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婆媳对话(1 / 1)

康平琢磨了一下,虽说是一匣子点心,现在不是什么大事儿,往后真说不准还有什么别的等着。他能看的住一次两次,那三次四次他要是没看住呢?

自家人若是都离了心,相互猜忌排挤起来,还能往前走多远?

顾家腹背受敌的时候,这宅子里的自家人再乱起来,那就不是小事了。

这事儿要告诉娘?

这些事情不能总让娘去沾边儿,哪有总做这恶人的?

康平瞧了瞧身边的念章,心里有了主意。

当天下午他就看到二婶去找了祖母,想来也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其实他二婶不差,至少是在他到顾家之后,一直都是二婶掌着后宅。

这事儿让祖母知道就成,他也用不着多操心了。

江云娘空闲了两日,又跟着杜夫人准备起将士回城的庆功宴,朝廷的恩赏下来了,婆母说那是重赏,请罪折子也有了回复,与恩赏是一道来的。

瞧着像是恩威并施,江云娘心里却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古怪。

按照婆母说的,汪家并非善类,又怎么会只在朝堂上闹了一场,吊唁的时候闹了一场,什么都没得到就罢了手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

“娘,儿媳有不太明白,汪家这次为何这么轻易的就罢手了?”

杜夫人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抬眼瞧了江云娘一眼,继续低头写着什么。

“这哪里是罢手,不过是蛰伏罢了。”

“去岁南边水涝、绝收、饥荒、暴民作乱,一年半载的未必能平息下来,就算这一两年平息了,百废待兴,又得是两三年甚至三五年的事情。”

“这个时候,北边不能乱.....”

杜夫人的话戛然而止,江云娘却默默的垂下了头,她听明白了。

顾家镇守北边,之所以小仗重赏,请罪却只给了小惩,并不是因为陛下多偏袒顾家,而是顾家还有用处。

那南方好起来了呢?

“树敌而已,不怕!”杜夫人放下手中的笔。

“一将成名万骨枯,侯府能有今天的成就,脚下又何止万骨?都是从步步凶险之中淌过来的,还怕几只虱子?”

“无论到什么时候,自己的拳头硬,才能真的保住自己,保护家人。”

“云娘啊,你且记住,眼要往远里看,路却要一步一步走,盯紧你的目标,脚踏实地的走。”

“不要怕,该来的总会来,怕也没有用......”

杜夫人的话被朝露的叩门声打断,原本听的津津有味的江云娘,也被叩门声吸引。

“夫人,二公子夫人来给您和世子夫人送点心和汤水了。”

“叫她进来吧。”杜夫人没有丝毫的犹豫。

侯在外面的崔氏却有些惊慌了,她从未到过书房这等重地,这些日子忙起来,最多也就是在账房帮帮忙,今日也是知道大嫂和婆母在书房里辛苦了整日,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好好吃,这才起了前来送糕点和汤的心思。

婆母怎么还要让她进书房呢?

崔氏带着忐忑不安进了书房,不敢四处去瞧,只低着头,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

“你来的巧,让你大嫂歇口气,你和你大嫂将这点收尾的东西整理了。”

杜夫人这话一出,受宠若惊的抬起眼,目光看向婆母,又扫向大嫂。

江云娘朝崔氏笑着招了招手道:“正巧二弟妹来了,我整理,你来记。给我来块点心,再来碗汤。”

有人能搭把手,她自然是乐意至极的。

虽说下面交上来的都是总账目,可她需要熟悉,核对,整理了这一天了,也是累的够呛了。

崔氏一上手就震惊了,打仗花银子,战后还要花银子,祭祀也要花这么多银子!

“也难怪都不愿打仗,这哪里是打仗,打的分明就是银子。”

杜夫人站起来捧着一碗汤,淡淡的笑了笑。

“养兵,养马,打刀,做甲胄,哪一样不要银子?兵马钱粮,兵马钱粮,打仗可不是动动嘴说出‘打仗’两个字那么简单。”

“都是拿人的血肉和家底拼出来的。”

崔氏傻了眼,暗自感叹侯府和自家爷们的不易。

江云娘默默喝着汤,心里五味杂陈。

杜夫人低头喝了口汤,再瞧瞧崔氏,点了点崔氏道:“我跟你们说这些,可不是让你们心疼男人的!”

崔氏和江云娘两人愕然抬头,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婆母?

“男人都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东西,你对他好可以,但不能狠劲儿的心疼。”

“无论是丈夫、儿子、还是孙子都是如此。你疼他,爱他,时间久了,他反倒不把你放在心上了。”

“女人才是这个家的定海珠,你们该做的是要将这个家守好,将家底守好。”

“至于男人,让他到外头去拼杀,去摔打,去受苦用不着管他!”

崔氏最先从惊诧中醒悟过来,噗嗤笑出了声。

“娘,哪有婆母跟儿媳说这些的?我们的丈夫,不是您的儿子,您怎么还劝着我们对您儿子不好呢?”

江云娘将最后一口汤喝进了嘴里,眉眼带笑的望着婆母,也不曾插话。

杜夫人耸了耸肩又坐了回去“我可没劝你们对我儿子不好,我说的就是个事实而已。”

“再说了,我就是劝了,你还真能对瑞绥不好?瞧瞧你给他置办的那些东西,成天在土里摸爬的男人,你给他弄那些个锦缎能当什么?回来的时候,还不是一身的窟窿,补都补不得,白瞎了好料子。”

崔氏抿了抿嘴,的确是这么回事儿,她家爷最费的就是衣裳和鞋子。

可夫妻是相互的呀!

她的夫君不像她父亲,娶了一院子的小妾,让她母亲整日都是烦心事。

她的夫君从不提纳妾之事,也从未跟她说过重话,常年奔波在外,辛苦征战,她不对他好,还能对谁好?

得了,以后还是学着大嫂,用老布给他做几套衣裳和鞋子,大不了在家穿好些,到外面随便他造去,一年也能省下不少银子。

省下的那可不都是家里的家底?

江云娘对婆母的话,是心有体会的,男人和女人骨子里的东西就不一样。

若是待他太好,久而久之他就习以为常,将这些当做理所应当了。

你待他时好时坏,他心里就慌,若是彻底冷了他,他那心里又该不甘,追悔了。

“该说的我可都说了,至于怎么理解你们自己瞧着办吧。”

杜夫人再次提笔,未点墨汁先用笔尖点了点崔氏的方向道:“到时候,他把那池子鱼,看的比你们娘儿几个还重的时候,你可别来找我哭!”

崔氏脸颊微红,缓缓垂下了头,嘴里憋出了三个字:“才不会!”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