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搜救行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幸存者被带到这片校场。
他们中,有的衣衫褴褛,如同乞丐。
有的蓬头垢面,难以辨认。
有的伤势严重,痛苦呻吟。还有的孩子,在人群中哭泣着寻找亲人。
这些幸存者,他们曾经历了怎样的惊恐与绝望,才得以在匈奴的屠刀下逃生?
校场之上,哀嚎声、哭泣声此起彼伏!
每一位路过的军卒,看到这些凄惨的景象,都不禁心生悲悯!
他们或驻足叹息,或默默流泪,或脱下自己的外衣,披在幸存者身上!
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在这一刻,也流露出了柔情的一面。
蒙恬站在高处,俯瞰着校场上的情景。
他深知,这些幸存者是边关之战的见证者,他必须尽一切努力,让他们得到妥善的安置和照顾。
为了安抚民心、稳定秩序,蒙恬亲自监督粮草的发放工作。
他命令军需官,务必确保每位幸存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食物和饮水。
同时,还组织军中医者,为受伤者进行简单的包扎治疗,以减轻他们的痛苦。
在忙碌而有序的救援工作中,蒙恬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坚定。
他深知,作为主将,自己不能被情绪左右,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他当即命令亲兵,将城中一处尚且完好的院子清理出来,作为临时的校府。
随着校尉、军侯等将领陆续到来,一场紧急的军事会议在这里召开!
……
校府之内,气氛凝重。
蒙恬召集校尉、军侯等将领,共商军事大计。
与会者皆是军中蒙恬之股肱,肩负守土之重任!
此刻,他们面色沉毅,目光如炬。
一校尉率先发言,他声若洪钟,主张固守城池。
“匈奴狡诈,善用埋伏之计,我军初至此地,地势不熟,倘若贸然出击,恐中其圈套,依末将之见,当以守城为主,静待时机。”
此言一出,立即有军侯附和:“校尉所言极是!”
“匈奴人骑射精湛,行踪飘忽,我军宜以静制动,守株待兔。”
然而,亦有将领持不同意见。
一军侯挺身而出,慷慨陈词:“守城固然稳妥,但岂非坐失良机?”
“匈奴人侵我边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等身为大秦将士,岂能坐视不理?”
“当乘其不备,主动出击,方显我大秦威武之师!!”
此言一出,会场顿时沸腾。
众将纷纷发表意见,或支持守城,或主张出击,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蒙恬端坐上首,面色沉静如水,目光深邃而坚定。
他听着众人的议论,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守城与出击,各有利弊。
蒙恬心中清楚,此决策关乎万千将士之生死,关乎边疆之安危。
他不能轻率决定,必须深思熟虑。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会场内的气氛逐渐趋于平静。
众将的目光都聚焦在蒙恬身上,等待他做出最后的决策。
蒙恬将军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
“诸位所言,皆有深意,亦见忠诚。”
“守城之策,稳重求胜,可保万无一失!”
“出击之计,锐意进取,或能建功立业。”
“然则,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将思之再三,以为当二者兼顾,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