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没有暴露范仲淹和小牙子的位置,走出房门口,随便找了个角落蹲着。
这些黑影的手法还是那么娴熟,很快的处理好了现场。
临走前,他们把范仲淹的册子也带走了。
“张大掌柜,这回我该恭喜你了,逍遥宗大当家的位置是您的了!”
多么熟悉的一句话,张启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说不上是因为王老五的死去,还是其他的原因。
“没什么好恭喜的,一个大当家的位置,死了这么多人,不值得。”
“呵呵,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活下去,好好活下去才是值得的。”
黑衣人的这句话似乎很有哲理,张启反复琢磨和品味,看着他们离开的方向,突然悟出了什么道理一样。
“范大人,小牙子,出来吧,事情解决了。”
连续喊了几声,发现二人都没回应,张启推门一看,原来二人不知何时也睡着了。
范仲淹平躺在床上,衣服都没脱,身上盖着薄被子,这一看就是小牙子的杰作。
而小牙子则是趴在了桌子上,用双手做枕头,也是沉睡了过去。
张启用力的想摇醒他们,却发现怎么也摇不行;没办法,他只能找来另一个薄被子,盖在了小牙子身上。
王老五已经被杀,他张启也算是彻底安全了,外面的事情已经与他无关,他可以真正的睡个好觉了。
第二天一早,外面敲起了密集的锣声,这意味着官府有重要的事情要通报给全城百姓。
张启连同睡了一夜的范大人和小牙子一起,前往布告栏查看。
布告栏写的很简单,大致意思就是告诉百姓们昨夜抓了不少私盐私茶贩子,并找到了还未来得及售卖出去的盐和茶。
为首的因为公然对抗抓捕,被当场正法,落款是开封府府衙。
虽然没有明说,但谁人不知那漕运是谁在控制,让张启没有想到的是,绝大多数的百姓都觉得可惜,因为他们很长一段时间内买不到私盐了。
据说因为这件事,官盐竟然涨价到了六十文一斤,这让百姓们是敢怒不敢言。
官府可不管百姓是怎么想的,他们知道百姓的情绪来的也快,去的也快。
几天之后,就不会再有多少人会提起这些事情了,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但是朝堂之上就不一样了,刘太后虽然没有亲自抓住王老五,可借着这件事情,刘太后对王举正这一批人进行攻击。
按照刘太后一党的意思,取消王举正的交子铺经营权,并且要扣除他们存在朝廷金库的准备金。
另外还要将转运司相关高级官员以渎职罪进行处罚,该调离的调离,该降级的降级。
甚至把火还烧到了三司使李梓的身上,他身为掌权全国财政大权的最高长官,应该负连带责任。
倒是吕夷简,得到了刘太后的赞赏,提议升为参政知事。
看到刘太后的这一番操作之后,李梓才不得不相信了吕夷简那天晚上说的话。
面对这种情况,赵祯也是试着做出了反抗和一些妥协,他为了保住王举正交子铺的经营权,允诺刘太后解散逍遥宗,官家接手逍遥宗所有业务,让它退出历史舞台。
至于转运司的官员轮换,除转运使和副使之外,其他的按照程序进行轮换或者革职。
李梓作为两朝元老,赵祯肯定是不会允许刘太后去动他的,作为交换,他答应了刘太后给吕夷简升官的请求。
刘太后觉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就没有继续为难赵祯,双方达成了共识。
很快,朝廷又一次进行了一轮人事变动,受益最大的还要数吕夷简。
关于范仲淹,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人提起。
张启只知道当天看完布告之后,范仲淹就离开了食坊,至于他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京城,就不得而知了。
王举正是保住了交子铺的经营权,可他也失去了漕运这一个摇钱树,但王举正并未觉得有多可惜。
本来这也是他从王老五手上拿来的,只是亏了拨给王老五的那五千贯钱而已。
对于逍遥食坊,在王举正的极力争取下,朝廷答应以一万贯的价格卖给他,毕竟一个酒肆,刘太后也没有放在心上。
只是她也听说过张启的手艺好,想着什么时候进宫给她做一顿饭,这个要求,被王举正一口应了下来,答应日后有时间一定来。
张启在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面对王举正的安慰,竟然没有丝毫觉得惋惜或者不甘。
他觉得终于可以不用烦其他事情,专心做好一个厨子就行了。
王举正哪会轻易的放过他,现在他是逍遥食坊的真正主人了,张启也顺利成章的成为了他的人。
既然他手里还握着交子的经营权,那逍遥食坊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张启的美梦破碎了,但相比于之前,他的任务变的简单了许多,除了提高食坊的营收,剩下的就是记录任何有用的消息,及时传达给王举正。
“张启,据可靠消息,朝廷在收夏税之前,会增发五百万贯的交子,到时候市场还会更加的狂热;
以食坊目前的规模已经不够了,我看食坊边上有不少民房,我这边再拨两万贯给你,买也好,租也好。
总之你以最快的速度把这里的人气给聚集的再高一点,不然后面会影响大局。”
王举正这次要大步向前迈,把这次失去的面子全部找补回来。
张启真是一个行动派,在拿到拨款的第二天,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在京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想要把民房买下来,代价是很大的,两万贯看似很多,其实算算不够用。
租房费用少,可日后的麻烦事情比较多。
张启想来想去,决定参照现代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模式,找到了房屋与食坊相连接的五家百姓。
让他们以房子进行入股,根据房子面积的大小来计算股份占比,并且给愿意留下来工作的人额外的提供为期两年的租房补贴。
这五家百姓虽然是原住民,但收入不是很高,甚至有的家庭收入都不稳定,经常是今天有明天没有的。
一听还有这种好事情,想都没想,直接与张启签下了契约。
张启最后算了一笔账,以不到一万贯的价格,搞定了五间民房和几十个人工。
不仅节省了沟通成本,还大大的节省了人力成本。
按照张启的说法,他们都是逍遥食坊的小股东,都是给自己赚钱的,那还会不努力么?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