!

“西南土司叛乱,已经产生极大的影响。”

朱由校撩撩袍袖,继续说道:“只说粮价一项,相较于奢逆、安逆先后背叛朝廷前,不知涨了多少倍,邻近西南诸地的山西、陕西、湖广、江西等地,治下粮价表现最为明显。”

“相较于产粮较低的山西、陕西等地,湖广可是产粮大身,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称,但是那又怎样呢?湖广治下的粮价可没见降!!”

“陛下圣明!!”

董应举作揖拜道:“尽管近几年来,湖广治下或有灾害侵袭,但是论及整体,湖广也算连年足产,而朝廷知晓的情况,湖广粮价是不断上浮的,尽管上浮很缓慢,但相较于奢逆、安逆先后叛乱前,这个粮价已涨很多了。”

“而更令人愤慨的,是湖广等地的私铸制钱成风,致使民间充斥着大量劣币,这就更加剧了民间的不稳!!”

“这就是朕钦定卿家为钱法侍郎的原因!”

朱由校伸手对董应举说道。

嗯?

董应举疑惑了,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猜透天子所想。

“朕想革新大明币制!!”

朱由校眼神坚毅道:“因为朕发现除了私铸成风外,各地钱局滥铸也很严重,更有甚者,一些人将心思放到火耗上,这一系列的情况,导致各地百姓的负担极大,如若朝廷不能革新币制,即便朕此前废除了摊派的辽饷,但底层群体的负担,依旧没有任何减轻,而这就会让民怨沸腾。”

“陛下难道是想关停地方钱局?”

董应举强压惊意道。

“这是朕的想法,但也不会一口气全关停,这样地方的秩序会瞬乱!”

朱由校回道。

听到天子所讲,董应举暗松口气。

他真怕天子这样做。

一旦将地方开设的钱局,不由分说的全给关停,那必然会令各地大乱!!

毕竟每处钱局的背后,都牵扯有千丝万缕的利益输送。

“卿家赴任钱法侍郎后,首要做的事情,就是摸清楚大明各地,究竟开设有多少钱局。”朱由校表情严肃道。

“而这些钱局,哪些是朝廷要开设的,哪些是地方以各种名义开设的,将这些梳理清楚以后,卿家要做的就是整合各地钱局,收回部分铸币职权!!”

“陛下,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董应举皱眉道。

“朕当然知道不容易,不然朕也不会钦定卿家,就任钱法侍郎一职!”

朱由校语气铿锵道:“除了这件事情外,卿家还要聚拢一批能工巧匠,为朝廷重铸一批新制钱!!”

这……

董应举彻底惊住了。

如果说前者要做的事情,都算是难如登天的存在,那后者就是比登天还难百倍,甚至做不好的话,会令财政崩掉!!

“朕知卿家是怎样想的。”

看着震惊的董应举,朱由校神情自若道:“但是这件事必须要做,现有币制已无法满足朝廷需求,国库空虚是事实,而各地还有诸多积弊要解决,想要妥善解决现有积弊,朝廷就要掌握主动才行!!”

别看在此之前,朱由校忙着解决各种风波与麻烦,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朱由校,就如何拯救大明,而展开对各个领域的谋划。

铸币税,是必须要搞起来的。

属于大明的币制改革,如果能够最终促成的话,那中枢财政将能获得一项稳定财源,这可比摊派辽饷,摊派杂税要来的快!

最为关键的一点,币制改革一旦促成,那大明涉及财政的诸多积弊,就有不少能做到顺势破散!

“这几份文书,是朕对币制改革的一些想法,卿家可拿回去先看看。”

朱由校从御案上拿起一摞文书,看向董应举说道:“朕过去为解决一些问题,为此浪费了不少时间,但现在却浪费不得了,朕希望卿家能认真对待此事。”

“臣遵旨!!”

这一刹,董应举回想起很多,但也突然明白了,原来天子先前并非是想怠政的,而是有目的的!

尽管董应举知道,从他接过那摞文书,今后必将面临诸多挑战,甚至是诟病与非议,可是一想到大明的江山社稷面临如此凶险,作为大明臣子的他,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了,只要能让大明社稷变好,那就算背负再多又算得了什么呢?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