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爌还未出声,周应秋就第一个站出来道。
“臣领旨。”
无奈,韩爌也只能从后面站出来道。
但随即,韩爌就反应过来,事情不对啊。
官吏合流与科举取吏两件事,他都是反对的。
这现在怎么科举取吏告吹了,但官吏合流就这么通过了?
眼睛眨了眨,韩爌放弃了再说官吏合流的事。
这要是说的多了,恐怕会让皇帝给叉出去。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
“什么事儿?”
在椅子上坐下,朱由校抬起头问道。
“陛下,我朝惯例,京营委任勋贵统领,称总督京营戎政,如今由张维贤领之。”
“此外,还要遣一文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
“前番,此职为黄嘉善领之,今黄嘉善已去,臣请陛下选贤任能,助英国公协理京营。”
躬着身,韩爌出言道。
“协理京营戎政?”
听到韩爌的话,朱由校脸色瞬间就冷了下来。
这是想要染指他改编后的京营啊。
“统兵之事,乃是武职,文官插什么手。”
随手在桌子上一拍,朱由校没好气的道。
“还是说,太祖、成祖之时候,有劳什子的协理京营戎政?”
“陛下,此职乃嘉靖二十九年间所置。”
听到皇帝的话,礼部尚书孙如游站出来解释道。
“那就是了。”
闻言,朱由校冷笑一声,接着道。
“朕若是没记错的话,当年设协理京营戎政,乃是因为蒙古南侵,京营出战不利,为整军纪所设的吧?”
“如今,京营不堪大用,这就是你们文官百余年来替朕协理的京营!”
说着,朱由校的气就上来了。
“七万京营,挑挑选选只挑出来九千多仅堪一用之兵,还设协理京营戎政,是嫌京营烂的不够彻底吗?”
“臣不敢。”
闻言,韩爌连忙低头。
“赵宋以文驭武,三百余年,屡次让我中原受边夷所侵,终有那靖康之耻,崖山之难,中原膻腥百余年。”
“我太祖起兵于微末之间,北逐鞑靼,从无以文驭武之事。”
“你们给朕记清楚了,文武官员,需各守职责,不得侵权!”
军队,可以自己招募文职。
但绝对不能让文官插手。
“臣等谨遵圣训。”
闻言,众人连忙躬身道。
大明看不起赵宋,这是自开国就有的。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大明终究是走上了赵宋的路。
不过,到底是没人敢大声的喊出来说以文驭武。
毕竟,有的事情伱能做,但不能说。
在龙书案后坐下,朱由校从刘时敏的手中接过茶杯,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坐下。
手指在桌面上敲动,朱由校思索着。
官吏合流,阻力很小,毕竟吏员那种职位,但凡是考上进士的人,基本没几个能看的上。
唯一让朱由校拿不准的是,科举取吏这件事,难不成真这么放弃?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