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水分再大,也不敢谎报斩杀匈奴超过三百人。
毕竟匈奴人太过剽悍,又全是骑兵,就算魏军取胜,也追不上他们,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
这份实事求是的战报一旦递上去,京城的那些大佬肯定会震惊不已。
……
此刻,京城的宰执们正在激烈争论一个问题。
是否增援明州。
袁不屈和褚宗堂坚持认为,必须增援。
既然明州已成功抵挡住匈奴的进攻,那就应继续将匈奴阻挡在明州之外,这样一来,铜山关也将更加稳固。
韩京等人则认为不应增援。
此时增援已来不及。
再说,他们主张与匈奴议和,无需兴师动众去增援。
增不增援,本质上还是选择战或和的问题。/apk/
两派你来我往,争论不休。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赵仅听得头晕脑胀。
但他始终保持平衡,不让任何一方过于强势。
哪一方势头过猛,他就压制一下。
哪一方显得弱势,他就扶持一把。
决不容许一派独大。
一派独大,很容易滋生权臣。
权力,必须牢牢掌握在赵仅自己手中。
正当两派唇枪舌剑、争论不休之际,靖
安司指挥使陆炳文紧急禀报。
“皇上,明州大捷,明州大捷。”
听到“大捷”二字,所有人身体一震。
赵仅松了口气。
他刚刚任命太监李尽忠为监军,准备派往明州督战,没想到明州又传来一场大捷的消息。
待李尽忠抵达后,有他在那里坐镇,明州就更无忧了。
“皇上,靖安司收到飞鸽传书,明州大捷,匈奴退兵。”
李连海呈上传书。
只是一张小纸条,上面仅有八个字:明州大捷,匈奴退兵。
赵仅欣喜万分。
这些日子以来一直紧张不安,连与静姝亲昵的心情都没有了。
如今终于可以舒心一回了。
明州,真是给朕长脸了。
“好啊,好,诸位爱卿也来看看。”
喜讯当然要共同分享。
他喜悦之情,显而易见。
袁不屈、褚宗堂等人也跟着欢喜起来。
定又是赵凡。
他总能创造奇迹,总能给大家带来惊喜。
有他在,大魏无忧矣。
纸条传到枢密使曾几道手中。
“大捷”二字,格外醒目。
匈奴退兵,对大魏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事,但曾几道等人内心却很不舒坦,很不痛快。
扳倒袁不屈的机会,就这样溜走了。
匈奴啊匈奴,你们真是猪一样的对手。
匈奴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果然是吹牛皮。
但我岂是轻易认输之人。
曾几道又瞥了一眼纸条,不动声色地问:“大捷?是何种大捷?”.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