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策,杀人。
刺杀瓜州观察使穆赤。
擒贼先擒王。
作为反抗势力的领军人物,穆赤这人非常强硬。
他出身于吐蕃逻些(今拉萨)的贵族家庭,成长于吐蕃的鼎盛时期。
彼时吐蕃帝国疆域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与大食(阿拉伯帝国)接壤;东至陇西,与大唐接壤。
北庭、安西、河西......这些地方原先属于大唐的势力范围,皆被吐蕃取而代之。
所以,穆赤骨子里都充斥着黄金一代的骄傲。
他不愿意承认吐蕃帝国已然今非昔比,更不愿意相信吐蕃军队已经不是那支当年可以和巅峰大唐互相攻杀的劲旅了。
所以,穆赤不光头铁,嘴也很硬。
硬到哪怕整个瓜州城被烧没了,还能在废墟中找到他的嘴。
所以,试图说服这样的人,费时费力费脑,不如直接宰了。
杀了穆赤,瓜州部队一时半会儿便组织不起来,更不会狗急跳墙,闪击沙州。
至于制定刺杀计划,乃是郭定边的老本行。
他有一千种让穆赤死于非命的办法。
所以,这不是问题。
第二策,诛心。
郭定边认为,主战派说得,部分正确。
主和派是天真的。
但不光主和派是天真的,主战派自己也是天真的。
沙州和瓜州原本就是双生子,唇亡齿寒。
沙州被围,瓜州可救,反之亦然。
可现如今沙州光复,瓜州便是沙漠中的孤城。
无人来援。
如果切断了玉门关和瓜州的联系,两边各能撑多久,就不好说了。
瓜州的结局,在尚守思被杀死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帮人丢掉幻想。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投降派反而是现实的。
倘若是尚婢婢和论恐热中有一个人派兵来救,届时与守军里应外合,瓜州城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郭定边又做了一个判断:
投降派是软弱的。
这些吐蕃的老爷们在乎的是自己在瓜州城的田产、房产等。
只要能保全他们的位置和利益。
瓜州城是谁的地盘,他们是不在乎的。
可如果真被围上个一年半载。
城中民心不稳,直接反了,把他们给抢了。
亦或者把张议潮惹毛,攻进城来之后直接把城给屠了。
那才是灾难。
李明振一拍大腿。
石桌子都晃了一下。
要不是对面的张清禅一把摁住,桌子差一点翻。
李明振很同意郭定边的意见,并表示这个事情由他来处理。
这些吐蕃老爷到底在想什么,他再清楚不过了。
他很有把握去触及一下这些老爷们的灵魂。
郭定还提出:
结合第一策和李明振老丈人的军事行动,让这帮人在各种场合唱衰守城的前景;
同时抨击主战派过份夸大沙州的军事威胁,目的是将城中资源向军队倾斜,获取利益;
指责主和派不顾城中百姓死活,只顾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届时张议潮兵临城下,还未等攻城,城内怕是自己就先乱起来了。
第三策,里应外合。
如果前面两个策略进行的顺利的话,瓜州城被攻陷,只是时间问题。
但如果出现什么意外,比如主战派中有猛人觉醒,或者投降派真的有人提前联系了尚婢婢或者论鲁扎。
而那两位在互掐间隙又觉得瓜州不能放。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