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本官都心疼大明朝堂上的牛马们(1 / 1)

洪武二年二月初四,宁阳县城西,刘庙村的地头上。

杨少峰杨大知县像一只不愿意翻身的咸鱼一样躺在躺椅上,身上还盖了一层薄薄的被子,躺椅的旁边摆了张小桌子,桌子上摆了一套茶具,茶具旁边放着半饼小龙团茶叶,桌子的旁边又放了一个炉子,炉子上的水壶正冒出阵阵白雾。

伺候在杨大知县身边的小侍女又长大了一岁,身子长高了一些,模样也长开了一些。

等水烧开之后,小丫头就先拎起水壶,用热水将茶具汤过一遍,接着又小心翼翼的从小龙团茶饼上撬下一角,搁在茶盏里后用开水冲泡,待到茶香四溢,水温也下降了一些,小丫头就将茶盏端到杨大知县身边,低声道:“大老爷,茶好了。”

杨大知县嗯了一声,随口说了句“行了,你去跟你的小姐妹玩儿一会儿吧”,接着便又将目光投向了地头里正在劳作的百姓。

二月初四嘛,连朱重八朱皇帝都要在京城躬耕以示重视农桑之意,身为亲民官的杨少峰杨大知县自然也要亲自到田间地头上干点儿农活才是。

只可惜刘庙村的百姓无论好说歹说都不让杨大知县下地干活,甚至刘三十二那个混蛋还专门带人跑了一趟县衙,把杨少峰杨大知县的躺椅和那套茶具什么的都搬来了刘庙村。

按照刘三十二的说法就是:“小的们知道大老爷重视春耕,但是大老爷只要在地头上看着就是最好的重视,想要亲自下地干活那是万万不行的,要不然俺老刘没办法向宁阳县其他各闾各社的百姓们交待,以后出门都得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杨大知县总觉得这句话有些耳熟——好像洪武元年的时候,刘三十二这个混蛋就已经说过一遍了?

然后,被百姓们拦着没办法下地干活的杨大知县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躺在躺椅上摆烂,静静的看着刘三十二带着刘庙村的百姓们犁地。

幸好有朱皇帝和小朱副皇帝赏赐下来的那些耕牛以及曲辕犁,百姓们犁地的速度并不算慢,一天差不多能犁三、四亩,比洪武元年刚开始春耕的时候差不多要快出了三倍还多。

敲黑板:还没有来得及穿越的同学们一定不要跑到大明朝去发明曲辕犁,这玩意儿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大明朝算不上什么新发明,无法让大明土著产生震惊值。

还有,用耕牛拉犁,犁地的速度比较慢但是犁的比较深,而换成骡马则是犁的比较浅但是速度比较快,两种牲口犁地的速度和深度也都有所不同,而犁地的深度又决定了犁地的效果好坏,会影响到秋后的收成,这也是为什么百姓会更喜欢用耕牛来犁地。

杨大知县端起用小龙团茶饼泡出来的茶水吸溜了一口,放下茶盏后又将目光投向了正在拉犁的耕牛,思绪也再一次开始跑偏。

话说,京师朝堂上的那些牛马们这会儿在干什么?

是不是被朱重八那个老登抓去犁地了?

正在杨大知县在刘庙村的地头上摆烂吐槽时,朱重八朱皇帝则是带着大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在先农坛祭祀神农。

南京城的先农云坛位于山川坛的西南,正祀为神农,以“后稷氏”配祀,规模被列为“大祭”,即皇帝每年要亲自到先农坛致祭,太子和文武百官也要陪同致祭。

“后稷氏”,指的是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生于稷山,因幼年时好种麻、菽,成年后又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为尧舜之相,所以被尊为稷王、稷神、农神、耕神、谷神。农耕始祖,五谷之神。

当祭祀完神农和后稷氏,太常寺卿奏请皇帝到耕耤位站好,南向而立,三公以下及应从耕者、各就耕位,户部尚书北面进耒耜,太常卿导引导皇帝秉耒三推,三公五推,尚书九推,这就是所谓的皇帝亲耕。

简单来说就是祭祀过神农和后稷,太常寺卿就要请朱重八朱皇帝亲临耤田,也就是皇帝要躬耕的那“一亩三分地”。

这些地被分均分为十二畦,正中间的三畦由朱重八朱皇帝亲自躬耕,具体过程是大明常务副皇帝朱标在前面牵牛,朱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拥有一定江湖地位的文武大臣和有经验的老农从旁协助,后面还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播种。

等朱皇帝把这三畦地犁完之后,便要回到耤田旁的观耕台上观看文武百官们犁地,只不过这个过程也就是走个过场,真正犁地的主力是应天府尹和上元、江宁两县的县令以及真正的老农,由他们来完成一亩三分地的耕作任务,最后朱皇帝还要赐给官员们茶点以示慰问。

说白了吧,朱皇帝率领太子和百官亲耕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意在向天下臣民展现出皇帝和朝廷对农耕的重视。

而且这还算是好的——等到朱老四当皇帝的时候,还要增加教坊司官率其属作乐,其后观看三公九卿们耕种的时候教坊司还要安排大乐和百戏,其后像给老农赐饭、给文武百官赐饭的过程当中也要有教坊司作乐,基本上从头到尾都要有教坊司作乐。

再往后到了嘉靖皇帝的时候就更加扯淡,各种乱七八糟的礼仪增加了一大堆,亲自耕种的项目却一再削减,甚至已经算不上是正儿八经的“亲耕劝农”。

当然,朱重八朱皇帝不是杨少峰,不知道以后会出一个喜欢让教坊司吹吹打打作乐的永乐皇帝,更不知道以后还会出一个整天想着修仙的道君皇帝。

在亲自耕完了三畦地之后,朱皇帝便笑呵呵的将牛缰绳和犁都交到了李善长的手里,说道:“善长兄,剩下的就由你来带着百官完成?”

李善长从朱皇帝手中接过缰绳和犁头,一边在心里破口大骂朱皇帝不干人事儿,一边恭恭敬敬的躬身拜道:“臣,遵旨。”

然后,李善长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带着大明朝堂上的牛马们开始春耕。

跟李善长和大明朝堂上的牛马们比起来,远在宁阳县的杨大知县依旧还是躺在躺椅上面摆烂,时不时的还会喝上几口茶水,真可谓是舒坦无比。

当然,杨大知县向来心善无比,倘若杨大知县知道李善长和朝堂上牛马们正在犁地,也多半会心疼他们三秒钟的时间然后继续摆烂晒太阳。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杨大知县很有可能会问问朝堂上的那些牛马,最近怎么一个个的都老实起来了?你们要是再不来给本官添点儿乐子,本官可就要派人去江南采买蚕纸了啊?

然后,杨大知县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为蚕纸的事儿而头疼。

杨大知县在穿越之前没养过蚕,但是小时候曾经见过祖母是怎么养蚕的——小小的一张蚕纸,可能会孵化出几箩筐的蚕,而养蚕的桑叶更是要先清洗干净并且晾干以后才能拿去喂蚕,要不然那娇贵无比的蚕宝宝真是说死就死……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