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就让他们去祸害海外吧!大明白捡万里疆域!(2 / 2)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稍有不慎,战败便是不可收拾之局。”

“打仗这种事,可不是你兵精粮足,就一定稳操胜券的。”

“有时候,运气不好,也会吃大亏。”

“当年咱兵锋最盛的时候,让徐达统率十几万大军,远征北元,结果却遭遇了王保保的伏击,数万将士埋骨他乡。”

“咱大明的国力,也因此而大大受损。”

“所幸老底子还在,仍没有伤及根本。”

“可其中的经验教训,却是极为惨痛的。”

“汉武帝先后启用卫青、霍去病,对匈奴多次用兵,确实打得匈奴四分五裂,狼狈不堪。”

“可汉朝自文景之治以来,好不容易才积攒的一点国力,又何尝不是因此消耗一空呢?”

“再多后来,巫蛊之乱爆发,李广利兵败,西汉在汉武帝之后,迅速走向衰败。”

“隋炀帝亦是好大喜功,三征高丽,耗费国库钱粮无数,民不堪重负,揭竿而起,隋朝因此而亡。”

“就算善用兵者如唐太宗李世民,当年也在征伐高丽时吃了大亏。”

“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啊!”

“劳师远征,于国家全然无益,这不是一位英明的帝王应该做的事情。”

“身为帝王,要好好治理天下,善待百姓,让天下老百姓安居乐业,都能有饭吃,有衣穿。”

“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功垂千古的欲望,贪一时战功,将百姓们派出去打仗,让老人的儿子,孩子的父亲,女子的丈夫埋骨他乡,于心何忍?”

“征发他们去做徭役,服务远征的大军,那也是滥用民力,必然引起民怨四起。”

“你这地图上的疆域,虽然辽阔,但都与咱大明隔山隔海。”

“获得一大片的蛮荒之地,又不能供给大明,于朝廷国家有何益?”

“那里的百姓,不通教化,强行征服,也难以为我大明所用。”

“反而要派兵驻守,徒耗国力。”

“若不是北元不断侵袭大明边境,咱都不想派兵去远征北元。”

“咱们就守着大明如今的万里江山,好好过日子,足够了。”

老朱逮着他就是一通输出,语气十分严肃。

随即站起身来,踱着步子道:“不行,咱得将周边诸国,都列为不征之国,写入祖训之中,告诫后世子孙,只要对方不来侵犯我大明,皆不得随意征伐。”

朱允熥还是第一次见到朱元璋如此认真。

也是第一次如此严厉的教训他。

此前哪怕是审聂涣儿,也更多的是威压,愤怒与生气。

由此可以看出,老朱心中确实是装着百姓的。

这其中也许有很多是小农思想,只想抱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好好的过日子。

只想让天下百姓,都能做一个太平人,安稳过一生。

“皇爷爷!”朱允熥一直等到老朱发泄完了,才解释道:“您误会了,孙儿我并不打算派大军出征海外。”

老朱愣了一下,问道:“那你是何意?”

朱允熥指着地图上的中原地区,道:“其实周王室一开始的地方,就只有这么一小块。”

“不过是京师周边的千里之地罢了。”

“再远一点的地方,便都是蛮荒之地。”

“后来,周王室通过不断分封,将那些蛮荒之地都分封给诸王,让诸王去征服,去开拓……”

“一代又一代,筚路蓝缕,然后才有了后来的万里疆域。”

“江山传承,时移世迁,一直传到了咱大明手中。”

“若是当初周王室不开拓,不进取,恐怕如今的金陵城,仍然还是蛮荒之地。”

他说着,将手指向地图上的新大陆,后世的美洲。

“这里距咱们大明的数万里之遥。”

“朝廷派大军去远征,自是毫无必要,且劳民伤财。”

“但是,如果不派军队,只封一个藩王,给一个名号,便交给他去经营呢?”

“据孙儿所知,那里还十分荒凉,只有一些野人部落,根本无须派大军前去征服。”

“藩王自身的卫队,就足够了。”

老朱顿时愣住了。

朱允熥说的,都是老朱也清楚的史实。

中原九州,皆是从蛮荒之地,慢慢开发出来的。

金陵城就更是如此了。

而当初开发的办法,就是分封。

随便拿一块荒凉之地,赏赐给有功之臣。

剩下的,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就依靠这种办法,周王朝慢慢就有了十分辽阔的疆域。

如果真如朱允熥所言,海外蛮荒之地,还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分封诸王,让他们去那里谋生,将来也归入大明的版土,是不是也可以呢?

老朱并不是真的不想开疆拓土,而是觉得代价太高,付出太多,回报太低。

不划算,不值得。

可如果只需要封一个空名头,朝廷什么都不用付出呢?

白捡万里疆域?

老朱开始有些心动了。

像周王室那般分封,是已有的先例。

而且,还有近在眼前的例子,那便是北元。

北元正是通过分封,获得了庞大无比的疆域。

四大汗国,每一个都不可小觑。

虽然因横征暴敛,相互争斗而分崩离析,可其中也未必没有可取之处。

朱允熥察言观色,看出老朱的神态变化,当即补一刀。

“皇爷爷,那些地方开发之后,也并非不能回报大明。”

他伸手指向南美洲,道:“据孙儿所知,在这片地方,两种作物,一名土豆,一名红薯。”

“此二者,皆堪称神物。”

“不仅美味可口,其亩产更是可达数千斤。”

“并且,对地块的肥力要求极低。”

“即便是最下等的贫瘠之地,荒山废土,也可以随意载种。”

“倘若能派船去这里,将土豆和红薯的种子取回来,在大明推广种植,则未来数百年,大明再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此言一出,老朱的脸色顿时大变,急声问道:“此言当真?”

……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