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问你强!”中年人忍不住怼道。
壮汉双肩一耸:“我真是笑了,像你这——”
王扬制住两人继续吵下去:“咱们先说正事。你们还记得穿越前的场景吗?”
他看向中年人:“我记得我们之前是在博物院里。当时我和你在看一个古墓里出土的魂瓶......”
“对!是有一个瓷瓶!我也在看!”俊少年说道。
王扬沉吟说:“所以我们应该是一起看那魂瓶的时候发生了穿越,也就是说......”
中年人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当时我们是五个人围着那个展台!”
四人互相看了看,这才想起草丛中还躺着一个人,赶忙去查看,那人正挣扎着坐起,见到四人赶来,如瓜条一般的瘦脸刷一下就白了。
俊少年向瘦子热情笑道:“哥们儿,告诉你个好消息,咱们穿越了,以后这天下就是咱们的了!”然后发出很夸张的“嚯嚯嚯”的笑声。
壮汉撇了撇嘴:“中二。”
两人都没注意到,瘦子的身体正在微微发抖。
王扬拍了拍瘦子肩膀:“你没事吧。”
瘦子脸色煞白,神情恍惚,身子抖得更厉害了。
壮汉嘲道:“你这心理素质也忒差了吧!所以醒得最晚。”
王扬看了眼瘦子,说:“我们现在站回在博物馆看魂瓶时的位置。”
除了瘦子抱着头,缩坐在原地没有动之外,另外四人都站回原位,发现刚好与他们醒来时的位置重合。而在五人中间的,就是那个草篓。
王扬走上前去查看草篓,壮汉一个箭步抢上,和王扬一起掀开草篓盖子,中年人和俊少年也围了过去。
王扬和壮汉一起拿出草篓中的东西。
那是一件精美的青色瓷罐,罐身上堆塑着凹凸的绘像,罐盖上塑有亭台楼阙。
中年人双眼一亮:“是魂瓶!就是我们在博物馆看的那件!难道我们就是因为这个穿越的?”
俊少年问道:“魂瓶是什么?”
王扬道:“魂瓶是古人的随葬明器,据说有收魂、安魂的作用。”
“明器是什么?”俊少年说着伸手去摸瓶身上的绘像:“这上面刻的是鸟?”
王扬没有回答明器的问题,他的目光完全集中在瓶身绘像上:
“这是朱雀。‘飞朱雀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魂瓶上绘朱雀,可能就是为了导引灵魂。我们穿越的秘密或许在它身上。”
他想把魂瓶拿到手中仔细查看,可壮汉却牢牢握住魂瓶一端,怎么也不撒手。
“如果魂瓶能让我们穿越,那一定也能带我们穿回去!”中年人声音略微有些颤抖,这可是他回家唯一的希望了,仿佛为了增强信心一般,他说完又问王扬道:“对吧?”
王扬虽然心中没底,不过为了安慰他,还是点了点头。
“让我来看吧,魂瓶的秘密其实藏在瓶身上。”壮汉将魂瓶拉向自己眼前。
“你懂魂瓶?”俊少年奇道。
“当然,我在网上看过一篇帖子,专门讲魂瓶的。你们看,这上面有字!小博士,你撒一下手,让我仔细看看。”
王扬松手,头倾向前,却没看到字迹。俊少年和中年人也凑了过去。
“字在哪啊?”俊少年问。
“这得用水洗,洗了就能看到字了。”壮汉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拿着魂瓶径直向河边走去。
王扬神色一肃,快步跟上:“我和你一起去。”
“不用不用,你们在这儿等着。我一个人就行。”壮汉语气难得地客气道。
“没关系,反正呆着也是呆着。”王扬脚步加快。
壮汉突然撒腿就跑!
王扬在后面紧追!
俊少年和中年人后知后觉,也跟着跑了过来。
眼看就要跑到河边,壮汉高举魂瓶,却不是扔向河中,而是用力向地上一砸!
只听哗的一声,
魂瓶被砸得粉碎!
所有人都呆住了,中年人发出一声呼号。
壮汉趁众人愣神的当口又出脚一记横扫,将大半碎片踢入河中!
王扬顾不得壮汉,直接奔到河边,只见河水茫茫,水流甚急,哪还有魂瓶碎片的影子?!
中年人疯了似就要跳河,被王扬死死拽住:“许编!冷静!”
“你,你有病啊!”俊少年震惊地看着壮汉。
壮汉道:“你傻啊!让他俩研究出怎么用魂瓶,把我们带回去怎么办?”
俊少年愣了愣,声音弱了一些:“那,那也不能......”
“狗杂种!”中年人眼睛一下就红了,向壮汉扑去。
“站住!”王扬突然大喝一声,声色俱厉。中年人下意识停住。却发现王扬略过他,快速跑向草丛中已经站起的瘦子。
几人不明所以,都跟了过去。
“你要去哪?”王扬问道。
瘦子勉强挤出一个微笑:“没......没......”
王扬紧盯瘦子,突然问道:“你最喜欢哪部电影?”
“什么?”俊少年一头雾水。
“发神经!”壮汉不满地嘟囔了一句。
“你个傻x!”中年人一把揪住壮汉的破麻衣领。
“松手。”壮汉脸一沉。
瘦子在王扬的注视下脸部肌肉颤抖得更厉害了。
“随便说一部也行,只要能说出一部就可以。”王扬逼近瘦子。
另外三人感觉到不对,一起看向瘦子。
瘦子突然推了王扬一把,王扬踉跄一退,正好踩翻了醋碗,大半碗黑醋都结结实实地洒到了他的裤腿上,把一大块布料打湿得透透的。
瘦子转身狂奔,口中歇斯底里地喊着:“鬼啊!鬼啊!恶鬼上身啦!”
王扬顾不得擦拭,叫道:“快追!他不是现代人!”
————————————————
注:①“一代有一代之所胜”一说出自清代学者焦循,后为王国维、胡适等继承发展,认为文学时移世易,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专擅的文学种类。
②关于中古概念的使用在学界并非绝对,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魏晋南北朝时段的研究者习惯自称中古,而近十年来,宋至明的学者也有用“中古”自称的趋势,这是对标西方汉学界Middle Period的概念,部分学者把它翻译成“中叶”,而非中古。
不过中古概念扩大化确实是个趋势。比如去年在耶鲁召开的第三届Middle Period China,宋及宋以后的学者居然占了一多半!时间段则定为220-1600年,设置得如此宽泛,虽说能打破壁垒,却丧失了使用中古概念的深层含义。
③把文学局限于诗词小说一类有限的文学体裁的认知其实来源于西方近代literature代表的纯文学观念。我国自古便有广义文学观,章太炎释文学言:“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按照章氏的说法,则文学两字网罗者甚大。
今日少数古典文学研究之重镇院系仍有秉承传统而并重文献学、文字训诂学、史学等科目者,而非仅以纯文学自限。
④中古是世家门阀的时代,截止到唐末,自宋以后门阀消亡,彻底开启平民社会至于今。以黄河为比喻,中古就相当于黄河拐弯处,浪大流急,水情复杂。自此之后,黄河改道,风貌大变。坊间有一句传言“唐之事近于古,宋之事近于今”,倒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中古的分水岭地位。
不过这句话是一则学术谣言,传谣者每每把这句话归于陈寅恪,甚至还被引到论文里去,也算咄咄怪事。陋见所及,陈先生没说这句话。我猜测此则谣言的原型或许是刘伯骥先生在《宋代政教史》中说“唐之治近于古,宋之治近于今”。
总之,中古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其文明与野蛮,壮丽与黑暗,伟大与卑微,交织缠绕,不可分割,泥沙俱下,汇而成流。而观察现代人跌撞到这个时代的巨流中,溅出朵朵浪花,最后形成滔天巨浪,则是一件更有趣的事。
我会尽量复刻当时真实的历史环境,没有秘籍神功,没有气运加身,就是一个现代人直穿波诡云谲的南北朝时代,想要活下来,只能靠自己。
一旦涉及真实,那很多事情都变得不再容易。穿越不说别的,首先语言关就很难过。绝大多数现代人是听不懂古音的,更别说和古人交流了。再比如说户籍,我国古代的户籍系统很是完备,黑户可不好混。
为什么一些稍稍严肃一点的穿越小说写穿越,都要从主角继承原主记忆,穿越几年之后写起?
因为如果开局白茫茫一片,实在不好处理。继承记忆了嘛,那就简单地把身份的问题解决了,简单地融入了古代。
但问题是,融入古代,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知道我这么写可能费力不讨好,很多读者未必在意这些细节,但我还是想雕刻精微,想把一个现代人活生生地丢到真实的、栩栩如生的历史世界中去,看他是怎么生存下来,怎么解决问题的。
我会认真地、细致地描绘这个过程,下面,就请诸君随我一起进入这个暗流密布、波澜壮阔的中古时代吧!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