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回 名医齐聚(1 / 1)

水浒大枭雄 狼太孤 1099 字 8个月前

神医堂,休息区。

各地大夫,名医齐聚,皆是听到神医堂有治愈“绞肠痛”之法特意赶来,亲眼目睹或是讨教。除了京东路各州有人来,连河北路,东京城等地也有名医赶来。杏林群星荟萃,足有数十位。

此刻分为两派,正上演一场激烈的辩论。为神医堂钻研准备了几个月,即将对病患开腹疗法展开辩论。一方肯定,一方否决,相互驳斥。

一个身矮又发福,五十来岁的老者满脸不信,大笑不止:“哈哈哈……,老夫不信,开腹治疗?真是可笑!把人腹部切开,割掉患处,再缝合伤口。老夫行医多年,闻所未闻,太过荒谬。”

这老头乃是京城名医钟凌,祖上几代皆行医。从小耳濡目染,学医至今颇有造诣,在开封府也是屈指可数的医学大家,医术精湛,在京城颇有名气。自带京师傲气,对神医堂颇为不屑。

“如此这番,患者必死,乃是草菅人命。”

他这话可惹毛了济州几个名医,先后站起身驳斥:“哼,阁下休要在这里胡言乱语。古来神医扁鹊便有这种起死回生之术,三国时期华佗也有开颅之法。我等后辈钻研医术,如何救治不得?”

“没错,我中医之道起源远古,先贤黄帝内经讲究阴阳五行,人体脉络奠定医学基础。后由扁鹊神医的望闻问切,再治华佗,张仲景等神医逐步完善,一点点摸索进步,后来人为何进步不得?”

接连说话的两人相貌有几分相似,是一对亲兄弟,姓张。也是济州有名的医生,心地又比较善良。看病救人,颇有口碑,两个多月前来神医堂拜访,也有幸加入医学研究打下手。相互交流,获益良多,见京城来人轻视,兄弟俩大怒。

各自引经据典,以中医起源和发展来驳斥对方。一下子令这怕老头哑口无言半天说不出话来。随后又有人大声附和,令矮胖老者下不来台。

可这个钟凌也是有真本事之人,半晌后冷哼:“老夫只是认为开腹危险性高,怎地找出患处切除,伤患处是否溃烂,如此医治,能活多久等。这些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在座都不知道。”

“没有真凭实据,如何能服众?”

“哼,你做不到,我代表别人做不到。”

“这种治疗方法本就在摸索阶段,通过我等无数次尝试。先后一兔猪羊等牲畜试验,安全可靠……”

“这真是无稽之谈!牲畜岂能与人比乎?”

“你可知从最初的失败到成功。再到存活率增加,开腹截掉肠子,至今活蹦乱跳没有丝毫异常。”

“这牲畜与人身体构造不同,这种治疗方法有待商榷。”

“你懂什么?猴子有手有脚,除了毛与人差不多。这是动手实践,以牲畜来实验,完善治疗手段。”/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好,请相公随我来。”众名医大喜,纷纷邀请。黄安本想让夫人留下,可李清照等人好奇心重,又不知情,在边上听得云山雾罩,执意跟随。黄安劝说不了几女,只能领着她们紧随众人。

神医堂,二,三楼成为病房,供病患和家人居住。至于后院因较为安静,是研究场所和治疗室等。

在安道全等人的带领下,众人到了后院。

也是巧了,一行人才刚入后院,便见到正主靠坐廊道的摇椅上晒太阳。那是一个皮肤黝黑,五十来岁的老者,满脸憔悴,脸色略显苍白,正有两条大汉陪着边上,端茶送水,忙前忙后。

“这老头姓马,那是他两个儿子,是孪生兄弟。”两人吸引黄安的注意,安道全等人在边上解释。一行人走到近前,与父子简单寒暄并问候。

黄安觉得老头能喝能走,气色不错,可以动刀子。询问过后两天没吃东西,符合手术最佳条件。

安道全,钱方也把马家兄弟拉到一旁,小声说着医治之法,如实相告是首次救治病人,有风险。这一下子令马氏兄弟脸色骤变,犹豫不决。

兄弟俩迟迟看着诊断书,没有签字。

这是该有官府应当的诊断书,上面白纸黑字写着清楚,表明病人自愿诊治,目的是万一出现意外,神医堂不会吃官司,却会给予丰厚赔偿。

故而马家兄弟看清楚后犹豫。

就在安道全打算说痊愈几率很大来安抚兄弟俩。

“不可,不可!”身后突然有人大喝制止。众人被吓了一跳纷纷扭过头看去,只见大群人涌来。却是原本激烈争吵的众大夫赶来看实践成果。

为首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挥手高呼制止,正是那东京城来的名医,主张反对的钟凌,飞步而来:“这种医治之法纯粹是无稽之谈,切记不可轻信。两位小兄弟,不要来把你老父亲的性命当作儿戏。在腹部上划拉开口子,那人最后有得救么?”

本就犹豫不决的马家哥俩越发纠结,满脸踌躇。这顿时就让爆脾气的阎孝忠大怒,指着来人斥责:“姓钟的,你少在这里乱放狗屁,阻塞贤路。来到济州蹦上蹦下,你这厮到底是何居心?”

“哼,你这老家伙,莫非是嫉妒我等即将青史留名?”吕良也是横眉冷目,与师兄一同骂老者:“还有在后院不得大声喧哗,信不信立刻抓捕?”

“你,你……”那胖老者钟凌浑身颤抖,气得不轻。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