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你看,是马统领!”
郝昭冒着倾盆大雨,亲自到大河故渎河岸查看水势。
忽然,郝昭身后亲兵指着对岸一个方向,惊声大呼。
闻声,郝昭循着亲兵所指方向望去,只见对岸朦胧雨幕中,一名己方斥候正遭到十数名西凉铁骑围杀。
而那名斥候,正是他麾下斥候统领马台。
郝昭心头一紧,就在郝昭都以为马台难以抵挡十数名西凉骑兵围杀时,马台居然斩杀一骑,斜刺里冲出了西凉骑兵的包围。
转眼间,冲出西凉骑兵包围的马台,打马来到河对岸,眼看后方骑兵挥刀砍来,马台果断弃马,一头栽入暴涨的河中。
另一边,郝昭几乎不作思考,解下身上蓑衣,跳入河中,显然他要去救被河水冲走的马台。
马台,幽州涿郡人,绿林出身,为人仗义豪爽。
当年,袁绍北犯涿郡,马台不忍乡民受难,应募加入温恕麾下涿郡军,守卫幽南边界。
后来,赵云在督亢大败袁绍,涿郡正式纳入赵云统治,马台成为白袍军一员,在涿郡都尉曹性麾下听命。
其后,马台又参与了大大小小十余战,一步步因功升任斥候营军侯。
三年前,袁绍败走青州,隶属曹性麾下的马台,与涿郡军一同调至郝昭麾下,担任郝昭麾下斥候统领。
不多时,郝昭在河岸下游数百米的地方,救下了浑身是伤的马台。
而对岸西凉骑兵虽然不想罢休,但有大河阻隔,他们也只能隔河不甘。
此时,马台因伤势太重,已陷入昏迷;但他手里紧紧攥着一物,哪怕是昏迷中,依旧非常有力。
郝昭没时间看马台手里攥着什么,背着马台急回元城。
回到元城,郝昭连忙让军医给马台检查伤势,当听到医匠说马台伤口不深,只是因失血过多导致昏迷后,郝昭大松一口气。
这时,郝昭才拿起马台之前紧紧攥着的东西,此物是一个铜质信筒,泥封处虽因遇水有损毁,但基本完好。
郝昭打开信筒,里面并未进水,有一卷锦帛。
展开锦帛一观,郝昭大惊,当即对左右道:“此乃吕贼撤军军令,即刻快马通知高将军和徐将军!”
……..
漳北,九侯城。
九侯城位于漳水北岸,与华雄驻守的邺城,隔河相望。
自从三年前,高顺从上党突破袁绍修筑的滏阳关进入冀州后,高顺就一直驻扎在漳北九侯城一带,守卫漳北防线。
这三年来,高顺不仅将漳北防线打造的固若金汤,更是组建了一支,在他心中筹备多年的重甲步军,名曰:陷阵!
陷阵营的规模为八百人;当初,高顺向赵云申请打造陷阵营时,赵云曾暗道:老兄,你终于觉醒了!
其实,当年赵云第一次见到高顺时,就想到了传说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汉末第一劲旅,陷阵营。
但赵云没有对高顺聊起任何关于陷阵营的事,在他想来,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去沉淀,如果那一天时机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所以在当时,一听高顺想组建陷阵营时,赵云非常欣喜,当即让高顺放手去做。
随即,高顺说他要八百以一当十的沙场悍卒。
一听这话,赵云马上就问高顺,为何只组建八百人?
因为赵云对传说中威名赫赫的陷阵营,神往已久,自然希望高顺多多益善。
但高顺却说,兵贵精,而不在多!
首先,挑选陷阵营兵卒的条件极其苛刻,就算是一万老兵中,都不一定能挑出八百人。
再则,陷阵营是重装步军,在装备上同样要求极高,需人人披挂大幅度覆盖全身的鱼鳞重甲。
而且,高顺还想武装当年赵云在代城试验的陌刀。
一听高顺想装备陌刀,赵云就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八百套重甲以他现在的实力,没有什么问题,但八百柄陌刀就…..
当年,他之所以放弃打造陌刀,就是因为造价高的没谱,最终只能放弃。
哪怕他现在实力雄厚了,军匠城扩大了,但想要打造陌刀,也很吃力。
另外,高顺还说,八百陷阵,是最完美的数量,如果超过八百,会因为队伍过于庞大而显得笨拙,无法做到迅疾如风,侵掠如火。
反之,如果数量低于八百,又会削弱陷阵营的整体力量。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