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集体消失(1 / 1)

“张启!别给我扣帽子,我郑进可没说过这样的话。反正东西都在这里,你怎么处理是你的事情。”

张启知道与他争辩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吩咐自己的人把几个箱子给抬了出去。

就在自己要离开盐运司的时候,后面的郑进高声喊道:

“张大掌柜,祝你财源滚滚啊!这盐可真是个好东西呢!”

张启身子顿了顿,但并没有回头,朝着身后竖了一个中指,大步流星的走出了盐运司的大门。

“郑大人,吕相在那信中那样夸赞他,可我左看右看,觉得这就是一个愣头青啊,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郑进冷笑的眯着眼睛说道:

“切!他以为贩盐与他贩酒一样么?我郑家在此经营上百年,怎么可能让他如此轻易接手!”

“那是自然!郑大人,您看需要我朱家做些什么?”

郑进思考了一会,对着这姓朱的说了些话。

“好!就按照大人说的办。”

张启离开盐运司之后,立马找了个客栈,将装有账册和相关资料的箱子搬了进去。

他知道这次需要查阅的资料很多,所以这次跟随自己而来的伙计都是能认些字的。

“这几日我们就不出门了,把这些资料好好的看看。”

在随后的几天里,张启等人足不出户,一页一页的翻阅这些资料。

足足看了七天,张启对滨州盐池才有了大概的了解。

“走吧,去晒盐场看看,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可不能错过这个季节。”

滨州因为日照时间长,很适合用晒盐法来制盐。

随着夏季的即将到来,更是一个能提高产量的好时候;张启要趁着这段时间,制作出大量的食盐来。

驱车来到盐场后,张启径直的走向了盐场的砖房。

敲了很久的门,却没有人应声。

“奇怪了,前几日来还有人呢!今日里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张启再回头看看晒盐池,雪白的盐已经是厚厚的一层;很明显,前几日这里还有人操作。

“掌柜的,这门好像是没锁,我们要不要进去看看?”

张启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伙计的意见。

等进去之后,张启等人傻眼了。

砖房内空空如也,几个可以睡数十人的大通铺上干干净净的。

几人在屋里转了一圈,除了几个散发着骚味的恭桶证明这里以前有人住过以外,从其他地方根本看不到任何生活用品。

“掌柜的,别是这些盐农都走了。”

“还真有可能!这不是故意为难我们么?”

几个伙计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张启心里也是起了无名之火。

“这帮混蛋,竟然把盐农撤了!不过他们真以为这样就能难倒我么?”

张启愤怒的捏着拳头,一拳捶在了门上。

“走!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到处都是,随我回去招人。”

回到客栈,张启问店家要来纸笔,写了十多张招聘启事,吩咐伙计们上街去吆喝。

“瞧一瞧,看一看。盐池招工了啊!凡是有晒盐制盐经验的人,都可以来我这里报名。工钱保底两百文一天,还有各种福利待遇,还请大家踊跃报名。”

一时间,滨州城东南西北各处都响起了这样的叫喊声。

让伙计们没想到的是,任凭他们喊破了嗓子,根本就没人理睬他们。

直到太阳下山,伙计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客栈。

“什么?连问都没人问?”

“是的!原本我看有几个人一直盯着我们看,就想上前说说话。您猜他们怎么着?跟见了瘟神一样,急忙的跑开了。”

张启知道这又是那个叫郑进的盐运使搞的鬼,但他没有想到一个盐运使有这么大的能量。

“不行,我要去府衙一趟。”

张启随即来到了滨州府衙,找到了当地的知州洪大人。

在了解了张启的来意后,洪大人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向张启解释了起来。

“张大掌柜,你这会要比较难做了。他郑家在滨州经营上百年,大部分人都是靠他家吃饭的,你断了他的财路,他能轻易放过你?”

“洪大人,这话不对!怎么是我断了他的财路呢?这是朝廷的旨意啊!”

洪大人干笑了两声,说道:

“朝廷他不敢得罪,还不敢得罪你么?”

张启咬着牙说道:

“我张启能搞到盐池的经营权,也不是吃干饭的!他这样搞,就不怕我找人收拾他么?”

“张大掌柜!我劝你不要这么做。”

洪大人急忙劝说张启不要冲动,并再次给他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郑家毕竟在滨州经营了上百年,还是有些根基的;而且他们家这些年,不停的在结交官员,想通过官家来制裁他,困难也不小。

“张大掌柜,不瞒你说,整个滨州的大小官员,谁没收过他的好处?就是衙门里的一条狗,吃的都是他郑家送来的肉!”

“洪大人,您倒是实诚!这么秘密的事情你竟然这么大方的告诉我?”

洪大人却一脸苦笑:

“这都是公开的秘密!就是高高在上的转运使,每个月从他手里至少能拿到三万贯的孝敬。我若是不拿,我这官还做不做了?”

张启点点头,表示理解。

“但这郑进先是教唆茶农集体辞职,而且让他们拒不响应自己的号召,就凭这一点,我就可以找人办他。”

洪大人摇了摇头,劝到:

“没用的!这茶农不归郑进管,而是被朱家控制的。”

“朱家?这朱家也是盐运司的?”

洪大人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随后把这里面的门道说给了张启听。

张启听完之后,气的不知道怎么说话。

“他郑进这一手玩的真溜,把原本应该自己管理的茶农,外包给了这朱家!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所以啊,以前是官家的,你不干也得干!可现在是你个人的了,总不能逼着他们干吧?”

张启一想,还确实是这样,自己也没有权力去逼迫百姓。

但那些茶农真的是自己不想干么?肯定不是,只是迫于郑家和朱家的淫威。

张启本想着从外面调人过来,可想想不现实,毕竟这制盐并不是什么人都会的。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