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1 / 1)

如今的李隆基,每日常朝还是按时参加的,今年是开元二十八年,距离天宝元年还有两年。

而这短短的两年时间,这位历史上让人诟病颇多的皇帝,将从明君逐渐转变为昏君,一手缔造了盛唐的崩塌。

本来在两年前,李隆基已经移杖皇城外的兴庆宫听政,但是自从掳走儿媳妇之后,他又返回了大明宫,因为太真观就在大明宫,里面只住了八个女冠,七个是正经女道士,另外那个已经跟妃子差不多了。

李隆基早早醒来,在内侍的服侍下梳洗更衣,比他大一岁的宦官高力士,就在一旁的席案上整理卷宗。

他可以决定皇帝先看哪些奏章后看哪些,甚至决定哪些不用看。

他现在是内侍省的老大,兼任皇城左监门卫大将军,勋位为银青光禄大夫,另外,他身上还兼着一个东宫的差事,太子太保。

五十七岁的高力士仔细的阅览着各方堆积在这里的卷宗,与殿内其他服侍的奴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么久都没有看完吗?”李隆基一卷大袖,在另一边盘腿坐下,接过内侍呈上的早汤,温润着喉咙。

一口热汤入喉,白皙的脸颊逐渐红润,李隆基笑眯眯的看向高力士。

“快了,圣人稍待片刻,您先看看这个,”说着,高力士将来自十王宅的那封卷轴双手递给李隆基。

他心里清楚,皇帝最在意的是什么。

李隆基一撩长发,展开卷轴凝神御览,很快,他便将卷轴搁置在一旁,眼神望向敞开的大殿外,半晌后,喃喃道:

“你说,朕是不是该给十八郎,找一门亲事了?他今年也二十一了,尚无子嗣。”

高力士将所有卷宗摆放规整,朝李隆基的方向跪坐下来,道:

“圣人英明,是该给寿王赐婚了。”

“哈哈.......”李隆基笑了笑,道:“只怕朕那位兄长,不乐意啊。”

高力士最懂皇帝心意,心知皇帝想要将杨太真收入后宫,宁王和寿王那边,得有個说法,于是道:/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而且杨绛经常被杨玉环召入宫内小叙,与高力士也时常见面。

“高将军怎的来了?殿下还没醒吗?我去喊醒他吧?”说着,杨绛的眼神朝关闭的寝门看了一眼。

高力士温和笑道:“不必,让他再睡一会吧,老奴来此也没有什么事,就在这里等着寿王醒酒,还请贵人回避一下。”

一个陪嫁女,其实当不起高力士称呼一声贵人,但人家这个宦官,对谁都是客客气气,少有摆脸色的时候,年轻时候其实不这样,但见识的多了,吃的亏多了,又是在宫内当值,待人接物自然是万分小心。

因为他很清楚,有些人现在看起来不起眼,保不准人家将来出人头地。

这种事情,他见的多了。

杨绛自不敢多言,行礼之后退了下去,她其实比较害怕高力士,因为寿王说过,别看人家高将军跟谁都是一张笑脸,翻脸的时候也是不眨眼的。

高力士默默的注视着杨绛离开的背影,内心淡淡的叹息一声。

早在圣人有意抢夺儿媳的时候,高力士就开口劝过,这是忠君,不希望圣人背负这样的臭名,毕竟这不是人干的事。

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因为武家对他有恩,所以他才帮着李琩说话,结果呢,那道度杨玉为女道士的敕文,是他来传达的,杨玉出家之后,还得他来安抚李琩,给李琩做心理工作。

这都叫什么事啊?

高力士尤记得,去年他就是站在这个院子里,手捧《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望着面容惊骇的李琩和一脸茫然的杨太真,念出了敕文中的旨意:

“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琩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

敕文的意思是,杨玉环主动请求度牒,给窦太后追福,“雅志难违”一片孝心李隆基不好拒绝,才这么干的。

回忆当初,高力士不禁内心苦笑.......

“谁在外面?”屋内传来李琩的声音,他隔着窗纸,可以看到门外人影驻足。

他是被刚才杨绛故意大声说话惊醒的。

屋门被打开,一脸和煦笑容的高力士迈步走了进来:

“十八郎醒了,是老奴来了。”

李琩一脸惊诧,赶忙起身相迎:

“阿翁怎的不叫醒我,怎当得起阿翁久侯.......”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