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做客苏府(1 / 1)

寒门世子 风采 1338 字 8个月前

他的眉头紧锁,对等候一旁的小斯说:“等会儿我随后就到,你先去告诉父亲,说我有些小事处理。”

小斯点了点头,转身往前厅走去。苏文轩则快步朝赵凡所在的客房走去。推开门,只见赵凡正坐在床上,府上的大夫正在给他上药。

赵凡见到苏文轩,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虽然微弱,但充满感激。

苏文轩走近,关切地询问:“赵凡,伤势如何?”

赵凡轻轻摇头,尽量以轻松的语气回答:“多亏了苏公子,没什么大碍。”

上药完成,苏文轩向大夫点了点头,示意他退出房间。随后他对赵凡说:“你如果觉得身体没问题,我们一起去前厅吧。马老爷他们来了。”

赵凡点头,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他不想在苏文轩面前表现出任何软弱。两人并肩走出房间,向前厅的方向前进。

进入前厅,只见马有才正坐在那里,他手中拿着一本书,正对着苏文轩的父亲苏业、马善马老爷和几位客人侃侃而谈,神情自得。

他的言语中不时穿插着一些诗句和典故,显得颇有学问。周围的人虽然听得津津有味,但也难掩一丝迎合的笑容。

苏文轩和赵凡走进厅堂,马有才注意到了他们的到来,但他并没有立即停下,而是加重了语气,继续讲述着自己的见解。

“诸位,如今世道变迁,读书人应当有所作为。不像某些人,虽然生在书香门第,却连《论语》里的几句话都背不出来。”

这话明显带有讽刺,场中不少人听后都暗自探视苏文轩的反应。苏文轩面色不变,走到马老爷面前,行了一礼,然后才转向马有才,淡淡说道:“马兄才学盖世,小弟佩服。今天能听马兄高论,实为三生有幸。”

马有才听后,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似乎对苏文轩的赞扬感到十分满意。他放下手中的书,故作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我这点浅薄的学问,怎敢在苏公子面前班门弄斧。”

然而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得,眼神时不时地扫向赵凡,似乎在暗示什么。赵凡站在苏文轩旁边,虽然不发一语,但眼神中透露出对马有才的不屑。

正当马有才得意洋洋,以为自己占尽风头之时,厅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推开,苏文轩的父亲,苏家的当家,苏业缓缓走了进来。他的步伐沉稳,眼神锐利,一身的官袍更显其威严。

苏业一进门,就注意到了马有才那不怀好意的神情和正在发生的场景。他并没有立即发作,而是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马有才的身上。

马有才感受到苏业的目光,心中微微一惊,连忙收敛了之前的嚣张,有些不自在地站起身,向苏业行礼:“苏大人,您来了。”

苏业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转而看向苏文轩,眼神中透露出询问。苏文轩会意,轻声向父亲说了刚才的情况。

听完苏文轩的汇报,苏业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转向马有才,沉声说道:“马公子,你在我苏府是客人,我自当以礼相待,但你这样阴阳怪气,似乎不太合适吧?”/apk/

马有才的脸色一变,有些尴尬,却还试图辩解:“苏大人误会了,我只是与苏公子切磋学问。”

苏业冷哼一声,正要继续训斥,旁边的马善赶紧站出来打圆场:“苏大人,孩子们之间的小摩擦,我们老一辈的就不要太过介入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交流方式。”

马善笑眯眯的样子,和他儿子的尖锐形成了鲜明对比。苏业虽然不满,但也不好再继续追究,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示意马善坐下。

马善坐下后,似乎想转移话题,他的目光落在了赵凡身上,故意带着几分关切的语气说道:“这位不知是哪位公子?在下未曾见过。”

苏文轩见状,连忙介绍:“这是我的朋友,赵凡,仅仅是一个商户而已。”

马善听罢,眉头微挑,含笑看着赵凡,却在言语间夹带着几分挑衅:“哦?苏公子结交的朋友,即使是商户,想必也是文才卓绝之辈。不知赵公子平日里是否读过四书五经,关注些什么呢?莫非也是喜欢与人切磋学问?”

赵凡感受到了马善话语中的暗示,他淡淡回应:“在下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秀才罢了,但也涉猎诸子百家,不敢说精通,至少对各家学说还是有些了解。”

马善笑了笑,似乎并不打算就此放过,他又说:“年轻人,交友需谨慎,尤其是在苏公子这样的家世背景下,更应该慎选朋友。莫非苏公子不觉得,身边应当围绕些对自己有益的的朋友吗?”

苏文轩听出了马善话里的意思,脸色稍显不悦,但他还是保持着礼貌,回答道:“赵凡兄的人品和品德,让我敬佩。在我看来,比某些道貌岸然的小人好多了。”

马善听到这里,笑容依旧,却不再继续追问。他转而与苏业聊起了其他话题,气氛渐渐转为和谐。

尽管表面上看似一切如常,但在场的每个人心中都清楚,今天苏家和马家得做过一场。

在气氛稍显缓和之际,马善突然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转向赵凡,带着几分挑衅的笑意说道:“既然赵公子自称涉猎过诸子百家,我这里正好有几个问题,历来让人颇为讨论,不知赵公子可愿意与我切磋一二?”

赵凡虽然略感意外,但他面色平静,礼貌地回答道:“马老爷有何高见,赵凡虽不敢说能完全回答,但愿聆听指教。”

马善点了点头,他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开始提问:“孔子曾言,‘不学礼,无以立。’赵公子,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它在当今社稷中又该如何应用呢?”/

赵凡沉吟片刻,回答道:“孔子所言的‘礼’,不仅仅是指表面的礼节、仪式,更深层的含义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当今社稷,这种思想依然适用。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社会交往,‘礼’的精神都是维系和谐的重要基石。”

马善听后,微微颔首,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老子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赵公子认为,这句话对于治理国家有何启示?”

赵凡不急不缓地回答:“老子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治理国家应像烹饪小鲜一样,需要小心翼翼、慢工出细活。在治国理政上,应避免急躁和过分干预,让万物自然发展,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赵公子果然文采过人,那不知,赵公子是否敢与我儿比试一番,老夫愿意以五百两银票当赌注,不知苏家是否敢应战啊?”马善说着,眼神不怀好意的看向坐在首位上的苏业。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