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中反应(1 / 1)

寒门世子 风采 1401 字 8个月前

“我不会责备你们,这是人之常情。你们或许没听说过我赵凡,不知道也不要紧,但并州的慕容会你们总该有所耳闻吧。”

“那是个狠角色,在匈奴里头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可结果呢,还不是被我赵凡一箭射落。”/

“匈奴没什么可怕的,外面的童胜也没什么可怕的,他们虽然把我们围住了,却迟迟不动手攻打?你们想过为什么吗?”

“因为他们心里害怕。别看我们只有区区一千人,但他们也就三万人,三万人想拿下一座州城,谈何容易。”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守卫部队,童胜那边是精兵,屁的精兵,老子打的就是精兵,你们信不信,我给童胜写封信,让他三天内不攻城,他肯定照办。”

军官们相互望了望,满眼疑惑。

战场上形势多变,童胜怎会听你赵凡的调遣。

你怎么不上天呢。

“如果我做到了,希望你们振作起来,和我一起死守这座城市,我知道你们的亲人孩子都在城里,不想他们成为奴隶,那就拿出拼命的架势,狠狠地教训那些精兵。”

“同样是士兵,同样是爹妈生养的,守卫兵不比精兵差,这次就让他们见识见识守卫兵的力量。”

“从现在起,谁也不准再说丧气话,谁敢说,我就让全城百姓都知道,他是孬种,让他家人抬不起头不算,还要按军法严惩,连带上司一起问责。”

“我赵凡当军师不是一天两天,说到做到。”

说完这些话,赵凡让大家各归其位,自己提笔给童胜写信。

但是,让谁去送呢?

城门不能开。

总不能让孙不二再从臭水沟爬出去吧。

赵凡想到了一个人。

司马青夕。

她和童胜同为匈奴人,应该有沟通的渠道。

赵凡请李师师出马,把司马青夕请了过来。

“恭喜赵公子成为并州的军师。”

司马青夕并未因赵凡站到了匈奴的对立面而不快,态度依旧如故。

“你恭喜我?不怕北方那位知道了生气?”

“不怕,你担任军师,我们预料之中,毕竟我们知道并州不会坐以待毙,我们也很期待赵公子的表现。”

都说赵凡能预知未来,可并州的一切尽在计划之中,赵凡的每一步也都是预料之内,司马青夕不由得有些得意。

赵凡啊赵凡,你现在跟着我的节拍走,呵呵。

“赵公子,你找我来,不会是要我去告诉他们,你愿意去匈奴了吧?我们的游戏刚开始你就认输,没意思。”

赵凡眼神变得幽深,“你想哪去了,叫你来是想请你帮我办件事。”

司马青夕食指指着自己。

“帮我?你确定?我们司马家的心早就不在大魏了,你不怕我给你帮倒忙?”

赵凡递给她一封信,“帮我把这封信带给城外的童胜。”

司马青夕一脸疑惑,完全摸不清赵凡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你要给童胜写信?不怕大魏朝廷知道,以为你通敌?”

赵凡板起了脸,“你帮还是不帮?”

“帮,为什么不帮,这封信定会安全送达童胜手中,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扭转并州局势的。”

...

并州卫所倒戈,在周边州府引起了巨大轰动。

可没一个州府出兵相救。

匈奴有二十万大军压境,一旦援救并州,自己很可能后院起火,城市一旦失守,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他们都在旁观,等着皇上的旨意。

而朝廷里两派人,又争执起来了。

袁不屈主张立刻救援,并州绝不能丢。

“皇上,若并州失守,五云山这道屏障也就没了,匈奴将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韩京却说:“请问袁相,怎么救援并州?匈奴二十万大军虎视眈眈,周围州府守卫吃力,这时候去救援,自己这边兵力空虚,这不是正中匈奴下怀?”

“那依韩相之见,该如何是好?”

“慎重考虑。”

袁不屈急了,“都火烧眉毛了,还慎重考虑,等匈奴攻陷了并州,我们还考虑什么?”

两边争执不休,赵仅心乱如麻。

赵仅瞥了兵部尚书吕方一眼,吓得吕方一哆嗦,差点尿了裤子。

“吕尚书,童胜是匈奴的内奸,这么多年,你们就没一点察觉?”

吕方觉得自己冤枉极了。

连靖安司都没发现端倪,何况是他。

但这话他不敢讲。

“臣失职,请皇上责罚。”

旁边的骠骑将军褚宗堂也是无奈。

到这节骨眼了,你们还在纠缠童胜叛变的事,并州可等不了啊。

他出列插了一嘴:“皇上,当前最紧迫的是救援并州,老臣斗胆请求,愿领兵前往。”

赵仅的视线落在了褚宗堂身上。

此人确实善战,但赵仅对他不放心。

当年杀害李牧之,褚宗堂竟质问自己,李牧之何罪之有。

朕乃天子,朕想杀谁就杀谁,何时轮到你置喙?

那时,赵仅无言以对,倒是韩京说了三个字。

“莫须有。”

谁知道,褚宗堂竟回了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人心。”

自此,赵仅对他既不喜欢,也心存疑虑。

从那时起,赵仅便剥夺了他的兵权,给了个骠骑将军的名号,在京城养了起来。

面对褚宗堂的请战,赵仅犹豫不决。

他很担心一旦褚宗堂离开京城,就不受自己控制了。

“退朝,褚老将军留步。”

赵仅独留褚宗堂,文武群臣心照不宣,皇上意图重启这位老将的辉煌篇章。

风,要转向了。

褚宗堂心中激荡,年岁已高,却再次迎来挂帅出征的机遇。

与其在京都养老静待岁月,倒不如马革裹尸,英勇捐躯于战场。

这,便是武者最荣耀的归宿。

宏大的万和殿,此刻只剩君臣相对,就连太监总管李连海也被遣至门外等候。

赵仅缓缓走下台阶,站定于褚宗堂身旁。

两人多年未有如此近距离的对话。

“褚老将军,在此无他人耳目,朕欲言肺腑之语,你心中是否仍在怨朕斩李牧之?”

褚宗堂心中惊骇,连忙回道:“微臣不敢。”.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