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叶尔羌汗国(1 / 1)

麻贵站起身时,宫殿外广场上金铁交鸣声已渐渐稀疏。

他踩着满地血泊走向宫殿正门,猩红披风在硝烟中猎猎翻卷。

身后跟着一众亲兵。

此时,哈密城已经被明军控制,这场战斗也从早上,打到了傍晚……

城墙垛口插满的日月旗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像是万千铁甲在欢呼。

三百披甲锐士将最后百余名吐鲁番亲兵逼到正殿前的莲花池畔……

广场上的战争已经消失。

明军进入了阿卜杜拉的宫殿。

“总兵大人……西偏殿肃清……”

“东廊斩首四十七级……”

“正门已经攻破……”

镶着绿松石的弯刀与雁翎刀相撞,迸溅的火星落进浑浊的血水里。

当最后一个戴缠头的武士被长枪钉在鎏金廊柱上,整座宫殿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

麻贵踩着满地金丝地毯的碎片跨进大殿,青铜烛台倾倒在地上,融化的蜡泪裹着珍珠滚到战靴边……

“放开我!\"

“女人”用着东突厥语尖叫声从偏门传来。

几个明军揪着个戴面纱的妇人摔在阶前,素色长袍下露出镶满红宝石的牛皮战靴。

麻贵用刀尖挑起面纱,阿卜杜拉惨白的脸在烛火中抽搐。

“察合台后裔,竟学妇人装扮。”

说话间,麻贵的战靴碾住他颤抖的手指,骨节碎裂声混着惨叫在大殿回荡。

阿卜杜拉疼的哇哇大叫。

血色残阳将鎏金穹顶染成紫红。

\"将军饶命……\"

“将军饶命……”

阿卜杜拉扑跪在地,精心修饰的络腮胡擦着染血的波斯地毯……麻贵轻挪脚步。

“小王熟知天山七十二泉眼,叶尔羌可汗的乳母是我表亲...……”

他膝行两步想去抱麻贵战靴,却被亲兵用枪杆抵住咽喉,不敢妄动的阿卜杜拉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地图。

“这是哈密以北的草场分布,准噶尔人的冬窝子...……”

“若王师要征叶尔羌,走伊吾古道能省半月行程……”

“我祖上曾在瓦剌为质,草原三十六部的暗语我都会.……”

”饶我一命,我有用啊……”

麻贵什么都没有说 ,阿卜杜拉就把自己的用处,全部讲述出来了。

而听着这蹩脚的汉语,麻贵的脸上有了些许的兴趣……

阿卜杜拉本就是吐鲁番叶尔羌汗国的贵族……

万历八年时,叶尔羌汗国的大汗为阿不都·哈林汗,他是拉失德汗之子,继位后延续了察合台汗室的正统统治,

以叶尔羌,也就是莎车为都城,通过宗教与军事手段巩固权力。

阿不都·哈林汗的统治相对稳定,注重平衡宗教势力与世俗贵族,借助宗教领袖的影响力强化统治合法性。

叶尔羌汗国的贵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察合台系蒙古后裔,汗室家族及军事将领,掌握核心兵权。

而此时被麻贵俘获的阿卜杜拉便是察合台后裔,掌握核心兵权。

其次便是突厥化地方领主,如喀什噶尔、和田等绿洲城市的世袭伯克负责地方税收与行政。

最后就是叶儿羌汗身旁的宗教贵族……

西域此时是乱成一锅粥的,虽然名义上是叶尔羌汗国。

但贵族间存在地域与派系斗争,察合台后裔,与伯克集团常因资源分配产生冲突……

宗教势力与世俗贵族的权力博弈也是暗流涌动……

他们主要控制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绿洲城市,丝绸之路重镇,经济与军事中心的喀什噶尔……

政治与宗教中心,大汗驻地,汗国都城的叶尔羌城……连接天山南北的要冲阿克苏……

而这个汗国的潜在对手也多。

天山山脉南麓,与蒙古瓦剌诸部对峙……

东界哈密附近,与东察合台残余及大明朝甘肃宁夏镇接壤,时有摩擦战争……

西界费尔干纳盆地边缘,与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争夺商路……

南界昆仑山北坡,与藏区土司势力存在缓冲地带……

大明万历八年,十月六日,明军进驻了哈密城,将这座丢失五十年之久的城池给夺了回来……

守军五千人,被斩杀四千多人,俘获五百余人,而明军在攻城战中损失两千五百余人,其中有七百多是勃拜的私兵。

但,这次行军西进,明军损失超过三千二百人,除了战死的两千五百余人外,在路上的时候,便因疾病,酷暑死亡了七百余人。

从嘉峪关到哈密城,一里地就死了一个士兵。

而麻贵也紧急的审问了阿卜杜拉,了解更多关于叶儿羌汗国的情报。

阿卜杜拉可是一点都不隐瞒,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核心兵力两万五千人,汗庭直属骑兵约一万人,这些是精锐中的精锐,装备锁子甲……不仅有锋利的弯刀,还有长矛等武器……

绿洲城防军,也就是喀什、叶尔羌、和田等大城各驻五千余人,以步兵为主,配火绳枪与长矛,甚至在叶尔羌还有用玉石从奥斯曼那里唤来的火炮,但弹药匮乏,成了摆设……

他们与蒙古战术同出一脉,骑兵占比超六成,擅长利用沙漠绿洲地形进行突袭……教团豢养约两千至三千名战者用于关键战役的士气激励……

当麻贵问起阿卜杜拉总人口的时候,他也不太清楚,只说了人太多了,足足超百万之众。

不过这百万人口,大多集中在五大绿洲,也就是喀什、叶尔羌、和田、阿克苏、英吉沙……

残阳如血,麻贵踩着城头碎砖登上哈密北门。

脚下夯土尚带余温,那是白日里数万军民夯筑城墙时留下的体温。

远处祁连山雪线泛着冷光,骆驼队正从敦煌方向运来新伐的柏木,在戈壁上拖出蜿蜒长痕……

\"总旗官记档——\"参军捧着青册高唱,\"重建东墙三十丈,开墙箭孔六十,掘护城河引水...\"声音被呼啸的北风扯碎。

城墙下,五百降卒与哈密城的各族民夫正用红柳条编筐运土,手腕铁链随步履哗啦作响……

几个吐鲁番老汉蹲在墙根,用回鹘文在土坯上刻下新月标记,但却被监工的明军发现……

随后,麻贵带着骑兵,绕城一圈,回望城门,恰好看见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将新铸的\"大明哈密城\"铜匾照得金光灿灿……

麻贵清楚,拿下哈密城,就已经踏出了那一步,他要在这里迎接叶儿羌汗国的报复……

往北京城送捷报的信使已经在五日前出发了……在年底的时候,肯定能送到京师……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