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对付魏家(1 / 1)

寒门世子 风采 1230 字 8个月前

直至日上三竿,雾气才逐渐消散,阳光终于穿透云层,洒满街头巷尾,为这座古城带来了久违的暖意。

待雾散日出,人们赫然发现,那些神秘的纸张赫然出现在视线之中,其上大字醒目,引人注目。

魏才俊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当父亲魏汝晦见到他疲惫的面容与布满血丝的眼睛,关切地询问:“昨夜没休息好?”魏才俊无奈回应:“哪里是没休息好,根本就是一夜未眠。我越琢磨越气,赵凡手持‘赵凡四句’与《把酒问月》,声名日益显赫。若我们此刻不动手,恐怕将来再无良机。”

魏汝晦深以为然,赵凡不仅害死了他的爪牙,且迟迟不履行买盐承诺,还擅自打探盐场情况,显然心怀不轨,断不可留。

“才俊,你专心读书,此事无需你插手,交由为父处理,看我如何教训他。”魏汝晦话语坚定,胸有成竹。

就在此时,一名家丁神色慌张地闯入,魏汝晦眉头微皱,厉声道:“慌什么?你身为魏家老仆,怎如此浮躁?管家平时是如何调教你等的?”家丁还未开口,已被一顿训斥。

“何事如此惊慌?”魏汝晦质问。

“老爷,又有几个盐户前来报信,称有人向他们打探盐价,并欲高价购盐。”魏才俊闻讯,顿时面色阴沉,脱口而出:“定是赵凡无疑!”

然而,魏汝晦却镇定自若:“区区小事,何至于此?赵凡掀不起风浪,诸位皆需冷静,效仿我处变不惊之态。”

话音未落,管家又急匆匆冲入,匆忙间险些被门槛绊倒,幸得家丁及时搀扶,才避免撞倒魏汝晦。魏汝晦虽心中不悦,但念及刚刚的教导,强压怒火。

“管家,你跟随我多年,怎还如此毛躁?须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魏汝晦训诫道。

管家面露苦涩:“老爷,此事非同小可,我实在无法保持镇定。”

“何事如此严重?”魏汝晦冷然发问。

管家递上一张纸,示意魏汝晦亲自查看。纸上赫然写着:“魏家乃明州城头号吸血鬼!”随后,文中详细列举魏家盐业暴利之实:一斤盐成本仅十文,售价却高达一百六十文,利润高达一百五十文。以此计算,明州十万百姓每年因食盐便要向魏家贡献十五万贯,百年累积,魏家从百姓手中榨取一千五百万贯之巨,相当于每人贡献一百五十贯。

“老爷,此类言论如今遍布明州城,舆论沸反盈天!”管家报告。

魏汝晦怒吼一声,音调扭曲:“岂有此理!”他只觉眼前一黑,身体晃了晃,险些晕厥。片刻后,他才勉强稳住心神,手中纸张剧烈颤抖:“一派胡言,纯属诬陷!百姓或许不知,你们还不清楚吗?一百六十文的盐价中,五十文是税金,二十文是运输成本,还要分给各级官员三十文好处,我实际所得不过四十文而已!”

魏汝晦顿感天旋地转,百姓若信以为真,官府若得知此事,甚至消息传至京城,魏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成为众矢之的。

魏才俊对此却不以为然:“爹,咱魏家富甲一方,多年来不也安然无事?那些平头百姓不过是胆小怕事之辈,吓唬吓唬就散了。”

然而,管家深知其中厉害:“少爷,如今形势非比寻常,有人在背后煽动百姓索要钱财,已有不少人聚集在魏家门口,更多人正在赶来的路上。”

魏汝晦面色苍白,惊惧万分:“撰写此文之人用心险恶,意在置我魏家于死地!”而魏才俊仍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仍在轻描淡写地说:“谁敢来闹事,直接赶走便是,那些平民百姓都是胆小怕事的,一吓就跑得比兔子还快。”/

管家愁眉苦脸,跟刚送走老娘一般,“少爷,外面有那么四五个人,扯着嗓子嚷嚷什么‘玄药’,还说只要十个大子儿就能到手,村里人都快被他们糊弄得团团转了。”

魏汝晦一听,差点没把血给喷出来。

他面色凄惶,满腹悲愤交织,“究竟是哪个缺德玩意儿,非要将我魏家往绝路上逼啊。”

“爹,咱家平日里也没招谁惹谁,准是那赵凡搞的鬼。”

“靠,赵凡,你丫给我等着,这梁子咱俩结定了。”

赵凡的大字报,犹如一颗炸弹,轰动全城。

魏家门口,聚集了一大群人,个个都是来讨债的。那些街头巷尾的混混、地痞,纷纷涌来。

“魏家,你们给我听好了!我家祖上五十大口人,你们欠我们的七千五百两银子,至少还我一千两,否则,我跟你家没完!”

“我只要五百两就好。”

“我家祖上就二十口人,你们给我十两银子打发了,我就满意。”

甚至城里的乞丐也来凑热闹,声称自己没沦为乞丐前,也买过魏家的盐。他大方表示,只要魏家偿还他一百五十两,哪怕减至十两,他也愿意就此揭过,过往恩怨一笔勾销。

魏家大门紧闭,严丝合缝。魏家人哪还敢轻易露面?魏汝晦气得吐血,却连请大夫的胆量都没有。

……

颜栋梁捡起一张大字报,带回了颜府。

“叔,魏家这次恐怕真要完了。”颜栋梁向来热衷于看热闹,此刻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家平日里嚣张跋扈,这下成了全民公敌,赵凡这一招够狠啊。”/apk/

颜本昌接过大字报,脸色微变,忍不住对赵凡冷嘲热讽:“这家伙比恶霸还恶霸,比黑道还黑,魏家算是栽在他手里了。”

接着,他嘿嘿一笑,眼中闪烁着期待:“这种人有扭转乾坤的本事,要是进了朝廷,我看韩京也拿他没办法。”

“如果他早生二十年,也许李将军就不会惨死。”颜本昌感叹道。

颜栋梁撇撇嘴,反驳道:“叔,我都跟您强调多少遍了,赵凡对官场毫不感冒,他一门心思只想赚钱。”

“他不想也得想,听听他的名字——赵凡,这不明摆着要复兴大魏吗?”颜本昌满怀憧憬,将重振朝纲的希望寄托在这个连举人都没考中的秀才身上。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