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方案(2 / 2)

再启风华 枫桦夜落 2157 字 5个月前

随后,与会众臣全部站起身躬身行礼“臣叩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朱祁镇淡然回道“朕安,诸公免礼。”

“谢陛下。”随后所有人都依次坐回座位。

看到所有人都坐定了,朱祁镇开口道“于师,说说顺天府的情况吧。”

于谦起身道“是”

随后朗声道“陛下,诸位阁老、国公。

幸赖陛下鸿福,自开启以工代赈以来,京师已然稳定。

多数民众也已在城墙、城楼,三大殿等工程上获得了可以维持生计的钱粮。

然京畿以外却仍是不容无视,尤其东安、永清、固安、武清等县怕是今明两年要艰难许多了。”

在座的没有傻的,所谓艰难许多,其实就是根本无法度日的意思。

不过是因为如今天子面前不愿说些重话罢了。

朱祁镇黯然一叹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之子民何辜?”

随后不等这几位开口就继续道“于师可知,灾民实际当在多少之数?”

于谦实话实说道“顺天府内不足四万,至于直隶其他府县,臣就不知道了。”

说罢便默默退了回去。

身为首辅的杨士奇看到朱祁镇看想自己。

于是咳嗽几声起身道“陛下,臣以为以工代赈的确可行。

但是南边几个府县还是以开仓赈济为主的好,今年漕粮已经到京,山东急调的钱粮也已到京。

河间、保定两府可保无虞的。”

朱祁镇闻言暗暗点头,这就是一位有经验、有能力的首辅所带来的作用。

杨士奇多年为官,地方上是个什么德行杨士奇也是深有体会的。

他们秉承的就是“官字两张口,要想喂饱下面的口,必然要先喂饱上面的口”。

在这样的思想下,加之俸禄本就不高,有良心的拿一些边边角角,能保证生活宽裕就好。

没良心的,怕是一斤好米他都敢换成三斤陈米然后再下发。

要是不幸遇到个丧良心的,完全可以一斤好米,自己留下半斤,然后换成三斤麸糠,以此以肥自身。

所以杨士奇支持以工代赈,但坚决反对地方上自主行动。

为的就是让朝廷赈济能够绝大多数下发到百姓手中,而不是莫名其妙就变成了陈粮或者麸糠。

至于说支持永定河大工(包括卢沟河),那是因为杨士奇完全相信于谦的为人。

至于其他人?不好意思他自己就是官员之首,想在他面前玩花活儿?那是真的嫌自己命长了。

要知道,同样是修黄河大堤,有的王朝修了之后百年无虞,可有的皇朝修着修着就成了“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以工代赈之策里面的猫腻实在太多了,弄不好就是天下沸反。

加之杨士奇已经有意退休了,其行政风格开始趋于保守。

若是放在五年前,派出一批御史监察天下能有多难?

有时候越是精细活,里面的可操作性反而越多,不如直接粗暴一点,不到程序简单,监察起来也能少做一些无用功。哪怕相比起来花的钱更多一些。

朱祁镇思索一番开口道“杨师傅所言甚是,朕准了。”

随后继续道“再说说卢沟河和永定河吧。

永定河乃是京师母河,自是重中之重,一些章程也有迹可循。

关键在于卢沟河,诸位都是跟随父皇安定天下的重臣。

自也知道父皇在时就修过几次,及至朕承继大宝至今,仅仅是朕有印象的就修了两次,决口了两次。

元年一次,今年又一次,若是今年修了,又能坚持几年?

难道要修了一次,然后没几年再决口一次,然后接着修?

如此一来哪怕朝廷有金山银山也经不住这么花吧?

所以朕今日就借着永定河大工的策划会议,问上一句,卢沟河和永定河怎么修才能做到一劳永逸?哪怕不能,是不是可以做到百年无虞?”

闻听此言的在坐诸臣面面相觑,这个问题让他们如何回答?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