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议辽(3)(1 / 1)

“时下朝廷于辽东掌控之地可分为两处区域,其一是以山海关防线为核,蓟州四协十二路为后,宁远诸卫为骨,锦州、大小凌河堡为前,如此构建起在辽前的整体防线,以步步为营之策消耗建虏,伺机寻战以光复辽西等地。”

在行至辽东沙盘前,王在晋拿起一根长棒,迎着无数道目光注视,指着眼前的沙盘语气铿锵道。

“为了构建此等庞大的防线,朝廷过去每年要摊派大量粮饷,以满足分散于辽前各处的卫戍边军、卫所兵、客军等粮饷开支!”

“臣在经略辽东之际,的确与孙承宗在戍辽方面存有分歧,但那都是就事论事而言,孙承宗提出的戍辽之策,固然可以让关内腹地远离战火侵袭,不过庞大的军费开支,却无形中增强了朝廷的负担。”

朱由校表情严肃,盯着眼前的辽东沙盘,从结果上来讲王在晋说得没错,孙承宗的戍辽之策,的确给中枢财政造成极大负担,尤其是朝廷既定赋税存有大问题,各地灾情频生等大环境下,如此坚守下去的话,哪怕真的有朝一日,可以将建虏叛乱镇压下来,但是大明财政也会被拖死。

而财政一旦被拖死,那么大明社稷就危险了!

“而在辽东的另一处,是以毛文龙所在东江镇为核,以海上奇袭为策,先后光复辽南部分地域,宽甸诸堡等,以此在建虏后方牵制住建虏,继而策应辽前防务之安稳。”

王在晋继续说道:“也恰恰是这一策略,使得孙承宗在辽明确的戍守之策,得以至今平稳维系着,但是臣实在想不明白,每年耗费这么多的粮饷,朝廷究竟在辽取得了什么实质性成果?”

“是被建虏窃据的大片辽疆,被戍守辽地的各处兵马光复了?是猖獗的建虏八旗被斩杀大批?”

“王枢辅,话不是这样讲的。”

在旁站着的刘鸿训,皱眉看向王在晋道:“辽东的情况本就复杂,仗该怎样打,只怕在朝的远没有孙经略知晓得多。”/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你是真敢提啊!!

刘鸿训、李邦华、王洽、熊文灿他们的表情彻变,难以置信的看向了王在晋,似这样的言论,先前不是没有人提过。

上一个提的就是熊廷弼!

只是熊廷弼的下场可不怎么好啊。

“拥兵自重的问题,就是孙承宗一手促成的。”

王在晋却不管这些,继续输出道:“关宁铁骑也好,东江军也罢,为何没有主动的寻求战机,而是非要等到局势恶劣到一定地步,才会选择对建虏展开攻势,这是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诸卿对于辽东的情况,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吗?”王在晋讲完此言时,朱由校没有回答这一问题,而是看向刘鸿训他们开口道。

“难不成军机处召开的首次君臣奏对,就是王卿家的一言堂吗?诸卿就没有什么想对朕说的吗?”

既然是要聊辽东的事务,那朱由校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不可否认孙承宗在经略辽东之际,为朝廷解决了一些实际危机与隐患,但是这绝不代表着孙承宗所想所做,就完全切合大明的国情需求。

“陛下,臣觉得辽东有当下境遇,不在于战事如何,而更多是在于人心。”在此等形势下,一直沉默的李邦华,此刻上前道。

“说起来朝廷就辽东时局,已经做得够多了,但是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较大的突破,这同样是值得人去深思的。”

“谈奴色变之风,影响到的绝不止在辽前的各部大军,在我大明上下,尤其是关内腹地所在,甚至是在朝堂之上,这都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这才是议辽嘛。

朱由校嘴角微微上翘,既然是探讨辽东的军务,那就应该各抒己见,将知晓的种种问题都讲出来,指出来,倘若连这点魄力都没有,那军机处有存在的必要吗?

更何况此次深层次的议辽,是为了御驾亲征一战,倘若在战前都没有将这些充分地认识到,那么朱由校不觉得他谋定的对辽战略,有取得胜利的可能。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