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颉能在六月收复宛城,诛杀张曼成,朱儁没理由不行。朱儁麾下还有更多的兵马,斩杀张曼成的同时,赵弘与韩忠也别指望能跑掉。就这样一口气灭杀,也省得反复讨伐。
就说朱儁部,原本剩下五千步卒,三千骑兵。在这里休整一个月,恢复到九千步卒,三千骑兵,五百弓弩手的程度。弓弩手由沮儁统御,骑兵由王服统御。朱儁仅自领三千步卒,孙坚、陈登和鲁达各领两千步卒。朱治和文稷得到提拔,陈登也提拔家将统领一军。麾下部曲多了,于是文聘也被提拔起来,作为军侯。
总人数一万二千五百,这还是战兵的部分,辎重和民夫那边还没算进去。
“就这样的大热天,一天只能行军两三个时辰,形成不过数里,值得?”朱儁更关心这个。
夏至刚过,这天气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热。
也别忘这是小冰河时期,就算入伏也不算太热。
就是中午的太阳会很猛,从午时到申时不适合行军,否则会大规模中暑。
“行军可以昼伏夜出,再说贼人这段时间也想方设法避暑,自然不会出城和我们作战。这一路过去,基本不会遇到什么敌人。小股的敌人,我们也不怕。”鲁达解释。
夏季的确不适合作战,也并非绝对。
就说鲁达也想不通,秦颉是怎么在六月击败张曼成的。
就算是朱儁,都是在入秋之后才过来。
不过既然能在仲夏发动火攻和夜袭,六月进军南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还是那句话,这年头的夏季,要别以往要凉爽许多。
现代三伏天,气温甚至能到近四十度。
可在东汉末年,夏季那天鲁达肯定不会超过三十度,甚至可能只有二十七八度。
只要避开中午太阳最猛烈的时候,一天走个十多里路也好,三伏天之前,就能到宛城之下。
“昼伏夜出就算了,士卒还好说,那些民夫怎么能坚持得住?”朱儁摇了摇头,“不过减少行军时间,缓慢过去倒是可以。”
少不得找到陈端和秦松,询问后勤情况。
两人还不是合格的谋士,却已经是合格的主簿和粮官。
谋略方面两人也在学习,主要还是从皇甫嵩麾下参军那里偷学的。
可惜相处的时间还是短了一些,再给他们十多天的时间,好歹能初窥门径。
至于现在,撑死也就是略懂皮毛的程度。
好在他们有两人,而且脑子也够灵活,后续自己慢慢讨论和摸索便是。
“颍阴到宛城,差不多三百四十里。若现在每天二十里的速度前进,六月初就能到达。”陈端给计算一番。
同时表示,颍川已经没有贼人,一天三四十里不成问题。
正常来说一百里都不成问题,反正如今天气也没有太热,平均下来二十五度左右。
也就是说,原本春秋才适合开战,可如今是三月份到八月份这段时间适合开战,其他时间反而不适合开战。
很难得的开战时间非常集中,没有夏季作为间隔。
就算进入三伏天,也不至于热得受不了,稍微休战十来天,就差不多了。
九月份开始,天气会逐渐冷下来,换在现代还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河北大概都要下雪了。
朱儁权衡一番,他小时候气候还比较正常,倒是在这十年气候一年比一年不正常。/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夏季出兵的确不理智,不过朱儁拍板,那么大家也得乖乖服从。
正常来说,鲁达会成为众矢之的,毕竟这是他建议的。
可如今没有皇甫嵩部,在场的都是自己人,鲁达也通过长社之战,建立了足够的威望。
此刻他还不是朱儁的谋主,可已经担任谋主的职责。
他的进言大家会认真思考,真有问题的话,自然还会有人质疑,却不至于当面反对。
大家会质疑吗?
当然不会!
鲁达的话很有道理,如今天气也不热,避开中午,一天少行军一两个时辰便是。
甚至这也给大家一个新的思路,那就是夏季未必不能打仗,得看天气的情况。
都说春秋,可三月之前这天气冻得要死,偏偏一月就算是开春。
七月到九月算秋季,可八月中旬开始,这天气就逐渐变冷。
到了九月中旬,可能八月下旬,这河北都要下雪了。
反倒是夏季,夏季变得不那么炎热,倒是可以安排战争。
之前都调侃波才犯经验主义错误,他们何尝不是也犯了这个错误。
大军当天就开始集结,第二天开始出发。
中午一两个时辰休息,不过眼看颍川郡安全,朱儁还是要求加快进度。
不到两天,大军就抵达昆阳县,也就是后世的叶县。
到这里,已经是颍川的边上,再过去就是南阳郡。
南阳闹黄巾,可对方到宛城就驻扎在那边。
宛城以东这一块,目前还在朝廷治下。
也就是说,他们这一路西进,也没必要那么小心,一天不说一百里,三四十里问题不大。
这里距离宛城,已经不到二百里路程,五天内完全能到那边,最多不超过七天。
不出预料,自第二天正式进入南阳郡,斥候被放出去侦查。
王服偶尔会出去,灭杀一些零散的贼人。
南阳东部到底是在朝廷治下,地方豪强也有不少义勇家兵,倒不怕零散的贼人。
得到王服汇报,朱儁松了口气,也稍微大胆一些,主要是没有那么慎重。
夏季尤其是盛夏出兵,若是出什么问题,那么他作为主将,可是要承担主要责任。
鲁达说得也的确没错,这天气没那么炎热。
最多是这几年,肌肤习惯气温的下降,于是稍微热点就出汗。
可这气温,距离容易中暑的程度还远着,避开正午那一两个时辰就好。
就算不避开,大规模的中暑,至少也得等到三伏天之后。
“怎么,贼人都在城里?”眼看到宛城附近,结果没看到城外有贼人的营地,朱儁有些疑惑。
有波才的例子,他还以为张曼成这个‘神上使’,高低也能聚众几十万人。
按照这规模,盘踞宛城不得里三圈外三圈的。
来到这里才发现,人家的士卒都在城里,外围根本看不到。
“宛城大部分的人都逃难,没多少人在里面。贼人的规模也不到,就二十万上下。”陈端出面。
这不是他胡说,而是询问当地的官员,从而知道的情报,还有一部分情报来自文聘。
二十万人,实则战兵有那么三四万就不错了。
“问题就在于……”孙坚指了指宛城,肉眼可见,这里有好几个缺口。
显然是张曼成当初攻打宛城,派人挖开了城墙,方便大军从缺口杀进去。
可杀进去之后,他并没有把这缺口填上,大概也没想过长期逗留在这里。
又或者进入夏季,就暂时没有修,免得大雨下来,夯土城墙又被冲垮。
只是他错估一点,就是夏季没那么热,而且今年夏季没什么雨……
这天气不够热,水汽无法蒸发起来,自然也形成不了雨云。
扣除天气寒冷的因素,降水明显下降,导致减收甚至绝收,这也是汉末动乱的直接原因之一。
可话说回来,就宛城现在的情况,不突袭简直是贻误战机。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