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文华殿,杨士奇向朱允熥禀报道:
“微臣得知朱允炆已离京数日!”
朱允熥闻之淡然一笑:“确有此事,他应该去找了几位藩王。不过此事无需忧虑。”
杨士奇稍作迟疑,欲言又止,却听朱允熥抢先开口道:
“料想他是去找了二叔与三叔。此事,不妨静观其变,当初在接你们回京途中,我不是已经跟你们提过了吗……”
二叔与三叔,命数不佳,寿元无多,如今仅需提防的只剩四叔一人矣。至于朱允熥欲联络二叔与三叔之事,众人皆淡笑以待,静观其变。让他耗费时日,与两位行将就木之人周旋,最终落得个空欢喜,届时他会作何感想?
杨士奇闻朱允熥此言,亦淡然一笑,对此话题未再多言。
随后的日子,朱允熥唯关注两桩事务,其一是沿海对于海域舟楫的任何情报,此举目的在于追踪马三宝率领出海的船队动向。此事关乎重大,在朱允熥眼中,乃举足轻重的大事。
其次,便是关切两大新政的实施情况,这两项政令已推行了一两周。据朱允熥掌握的情报所示,民间反响热烈,普罗大众纷纷表示支持,然而那些世家豪门、权贵地主以及一众地方官员,却对此持强烈反对态度。毕竟,此举触动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有些官员则机敏地意识到,在田产、官位乃至生命之间该如何取舍。自然,他们也将自己的仕途纳入考量之中,故而明智地选择了配合朝廷,放弃手中侵占的部分土地,从而遵循朝廷的新政。如此一来,非但能避开危机,更能借此良机在朝廷面前展示忠心,为未来仕途铺平道路。
然而,有些人却在此种抉择之下,步入歧途。他们公然或私下敷衍塞责,刻意拖延新政执行。更有甚者,竟敢暗中煽风点火,公然对抗新政。
因此,土地兼并废止之策的实施,可谓困难重重。
朱允熥端坐于文华殿内,接过户部尚书张山呈上的奏折,上面的数据令他眉头紧锁,口中淡淡吐出一句:
“执行半月有余,成效为何如此低下?竟只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衙门正在积极推进此事,那其余三分之二的地方衙门究竟在做些什么?”
张山恭谨回应:“殿下,这些地方要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极大困难,遭到当地士绅、贵族、地主们的激烈抵制;要么就是这些地方官员们消极应付,不愿真心实意去办这件事。此事还需殿下下令,加强对地方官员执行新政的要求,并且刑部此刻也可适时介入。”
朱允熥深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明白了。如此,你暂且回去,本宫挑选一处邻近的县城,亲自带领人马前往查看到底遇到了何种阻碍。唯有深入了解问题所在,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张山躬身离去,紧接着朱允熥携赵青竹及十名锦衣卫,径直离开了皇宫。依照张山所呈奏折所示,在南京城百里之外,有一处名为清水县的地方,土地兼并政策的推行困难重重,至今仍毫无进展……
朱允熥心中有所思,欲探寻究竟,此清水县城遭遇何种修真阻碍,以至于实施此仙道政令竟这般艰难重重?
深入了解之后,他方能针对其他县城拟定对策,寻得妙法,使天刑司得以顺利化解此类难题。
抵达清水县,仅耗半日光阴,行程不过百里之遥,实因其地处修炼者世界中繁花似锦的江南地域。
进城之后,县城风貌与往昔并无二致。此处虽属人间凡尘,然风土人情尚佳,民众相较于别处而言,生活稍显宽裕。然而,仍不乏饥肠辘辘之辈,众多农奴仍旧为地仙豪族劳作,换取微薄之灵石或口粮。
清水县虽非大道福地,面积不大,但却与其他多数县城规模相当。此行前来,便是要解决这关乎仙道政令推行受阻的棘手问题,以此加深理解,裨益长远。
步入城内,众多百姓热议此事,话题围绕着太孙殿下的土地归真令与后续即将颁布的分田令。有人满怀崇敬,极力推崇;亦有人嗤之以鼻,对此政令前景抱持悲观态度。
对此情景,朱允熥并未感到意外,百姓们对朝廷新颁政策心存疑虑乃至不看好,恰恰反映出过往朝廷在同类事务上的处理欠妥,以致民心难聚。
唯有此次政令得以圆满施行,方能让百姓对未来朝廷充满信心。一路上,朱允熥倾听众多百姓谈论此事,皆流露出对回归田地、重获自由生活的热切期盼与期待。
原来诸多寻常百姓已失去自家祖田,昔日家传之地如今大多落入修炼家族与豪门地主之手,他们只得沦为那些权贵阶层的仆役,以微薄的灵石雇佣费维系生存。
而朱允熥所推行的土地归真与分田令,实质上正迎合了这部分百姓内心的渴望与诉求。
步入县衙,朱允熥径直踏入其中。一名衙役上前喝问道:“何人至此?有何要事需到县衙来询问?”
朱允熥回答道:“本座欲问及有关土地归真政令之事。”
那衙役略一点头,回复道:“此事确令县尊大人头疼不已,恐怕无法为你详细解答。近日来问询此事的百姓络绎不绝,甚至可能连面都不会见你。”
朱允熥淡然一笑,身后一名黑衣侍卫走上前,取出一枚令牌示于衙役。衙役见状,一时瞠目结舌,双膝瞬间无力,惶恐地看着朱允熥等人。
随后,朱永通携赵青竹迈步前行,昂首挺胸地踏入县衙侧厅。未待靠近,便已闻里面传来一阵阵议政之声……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