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两支兵马来冷泉关,都是非常隐秘的,最近才抵达这里。
也就是说,如今冷泉关内有一万八千步军和三千铁骑,以及如影随形的八百虎卫和八百铁浮屠辅骑,总兵力已超2.2万。
关城大堂内,挂着一幅地图,赵云走到地图前,对众将道:“刚刚南边传来消息,侯成已从翼城东进!”
翼城,位于河东东部,因境内翔山如大鹏展翼,故名翼城。
又因翼城地处太岳山与中条山之间,素有晋南咽喉,平阳门户之称,乃兵家重地。(注意是平阳,不是赵云在冀州南部设立的阳平郡。)
一听河东的侯成已出兵,众将神情振奋,等了这么久,河东军终于被引去上党了,那么袭取河东的时机就到了。
韩猛是个急性子,当即抱拳请令:“末将请为先锋!”
“末将请为先锋!”
韩猛一动,众将争先恐后,都想斩获首功。
这下,韩猛不满意了,大声道:“吾先请令,你们不能争,得有个先来后到!”
赵云笑道:“诸位,韩将军说得对,凡事得有个先来后到,既然韩将军先请令,那就韩将军先说说如何杀入河东。”
韩猛到这里有好几天了,同时也在思考该如何杀入河东?
只见,韩猛走到地图前,他找到此地冷泉关的位置,说道:
“这里,是咱们关城,沿汾水一路南下百里至冠爵津南口,便是阴地关。”
“而阴地关为河东所有,将是我们南下最大的阻碍,故而,欲入河东,必拔此关。”
说到这里,韩猛对赵云抱拳道:“若末将为先锋,昼伏夜行,隐匿踪迹,直扑阴地关,夜袭关城!”
赵云不置可否,看向诸将,似乎在说,你们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张讯、焦触等将都觉得韩猛这个法子不错,能起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效果。
但在场蒋奇,沉默了一会儿后,踏步而出道:“韩将军之见,合乎兵法,但无必下阴地关的把握!”
韩猛大眼儿一瞪,这仗还没打,谁敢说有必胜的把握?
你蒋义渠,不是存心挑刺儿吗?
蒋奇没有在意韩猛不满的目光,继续道:“主公年初便至此地,筹谋数月之久,终于引得侯成聚兵东击高平关。”
“如果…我方无一战必下阴地关的把握,那么就打草惊蛇了,届时侯成必定回援,那么我方这几个月的部署…就白费了!”
韩猛怒色渐散,他知道自家主公在此蛰伏这么久,就是为了引侯成聚兵东击高平关,然后趁河东内部空虚之际,一举拿下河东。
还真如蒋义渠所说,如果不能一战下阴地关,那就打草惊蛇了,白费了几个月的部署。
但韩猛还是不爽蒋奇,大声道:“那蒋将军,莫非有必入河东的高见?”
蒋奇不语,他虽然不看好韩猛的提议,但也没有必入河东的把握。
这时,张讯走向地图,目光投向标注韩信岭的位置,说道:“阴地关依山傍水,关城险要,不如我方突袭岭上秦军,急扑河东!”
韩信岭,原名高壁岭,在阴地关东北面。
相传,汉高祖刘邦亲征陈郗叛乱时,吕后于长乐宫钟室杀死韩信。
其后,刘邦返回长安途中,在高壁岭收到吕后派人送来韩信的首级。
于是,刘邦将韩信首级葬在岭上,从此之后,人们为了纪念韩信,遂将高壁岭称为韩信岭。
而韩信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倚绵山,南接霍岳,是秦汉时期的官道,扼南北交通咽喉,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川陕通衢的美誉。
如今,韩信岭上就有河东驻军。
张讯提议走韩信岭,诸将沉吟不语,韩信岭上虽然没有关城,但韩信岭地势险要,有着上山三十里,下山三十里的险路,其难度甚至超过了依山傍河的阴地关。
一时间,大堂内落针可闻,谁都没有必入河东的把握。
赵云打破沉寂道:“诸位,世上本无路,人走多了便成了路!既然我们都没有必下阴地关,或者韩信岭的把握,那何不把目光投向他处?”
诸将一愣,太原与河东来往,不是只有路经韩信岭的千里陉古道,以及路经阴地关的冠爵津古道吗?
莫非…还有第三条路不成?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