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历六年到万历八年,短短三年时间,张居正就完成了对天下田亩的清丈工作。
而皇帝的稳妥,稳妥在他对于新政,有着一个逐步实验,逐步推进的打算。
激进,则激进在皇帝的政策若是推行天下,就是在与全天下的士绅豪右作对。
在刘时敏的认知里,如果将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其结果必然是两人政见相左,闹个一地鸡毛,最终皇帝在皇权的加持下,张居正黯然收场。
对于皇帝的理想,刘时敏也算是略有了解,他也愿意辅佐皇帝实现这个目标。
为此,很多东西,刘时敏都在做着准备。
“皇爷,奴婢近日令人从福建、广西、甘肃等偏远贫苦之地,招了一些新的奴婢,不知皇爷有何安排?”
站在皇帝的身后,刘时敏小声的问到。
“福建、广西、甘肃等偏贫苦之地?”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挑了挑眉头。
宫里招人,大多都是选在南北两直隶附近,这刘时敏为何要跑那么远去招人。
“奴婢一直觉得,这北京城的紫禁城不干净。”
身为皇帝的贴身太监,有的话,刘时敏还是敢说的。/apk/
“太祖爷在南京时,共有二十六子,成年者二十四人。”
“成祖爷四子,成年者三人。”
“仁庙十子,成年者九人。”
“宣庙两子,俱成年。”
“英庙九子,成年者六人。”
“代庙仅一子,五岁早夭。”
很明显,刘时敏是做过资料的,此时直接拿数据来说话。
“宪庙十三子,长子、次子早夭,余者皆至成年。”
“孝庙两子,长子早夭,次子武庙绝嗣。”
说到这里,刘时敏的表情变的严肃起来。
“世庙进京之后,哀冲太子、庄敬太子接连暴薨,五、六、七、八皇子皆生未逾岁而夭。”
“嘉靖四十四年,景王薨,世庙八子,仅余穆庙一人。”
“穆宗四子,长子、次子早夭,至穆庙驾崩,神庙十岁,潞王仅四岁。”
“神庙一生八子,三子夭折。”
“先帝七子,至今,仅余陛下与五殿下两人。”
说到这里,刘时敏就停了下来。
大明皇帝子女的存活率,看似是从孝宗弘治开始,但其实是从嘉靖开始。
弘治那人,就一个女人,活了三十六岁,那子女数量正常。
但从嘉靖入了京之后,这数据就不正常了。
中原大地的孩童要是这夭折率,用不了几代人就差不多死绝了。
“大明的皇宫,真的是个凶煞之地啊。”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摇着头感叹了一句,吓的刘时敏头连忙低下。
这实际上都不算什么。
历史上的天启皇帝,三子三女,皆尽夭折。
死的最为戏剧性的是老三,王恭厂大爆炸被吓死了(也有说法是被震下来的房梁砸死了)。
“接着说。”
转动脖子看向刘时敏朱由校道。
“所以,奴婢就从偏远地区找了些时代种田的贫苦人家子女,选入宫内,亲自调教。”
“有心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