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是个好地方。
李道玄说的。
王和清也这么说。
陈南归更是举双手表示赞成:
“我早就说过,伊州乃是富饶之地,当年北庭都护府在此经营多年,收获颇丰。”
“若非安禄山、史思明作乱,北庭军东调,吐蕃趁虚而入,伊州何至于此。”
在大河唐城外的规划农垦地,陈南归蹲在地上,抓起一把青灰色的肥沃土,恨恨地说道。
“是啊,抢了又不管,管了又管的一塌糊涂。”
一旁的李道玄附和道。
“别光顾着吹牛,赶紧统计能耕种的范围,统计完准备牛和犁,要不然明天开春根本来不及。”
不远处,郭定边直起了腰,冲着他喊道。
他也在检查土壤。
另一边的伊州左司马王和清有些感慨。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看见郭大帅亲自下场干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一位一州的实际掌权者,竟然去考察可耕种的土壤,这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想象。
他怎么连这个也懂?
郭定边真的懂。
如果说那些教给李道玄的机械、化学知识是他穿越前念大学凭着爱好有所涉猎的话。
那种田可就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东西了。
穿越前,郭定边是一个农村娃。
他太明白一片好的土壤,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了。
“郭兄,这活咱们能不能找些其他人来干。”
现在贵为伊州右司马的李道玄抖了抖袖子,走到郭定边身边,抱怨道。
他的靴子里现在灌满了土。
“不行,你看我还有多的人手吗?”
郭定边懒得搭理李道玄。
“以后农耕的事儿归你管,出了问题可别怪我。对了,铁矿的事儿怎么样了?”
“啊?!”
李道玄如闻噩耗。
有的时候,上司交待给你的任务,不问的时候,并不代表他忘了;
但他在再问起来的时候,就是催命符。
来到伊州后,李道玄的心路历程非常复杂。
郭定边先是给他向张议潮请了一个伊州右司马的官。
在收到任命之后,李道玄欣喜若狂。
他就知道郭定边把他挖过来,就不会亏待他。
然后,郭定边便把伊州城西边的一座铁矿交给了他。
自隋唐以来,伊州盛产铁矿,冶炼技术也非常发达,所产出的镔铁也享誉河西。
得到如此肥缺,李道玄自然是开心不已。
但他很快发现,由于吐蕃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那些优秀的冶铁工匠们害怕被迫害,基本都跑光了。
铁矿,基本也荒废了。
李道玄在豆卢军大帐门口,将这个事情报告给了郭定边。
他打算要钱,要人。
那时郭定边正忙着筹划奔袭甘露川,心思全在战术的制定上。
听完他的汇报,只是拍了下他的肩膀:
“钱,暂时是没有的,人,我也缺。”
“不过,道玄,我相信你的能力!”
“只要能想法设法将铁矿运转起来,我重重有赏。”
说罢,郭定边继续回到大帐之中,继续和杨不平还有王景翼他们讨论战术去了。
留下李道玄一个人站在大帐门口发呆。
郭定边的这一套东西,他看着有些眼熟,可又始终想不起来在哪学的。
不过,该干的事情,还是得干。
毕竟,能混到一州右司马,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不能说丢就丢
他想了一个办法。
回沙州拉人。
甘泉水兵工坊是他的老根据地,借些人应该不是问题。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