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东北角,皇帝站在霁虹亭中央,眺望着湖中心的小岛出神。
鱼朝恩将杨炯带到这里后就消失不见,杨炯行礼站在一旁,等皇帝开口。
皇帝率先走出亭子,沿着湖边的岸堤缓慢行走。杨炯和皇帝错开半个身位,不紧不慢的跟上。
“站那么远干吗?到我身边来!”
杨炯嘿嘿一笑:“这不是怕官家说我不知礼,又给我关进宗人府嘛。”
“臭小子,牢骚话倒是不少”皇帝笑骂了一句。
杨炯也不扭捏,快步走到皇帝身旁,和他并排在湖边散步。
“准备得怎么样了?”
“七成把握。”
“剩下的三成需要什么?”
“官家善后!”
皇帝点头没有多言,算是默许。
走了没几步,皇帝在岸边找了个长椅坐下,杨炯识趣的跟着坐在一旁,等着皇帝开口言说今日的话题。
“你给了皇后四成股份?”
“恩,兰蔻坊需要皇后照拂。”杨炯并没有隐瞒。
皇帝点头没有多做评价。
“大比后需要你去杀一些人”皇帝看着远处的湖面,语气没有丝毫波澜。
“杀谁?”
“小九府上的门客,白马寺的八戒和尚。”
杨炯沉默,面对如此要求,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答应,更不明白为什么选定自己去干这种勾当。
“小九府上的人太过活跃,这些年皇后太子不安分,有不少官员出自小九府上,此风不可涨,包括那个八戒和尚。”皇帝仿佛知道杨炯的顾虑,自顾自说道。
这么说来,九公主府上的门客全都是皇后太子的人,这么多年下来,九公主府成了她们培植中下层官员的大本营,难怪皇帝非要送九公主和亲。
杨炯整理下思绪,官家想要在九公主和亲后铲除皇后的势力,可见皇后这些年经营的势力颇大。
官家的心思可能早被皇后知晓,让九公主嫁给杨炯就是她对皇帝的反击,此举既能把丞相府拉到太子阵营,又能阻止皇帝对后党的打压。
奈何皇帝毕竟是开国之君,手腕和魄力非常人能比。
策划将宸公主嫁于杨炯,不但让杨文和离相,还收缴了天波府的神策卫。这一招借力打力手腕之高超让杨炯不得不叹服。
紧接着就是皇后把五公主与和尚私通公之于众,用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向皇帝施压,这就让急于脱身的相府不得不选择同意五公主和亲。
可能也是这件事彻底激怒的皇帝,毕竟用和尚诱骗公主,坏其名声,实在是有些下作,不知道这事是太子干的还是皇后干的,或者二人都参与其中。
杨炯想到这苦着个脸:“官家太不厚道,这事为啥非要我去做呀,这不是明摆着和皇后做对吗?”
皇帝并没有因为杨炯的抱怨而生气,转头盯着杨炯的眼睛问道:“行章,如果一个父亲不能护住自己的女儿,那还是个合格的父亲吗?”
“官家,和亲古来有之。我爹经常和我讲,作为权贵,世受皇恩,享受着比百姓高出许多的生活条件,如果国家需要的时候不能挺身而出,那就不配拥有现在的一切,更有负皇恩。”
杨炯隐晦的表达出对和亲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态度。谁知道皇帝是真的想和亲还是觉得对不起女儿,亦或是无法在皇帝和父亲的角色中间找到平衡。
皇帝听杨炯这么说,先是点点头,之后又摇头:“前几日兰陵求朕送她去辽国和亲,朕没有同意。”
杨炯听后一脑袋问号,兰陵他知道是大公主李淑的字。因为大公主李淑母族是兰陵萧氏,所以出生的时候就被赐字兰陵。她也是唯一一个非嫡亲被皇帝赐字的公主,可见她从小就被皇帝喜爱。
让杨炯不明白的是,她公主做的好好的干嘛想去和亲呢?这事从一开始就和她没任何关系呀!所以刚才皇帝摇头的意思是说自己没能保护大公主?可谁又能伤害帝国的大公主呢?
仿佛看出了杨炯的疑惑,皇帝长叹一声:“兰陵知道了宸妃去世的真相,去辽国和亲,大概是存了借辽国之力复仇的心思。”
“复仇?跟谁复仇?”
杨炯刚问出这句话就想抽自己,这事涉及皇家秘闻,自己老爹都不知道,我没事问这个干嘛?
当年开国后皇后议定极其惨烈,宸妃的母族是兰陵萧氏,在皇帝还未起事的时候就把宸妃作为政治投资嫁给了他,期间更是倾尽家资助其发展。大华开国,兰陵萧氏怎可能将皇后之位拱手让人?
皇后的家族是前梁皇族,皇后是前梁齐王之女,她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喜欢结交豪杰,行侠仗义。后来遇到当今官家,一见钟情,私定终身。
可她一个郡主又岂能做妾室,这对于齐王来说绝对无法接受。最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竟然说服了齐王同意了这门亲事。
大华攻打前梁都城之时,齐王竟然作为内应帮助大华军队打开城门,前梁一举覆灭。
大华建立,前梁与齐王有关的皇亲贵胄全都得到了恩赏,待遇地位不但丝毫未减,甚至更胜从前。
皇后之位争夺因此爆发。
萧家认为自己是从龙功臣,得到后位理所应当。齐王作为前梁皇族,迫切需要一个皇后之位来保证自己在新朝的地位。
如此说来,皇后就是杀害宸妃的第一嫌疑人,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还傻呼呼的问,真是脑袋抽了。
皇帝并没有因为杨炯的莽撞而生气,饶有兴致的问道:“真想知道?”
“能不能不听?”杨炯恨不得马上把自己的耳朵捂起来。
“你早晚都会知道,跑不掉的!”
杨炯知道官家的意思是自己早晚会成为皇家人,想要逃脱是非是不现实的想法。
“如果你是前朝王爷,想要复国,你会怎么做?”皇帝突然发出一问。
杨炯知道皇帝不会无端说这些,他既然如此问,那必定是有所指。
前朝就是前梁,前梁的王爷投靠大华的有三人,如今还活着的就只剩下皇后的远房叔叔代王。可是这代王自从皇后的生父齐王去世后,只是领有大宗正的职,不像是要谋反的样子呀。
懵逼的杨炯只能试着回答:“复国需要资金、人才、天时、缺一不可成事,如今我大华如日中天,想要复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那如果是开皇元年的大华呢?”
杨炯悚然一惊,官家这话什么意思?
开皇元年是大华开国第一年,那不就是宸妃死的那年?那年前朝王爷齐王、代王、胶东王三人投靠大华,打开前梁都城四门,大华得以建国。
难道是齐王和胶东王在投靠大华后还想着复国?
想到此杨炯分析道:“更始建国,百废待兴,确实占了天时!”
皇帝点点头不再和杨炯打哑谜:“齐王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如果自己的女儿无法成为皇后,那他打开前梁城门的投名状将不再是护身符,而是催命符!”
杨炯算是听明白了,说了半天,原来是齐王谋反呀。
皇帝看着眼前的湖水,如同一老人回忆往昔,眼神也变得些许昏暗。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