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漕运又找上门了
南海子犯官们的遭遇,是朱由校这个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最初的时候,他打算把这些人送去西山挖矿。
但最终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矿山那个地方,还是太危险了,死个人跟死条狗似的。
若是这些人莫名其妙死上几个,那他这個皇帝就处于下风口了。
毕竟,这些人属于犯错,不属于犯罪。
若是犯罪,要杀这些人,直接让拖出去一刀砍了就行了。
但犯错不一样,犯错就还有补救的机会,所以叫做劳改。
回京的马车上,朱由校正拿着一柄手铳玩弄着。
特别是在他舍得给工匠给钱的情况下。
大明,是不缺能工巧匠的。
“皇爷提出的,能够安在一个桌子上,脚下踩,带动针线在桌面上的布匹上进行缝纫,现在还没弄出来。”
“嗯。”
弹丸也是浇铸出的铁丸。
“此事不急,弄不出来也无所谓。弄出来,朕一人赏他们个万两银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点,是从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到蒸汽机的大规模使用。
玩弄了一会儿后,朱由校将火铳踹进腰间。
让人弄缝纫机,只是他闲的没事做,随手安排的一个小任务。
不用担心,没填药的。/
“我听说,现在工匠们主要是在发愁,如何让两根穿着线的针,能够在进行缝纫的时候,不撞在一起。”
回想了一下昨日的参观流程,朱由校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看向刘时敏问道。
但实际上,工业革命的本质还是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出现,代替了人这种效率低下的“机器”。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思索了一下后,摆了摆手。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躬身代人谢道。
眯起眼睛,靠在车厢上,朱由校思索了起来。
“朕让人弄的缝纫机,弄的如何了?”
听到皇帝话,刘时敏无奈的摇了摇头。
“奴婢代工匠谢皇爷。”
“还没弄出来。”
燧发铳,使用的是提前用小油纸包裹好的火药——定装。
而原因,则是当时的小作坊式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
现在的大明,则是处于一个劳动力过多的状态,没有工业革命所需求条件。
而且,就算是弄出来了,那些个文官们估摸着是会想着把这玩意儿给禁了。
既得利益者面对新生事物,第一反应是排斥,第二反应是如何阻止。
第三反应,才会是寻思该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出时代。
然而,当他们开始寻求改变时,慢了时代三拍的他们,只能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的碾过。
身为一个穿越者,朱由校当然不会阻止时代的发展。
“皇爷,到宫内了。”
就在朱由校思索时代问题时,刘时敏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
“知道了。”
闻言,朱由校睁开眼睛,踩着已经铺好的小凳子,出了马车。
接下来,就是每日的批阅奏章时间了。
就在京城的皇帝被每日的奏章困住时,通州。
看着眼前找上门来的漕运衙门的人,左光斗满脸写着无奈。
“左侍郎,你招募壮丁我们管不着,但是你连我们漕运衙门的纤夫都招走,这我可就不得不来与你说上一说了。”
站在左光斗的身前的人,是北直隶按察使、督察漕运,赵于逵。
他押运漕粮从天津到京城。
粮卸完了,要返程了,纤夫没影了。
“误了今年的漕运,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陛下定的规矩,我也没办法啊,你总不能让我将那些个人都给赶走啊。”
对于招壮丁招到纤夫头上的事儿,左光斗也是无奈。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