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凡站在宽敞的学堂中央,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坚定。
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向刘夫子提出了一个请求:"刘夫子,不知可否由您为我们出一道题目,让我与王少爷一决高下?"
刘夫子轻抚着长须,眉头微微皱起,沉思着什么。
片刻后,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恍然大悟的神色。他想起了不久前与当朝吏部尚书的一次对话,尚书告诉他,因连年征战,国库已是捉襟见肘。
这个问题正困扰着朝廷,也是个考验智慧和才能的好题目。
于是,刘夫子缓缓开口,语气充满了严肃与期待:"好,既然赵凡你提出了请求,那我就出一个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题目。
我们的国库因连年征战而日渐空虚,如此局势,你们将如何应对,以保国家长治久安?"
王铮和赵凡同时点头,表示接受这个挑战。在场的学子们也都屏息凝视,他们知道这个问题关乎国家大计,非同小可。
王铮站在讲台前,身姿挺拔,他深吸了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同学,然后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
"关于国库空虚的问题,在下认为,开源节流才是根本之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开源方面,我们应当增加农税与商税,激励农民和商人的生产与交易,从而增加国家的税收。此外,还可以发展商业的其他种类,拓宽财政收入的渠道。"
说到这里,王铮的声音更加坚定:"至于节流,我们应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如宫廷的奢侈消费,冗余的官员开支等。只有做到内部紧凑,外部拓展,才能真正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王铮的每一句话都透露出他对这个问题的深刻思考,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在场的学子们听得出神,有的点头,有的交头接耳,讨论着王铮的观点。
刘夫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了赞许之色。
王铮的回答虽然不如赵凡深刻全面,但却务实稳妥,确实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方案。
等王铮说完,刘夫子缓缓站起,拍了拍手,对王铮说道:"王铮,你的回答很有见地,开源节流,实为当下之急。你能有此见解,实在是难得。"
王铮听到刘夫子的夸赞,心中不由得一喜,他向刘夫子行了一礼。
谦虚地说道:"多谢刘夫子赞赏,但王某也只是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具体的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的深思熟虑。"
在场的学子们也为王铮鼓掌,他们认为王铮的回答虽然没有惊世骇俗,但却实用可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王铮的方案虽被视为实用可行,却在赵凡的眼中显得略显苍白。
赵凡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无奈与讽刺,他缓缓站起身,眼神扫过在场所有人,声音阴阳怪气。
"王少爷的方案确实有其可取之处,但我认为这在平时或许行得通,在战争期间却是行不通的。"赵凡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现在国家正处在连年战争之中,民不聊生,若此时增加商税与农税,不仅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还可能导致商人的流失,民怨的爆发。"/apk/
赵凡的话语严肃而又深沉,他的双手轻轻扶在讲台上,目光直直地看着刘夫子,仿佛要通过他的眼神传达自己的信念。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当思如何减轻百姓负担,稳定人心,而非一味地增税加负。"赵凡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深深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中。
学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赵凡的话语所触动。王铮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他没想到赵凡会从这个角度反驳自己的方案。
刘夫子深深地看了赵凡一眼,眼中满是赞许。他缓缓站起身,环顾四周,声音沉稳而有力:"赵凡所言极是。在这战乱时期,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安抚民心,稳定国内,而非简单地增税。"
他转向王铮,语气平和但带着几分严肃:"王铮,你的方案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在当前形势下,确实需要更加细致深入的考虑。"
“刚才老夫也进了误区,心里所想也是与王公子想的一致,但是经赵公子提醒,才发现,若是只知增加税收充盈国库,说不定会爆发民怨,到时内忧外患乱做一团啊!”
“不知赵公子,可有更详细的方法!”刘夫子弯腰行礼对着赵凡说。
赵凡赶忙上去扶起刘夫子:“刘夫子快快请起,如此大礼赵某受不住啊!”
赵凡站在讲台上,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然后转向刘夫子,压低声音小心翼翼的说:"刘夫子,这场比试虽然有了一些结论,但我认为还未到结束的时候,而且,这方法可不能当着大庭广众之下就说出来啊。"
赵凡继续说道:"我们所讨论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关乎国家大事,也许现在我们的声音,只是在这学堂里回响”
“但谁又能保证,这些话不会传到其他三国耳中?毕竟,我们现在所处的白石县,正是梁国的边境之地。"
刘夫子听后,面露思索之色,他的目光落在赵凡身上,似乎在重新评估这位年轻人的深谋远虑。
片刻后,刘夫子缓缓点头,声音响起,带着几分庄重:"你所言极是,是我欠考虑了。"
随即刘夫子走到人群前面,大声宣布:“此处比试,我宣布,赵凡获胜!请众人散了吧!”
赵凡的话及刘夫子的宣布引起了学堂内一阵轰动,众学子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而王铮则站在人群中,脸色逐渐阴沉下来。
他突然大步走向刘夫子,眼神中闪烁着不甘和愤怒:"刘夫子,您这是何意?明明是赵凡自己还没有将方法讲出了辩证一番,您却就这样草率地宣布胜负,这公平吗?"
刘夫子的眼神变得严厉起来,他正色道:"王铮,比试的本意是为了让你们展示才学,切磋见解,并非单纯的胜负之争。”
“赵凡不仅在问题的解答上表现出色,他的胸襟和见识更是让人钦佩。"
王铮的脸色更加难看,他咬牙切齿地说:"刘夫子,您这样偏袒赵凡,难道就不怕传出去,影响您在我们学子心中的形象吗?"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