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隔阂,世界逐渐联结为一体。
全球化进程启动,对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而言,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商品市场开拓了,生产却跟不上需求。
世界各地都能生产粮食,却没有先进的纺织机器和技术,不能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纺织品。
对于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的国家而言,羊纺织品的低成本,高利润,成为了快速致富的法门。
羊毛供应严重不足。
于是,大量的土地贵族,将原来租种自己土地的农民驱赶走,将种粮的田地变为养羊的牧场,那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羊吃人运动”。
朱允熥当然不允许大明发生这样的事情。
但是,工业化后,羊毛的需求激增,却是摆在眼前的现实。
草原上有广阔无垠的牧场。
那里能养大量的羊。
只不过,此前对羊毛的需求有限,还没有被激发。
草原上的牧民,也就不会养育太多专门产羊毛的羊。
事实上,这类羊的品种在草原不多,产量也不是很高。
盛产羊毛的羊,相关品种还要从西方引进,这也是开辟航运的重要意义。
不管怎么说,现在先将草原牧民养羊的积极性提起来。
按大明工业化的速度来看,用不了多少年,市场上对羊的需求,就会远远超过马匹。
“臣明白了!”杨荣应声道。
朝堂上无论怎么争论,最后都是朱允熥一言而定。
这就是帝王的权柄。
夏原吉又出列道:“还有一件事,是关于陛下的婚礼和登基典礼。”
“臣等初步拟定腊月二十八日举办登基典礼,明年正月初六日举行大婚。”
依儒家礼制,至亲逝世后,应守孝三年。
不过,礼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儒家礼法也并非完全不通人情。
比如说,有一个变通的办法是举行“丧堂婚礼”。
即在至亲下葬之前,新人于灵堂前拜堂成亲。
在礼法上,这是让逝世的亲人看着自己的儿孙子女成婚,是为尽孝,而不是不孝了。
朱允熥丧父才两年多时间,孝期都未满。
之前给他安排“后宫”人选,一则是眼看着三年丧期即将结束。
二来嘛,有老朱在,只要老朱吩咐一声,三年守丧期限,仍然是可以跳过去的。
这也是儒家的礼法。
即若父母去世,但爷爷还在,守多久时间的丧,什么时候结婚,由爷爷说了算,不管时间多久,都不算“不孝”。
毕竟,礼法上,爷爷要高于父亲。
只不过现实中,爷爷通常会死在父亲的前面,也没办法去替孙子做主。
故而这一条用得不多。
至于皇帝登基大典这样的喜事,更是早就想出了用一天代替一个月的法子。
依礼法,三年丧期只是通俗的说法,实际上,丧期里的一年,指九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
即准确的守丧时间是二十七个月。
皇家以一天代替一个月,即先帝驾崩二十七天后,新皇帝便可举行正式的登基大典。
虽然朱允熥如今还年轻,但他们几人都希望他能早日有子嗣,而不愿将婚期拖到二十七个月之后,故而才想着进行灵堂婚礼。
“臣以为不妥!”正当朱允熥沉思之际,姚广孝出列。
老和尚今日身着官服,戴上了官帽,也没有再自称贫僧。
这些天,他来见朱允熥皆是如此。
但一离开,回去便立即换上僧衣,仍以“道衍”和尚自居。
上朝称臣,下朝念经。
朱允熥将目光望向他。
姚广孝朗声道:“臣以为陛下的登基大典太过仓促,准备时间不足,不够隆重。”
“婚礼亦是如此。”
夏原吉倒没有因为遭到反驳而变色,他性子素来平和,此时表情仍是平淡无比,道:“臣是依礼制而定。”
“陛下要做千古圣君,自当有不一样的气势。”姚广孝道:“如今大明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陛下尚未登基之前,便已率兵荡平倭寇,平定倭国。”
“又挥师北征,灭北元,平草原。”
“设银行,修道路,筑水库,国库充盈,粮仓满库。”
“百姓无不沐浴陛下之恩,对陛下赞不绝口。”
“如今陛下正式登基称帝,自当举办一个前所未有的盛大典礼,永铭史册。”
“宁可多拖延一些时日,也不能敷衍了事。”
姚广孝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册子,道:“臣也拟定了一个陛下登基大典和婚礼的方案。”
“臣的方案是,登基大典和婚礼在同一日举行。”
“陛下不仅接受百官的朝拜,亦让京师百姓前来参与。”
让百姓都来?
倒是有几分后世阅兵典礼的意思?
朱允熥心中一动,接过册子,看了看,道:“你这个法子,朕觉得甚好。”
“但仍然不够隆重。”
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办典礼这种事,有人说是劳民伤财,但朱允熥有别的想法。
皇帝登基,为什么要办登基典礼?
本质上,是为了通过盛大而庄严的仪式,强化君权至高无上的印象,以此来加强统治。
看起来繁复无用的仪式,实则可以对人进行一次心灵和思想的洗礼。
说得不好听一点,这与后世的传销组织高喊口号,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让更多人来参与,让场面更盛大,人们受到的思想冲击自然也更强。
更能凸显皇权的地位。
另一方面,也通过别开生面的盛大仪式,预示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另外,再加一条,在朕登基大典当日,朕还要检阅大明的军队。”
“即将赶赴北方,远征女真三部的新军,就在那日,接受朕的检阅。”
“检阅完毕,即奔赴战场,开启对女真三战的征伐。”
话锋一转,朱允熥又吩咐道:“这几日,大明日报上要刊登一些女真三部侵犯我大明疆土,欺压我大明百姓的文章,做好舆论动员准备。”
姚广孝忙躬身道:“请陛下放心,臣早已经安排好了。”
征伐女真三部的决定,并非今日才做出。
姚广孝自然早就令人准备好了稿件。
“好!”
朱允熥点了点,道:“登基典礼,婚礼,阅兵典礼,皆在同一日举行。”
“如此一来,也可以节省不少经费开支。”
“但规模一定要盛大。”
“同时,邀请在京的草原部落首领,倭国的王室成员,以及南蛮,西域及所有各国使臣,一同参加。”
“让他们好好看我大明的巍巍气象。”
“典礼的时间,可以稍稍推后,在明年正月结束之前举办即可。”
几人闻言,皆是心中一凛。
在原本的计划中,朱允熥的登基典礼,朝臣们并不打算邀请任何外国使臣参加。
这与礼制不符。
新皇帝接见外国使臣,通常是等登基大典结束之后。
但朱允熥的意思,显然是要突破原来的规矩。
将三个典礼合在一起,即使经费开支不变,规模也要庞大得多。
“臣等领旨。”
……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