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造?”朱由检皱着眉头,故作为难道:“要是捏造,这也捏造得太过真实了!”
“陛下明鉴,臣当真没做过这些,万不可听姜埰一面之辞啊!”徐允祯听皇帝这么说,大声否认。
“定国公这话便错了,您说姜御史是一面之辞,您这般否认,不也是一面之辞?”这时,范复粹在旁边凉凉插了一句。
他是看明白了,这些东西哪里是姜埰这个小御史能拿到的,这么详尽,也就只有锦衣卫有这个本事了。
可锦衣卫,听命的不是陛下?
看陛下还一副混不知情的模样,这演技倒真是一如既往得好!
“范阁老,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要凭这些欲加之罪,来定本官的罪吗?”
“欲加之罪?”这时,黄道周也笑了两声,说道:“令先祖徐达倒是能同岳将军比肩,您说这个,可就不合适了...”
朱由检不由赞赏得看了一眼黄道周,这些个文官啊,嘴皮子是真厉害,不过,他喜欢!
“徐卿,”朱由检一脸沉痛,“朕定然会还你一个清白,不是你做的事,绝不会冤枉了你!”
徐允祯听了这话,心中松了一口气,想着陛下到底还是给定国公府面子的。
刚要谢恩,却听皇帝继续说道:“可朕若什么都不查,也不能让别人信服,这样吧,这事,就让三法司一同审理,徐卿觉得如何?”
徐允祯的笑还没来得及收起,就听到了这话,一时僵立当场,“陛下是...是要将臣...入狱待审?”
“不不不,”朱由检忙否认道:“尚未有确凿的证据,如何会将徐卿下狱呢?朕是为了还徐卿一个清白,徐卿配合三法司就好!”
这听上去...怎么有些耳熟?
当初治嘉定伯,似乎也是如此!
徐允祯当即有了不好的预感,他似乎能看到不久之后的结果。
不说姜埰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就是假的,这么彻查一番,也能查出些别的东西来。
混迹官场多年,这里谁能经得住三法司的审查?
徐允祯还要再辩,却见皇帝扫了众人一眼,大声问道:“好了,可还有事禀奏?”
没有人再出列,朱由检一声“退朝”,直接起身就离开了皇极殿。
皇帝身影消失在殿前,众人行礼,姜埰刚转身欲出宫,就见徐允祯阴沉着脸拦在自己身前,“谁让你弹劾的本官?”
徐允祯身为国公,又是武将,拦在姜埰身前无疑给了他巨大的威势,金光辰见了走上前,朝徐允祯说道:“定国公,下官们不过行了御史之责,还请国公不要为难我等!”
“职责?哼!”徐允祯满脸不屑,“李邦华,这便是你们都察院的人?弹劾本官,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左都御史李邦华忙上前,赔笑着道:“是...他们不懂事,国公不要同他们计较,待事件平息,下官定亲自上门赔罪!”
“哼!”徐允祯此时也不过能骂上几句,还能如何?
他见问不出什么,这才满脸怒意得甩袖而去。
“唉,姜埰,你如此心急做什么?要查下来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本官也保不住你!”李邦华叹了一声道。
“多谢大人!”姜埰朝李邦华拱了拱手,“下官相信,这些事都不为虚,定国公定然会被治罪!”
“是啊,”金光辰也在旁附和道:“陛下此前敲打咱们,不能忘了御史的职责,姜埰这才弹劾了定国公。”
“唉,可这些罪名,不是定国公麾下便是他孙辈所犯,于他自己又有多少?”李邦华叹了一声摇了摇头,看向面前二人,“你们啊,好自为之!”
李邦华没有再多说什么,年轻人气盛,只要吃些苦头,便不会如此天真了。
陛下的话听听就成了,要真都照着做,这朝廷里满朝文武大臣,怕是都喝西北风去了!
“如农,这几日你也得当心着些,定国公不是好惹的,不若就去我那里住几日吧!”金光辰朝姜埰说道。
姜埰笑着摇了摇头,“不必担心,我才弹劾了他,若此时出事,他定是脱不了关系。”
金光辰见姜埰笃定,也只好说道:“好,你若有事,随时来找我!”
朝臣们去往千步廊办公,也有人随着皇帝去了武英殿,吏部主事吕大器刚走到千步廊,就听见身后传来喊声,吕大器回过身去,见是皇帝身边的内侍王家栋,忙拱手道:“王内侍!”
“陛下诏吕主事觐见,赶紧同奴婢去吧!”王家栋说完,转身就朝武英殿回转。
吕大器甚至都没来得及问上一句什么事,就见人已是走了,抬步就跟了上去。
吕大器心怀忐忑,垂着脑袋迈进武英殿中,躬身行礼,“臣参见陛下!”
“赐座!”只听上面传来皇帝声音,吕大器微微抬头,这时才见殿里有不少人,而且都是坐着,便也谢了恩,战战兢兢挨了个凳子边坐了。
“吕大器,你如今是在吏部?”朱由检问道。
“是!”吕大器刚坐下,听见皇帝问话又站了起来。
“坐着回话就好,”朱由检缓声道:“年前朝会上,你说朝廷重开海禁一事,如今可有新的想法?”
“回陛下的话,臣还是觉得,重开海禁是利国利民之大事!”
“重开海禁是大事,故此不能大意,你觉得该如何重开才好?”朱由检又问。
吕大器听了这话,皱了皱眉头,朝四周扫了一眼,刚选出来的阁臣们一个个坐着,还有农政司的宋司农,工部的王侍郎都在,可陛下单单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无妨,将你所能想到的,都说出来便好!”朱由检见吕大器皱眉思索,以为他是有所顾忌,不敢多言。
吕大器是崇祯元年的进士,生性耿直,公不拘私,由此被任命为吏部稽勋主事,不久后,又担任吏部考功主事、文选主事,因太过耿直而得罪了不少权贵,被罢黜的官员一度齐集在吏部大门口。
吕大器避开官署,同时密奏了崇祯帝,崇祯帝大怒,将带头闹事的斩首,吕大器声震朝野。
之后,吕大器愤于朝廷大臣值党营私,上疏弹劾,而崇祯以为吕大器不是御史谏官,故没有答复,但却是愈发看中吕大器,要不是自己穿来,就该给他吏部侍郎的职位了。
可朱由检却不想让他在吏部,吕大器不仅是个敢于直言的官吏,于军事上更是有见地,也有能力,朱由检要将他放在更合适的地方。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