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封爵(1 / 1)

拿到了所有盐池的王举正,为了弥补张启的损失。

给了五百万贯的补偿,张启毫不犹豫的收下了这个补偿。

“张公子,我还有一事相求!”

王举正从来都没有这么客气过。

“你说说看!”

王举正想是已经思考好了的,脱口而出:

“盐池我们虽然已经接手了,可我知道,就我们现在这种制盐的水平,还差的很,所以…”

“王公子,这个你就别想了,这是我安身立命之本,我花了大力气才研究出来的,你一句话就想拿走?”

王举正看了看赵祯,后者却没有什么反应,低头在看奏折。

“很多百姓已经吃惯了你的细盐,再以同样的价格卖给他们粗盐,恐怕不妥;为百姓想,希望张公子能答应。”

张启还是摇摇头,没有同意。

“根据统计,西夏通过低价贩卖他们的青盐,每年能从我大宋赚取上百万贯的钱财,张公子若能提供制盐法,我们可以进行反制。”

说到这里的时候,赵祯放下了手中的奏折,也开口劝道:

“张启,王举正的两条实乃为国为民的良策,希望你能够好好想想,北有大辽,西有西夏,大宋的压力很大啊。”

张启当然是非常清楚的,目前辽国与大宋有盟约,暂时不会动武。

可西夏正在逐步壮大,他若是记得没错,刘太后死后的第二年,西夏就开始撕破脸皮,与大宋进行战争。

大家见张启不说话,以为他在考虑什么交换条件。

“张公子,你若能答应我的请求,我与曹大人可以保举你一个开国男的爵位。”

张启听完倒有些心动了,他知道宋代这爵位其实就是个荣誉,是没有任何实权的。

还不如一个九品的县尉能管辖的多,但这可比之前封的文林郎要尊贵的多。

“这开国男爵是个几品?”

王举正一看有戏,连忙回道:“开国男爵是从五品!虽然没有实权,但也可以享受食邑五百户,每户每月一百钱。”

“你觉得这点食邑我能看得上?”

“张公子,我知道你看不上,可他还有其他的好处。”

王举正怕张启失去兴趣,赶紧解释了起来。

开国男爵虽然是最低的爵位,除了食邑之外,可以有资格参加朝廷的一些庆典或者是仪式,与百官同列。

并且获得该爵位的人和其家族成员,将受到朝廷的保护,一旦遇到任何侵扰,可以直接告御状。

凡是遇到低于从五品或是同等品级的实权官员,在公堂之上,可以免于下跪,哪怕是真的犯事了,任何地方官员不得用刑,而且还必须上报朝廷等候判罚。

“这么看来,这开国男爵好处还不错嘛!可以减免税费么?”

若是他们答应可以减免相关税费,他可以考虑他们的要求。

“张公子说笑了,税费也是国之根本,不能动摇。”

“利润这么大的盐池我都给你们了,还要收我五成酒税?这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张启略过了王举正,直接对着赵祯说的。

“张启,收你五成酒税,乃是太后的意思,目前不好更改的。不过朕答应你,日后一定会择机把你的酒税降到正常水平。”

张启嘴巴上谢主隆恩,可是心里腹诽的说道:“你就说等你娘归天了再降呗。”

“陛下,王公子,曹大人!制盐法目前我肯定不会直接交出来,但我们可以合作!”

“怎么合作?”三人同时开口。

按照张启的意思,他在盐池附近开设相关加工所,由他派专人帮助制作精盐,他分文不取,甚至连工钱都可以自己出。

“这怎么行?这加工所少说也需要上百人吧?十个盐池就需要上千名伙计,这么算的话,张公子每个月要倒贴数千贯的工钱。”

张启摆摆手,表示这些钱对他来说都是小意思,不足挂齿。

“你们若是同意,就按照这个来办,三年之后,我再把这个制作方法交出来。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如果你们在三年内窥视我的秘法,我就不客气了。”

对于赵祯来说,方法在谁手上都一样,只要他们能帮助自己生产精盐对付西夏就行。

“好,朕替他们答应你了,朕也相信你也是个言而有信的人。”

“三年之后若是我不交出此法,陛下直接砍了我。”

就这样,张启与他们达成了相关协定。

第二天,先是京畿路各级官府,收到了朝廷的邸报,张启被封为开国男爵的消息字最大。

五日后,整个大宋的各级官府,也同样收到了邸报。

这下所有的官员都知道张启的名字了。

得到了开国男爵的名头之后,快活林和各地的酒坊生意好到飞起。

恰好玉清宫也在不久后全面修缮完毕,在刘太后授意,赵祯批复后。

在修缮完的玉清宫前举行了隆重的祭拜仪式,张启在百官的注视下,站在了队伍当中。

为了让百官们信服,赵祯授意吕夷简在仪式上,宣读了捐赠人名单。

“什么?张启他竟然捐赠了六百五十万贯,怪不得又是给盐池,又是封爵位的。”

“看来这张启赚了不少钱啊!”

“你说我们这个官做的还有什么劲,一年不过数百贯的俸禄,哎。。”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张启全部听在耳朵里。

刘太后的病情似乎因为玉清宫的修缮完毕,有了极大的好转。

在举行仪式的时候,她竟然无需侍女搀扶,自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了仪式。

这让那些太后一党们来了精神,仿佛自己还是有依靠的。

表现最明显的要数主持仪式的国丈郭允功,还有那负责给宋真宗念经的海印国师。

郭允功虽然亢奋,但还知道有些收敛。

那海印国师的行为,却让在场的官员感到愤怒。

他自持刘太后的恩宠,加上又是给已故的宋真宗念经,竟然要求除赵祯以外的所有官员,跪在他身后,陪他一起念经。

给先帝念经,百官自然是没话说,可是跪在一个和尚身后,简直就是侮辱。

最关键的是百官都跪了,赵祯岂能不跪?

赵祯就算不会跪在他身后,但也不可能与海印国师同排下跪。

赵祯虽然心中十分震怒,可看见刘太后二话不说,竟然跪在了海印国师的身边,双手合十,开始念经。

他没有办法,只能与太后一样,跪在了第一排,跟着海印国师念经。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